林健华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不规律已成为部分人的生活常态。消化不良、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成为常见疾病之一。药物治疗对消化疾病症状的缓解有一定效果,但疾病反反复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本文从中医角度谈谈如何保健脾胃。
脾胃与其他器官功能有着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对人体元气及生命质量均有较大影响。脾胃功能失调是消化系统疾病最为根本的发病原因。“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是较为常见的养生理念,中医理论中也有大量相关知识可以支持此项理念。这也就从侧面证实了脾胃健康对人身体健康和其他器官功能的影响。
1.对肝脏功能的影响。肝脏和脾胃都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脏器,故三者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系。肝脏主要负责对脾胃消化后人体所摄取相关营养物质的生物转化作用,有助于人体对各类营养物质的有效摄取、利用。若脾胃功能出现问题,部分营养物质消化不力,会影响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引发相关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等。
2.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中医认为脾属土、肾属水,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肾作为人体先天之本,肾精气的产生与脾胃消化水谷有关,而脾胃消化功能的有效实现则需肾阳温煦辅助。若脾胃不和,水谷收纳精微不利,会导致肾精气不足,造成肾阳虚,出现五更泄泻、水肿等,损害健康。脾胃不和引发肾阳虚症状时,往往表明患者脾胃不和时间已久,需要长期调理予以缓解。
3.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中医认为食物在经脾胃运化后可生成气血,维持人体气血平衡。当脾胃失和后,食物运化作用会降低,导致气血不足,从而对心脏气血供给造成影响,引发相关心脏疾病。
4.对肺功能的影响。脾胃失和后,食物运化及胃部食欲缺乏均会变差,这会影响人体营养物质转化吸收,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且在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后,可由反酸、胃容物反流等出现误吸、呛咳等问题,从而引发肺部疾病。
1.揉带脉。带脉是人体七经八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对此经脉进行理疗可起到健脾利湿、益肾强腰的功效。脾胃失和会造成脾脏运化失职,导致人体内水湿流滞,运化不利,出现水肿。揉按带脉可起到较好的健脾作用,可以排除湿浊,改善脾胃。带脉分布在腰侧一圈的横向经脉,人们可在平日闲暇时用双手握拳对两侧带脉进行揉按。
2.吞唾液。中医认为唾液是由饮食精气转化而来,中医中具有“津血同源”的说法。唾液对人体养生具有諸多作用,如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等。人们可以通过吞唾液保健脾胃。
3.踮脚。多踮脚对脾胃司职健康同样具有积极影响。脚趾第二趾、第三趾中间位置为胃经主要分布位置,常常踮脚可刺激该经脉,调理胃肠司职,提升人体脾胃运化能力。
4.推腹。中医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与人体三浊具有密切关系,即人体内废气、废水、大便三项。对相关穴位、经络进行推腹可促进体内三浊的排出,从而起到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益脾的效果。推腹的具体做法是平躺,双手握拳,从心窝下腹部正中位置开始逐渐沿着胃经、脾经、胆经等部位依次往下推,反复10~20个循环即可。
5.跪膝。跪膝指的是以膝盖为受力点跪坐,可使血流流经胃经,从而改善脾胃气血供给情况,调理脾胃司职。人们每晚睡前可以进行10~15分钟的跪坐,调节脾胃司职。
除了上述中医按摩调理方法外,人们还要从生活习惯调节做起,积极调节脾胃司职功能,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增加粗粮摄入,促进脾胃运化,改善身体元气。此外,人们要做好胃部的防寒保暖,避免脾胃虚寒引发相关病症,影响脾胃司职。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