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
摘要: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患者未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急救组50例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损伤患者进行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1-079-01
急性颅脑损伤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具有病情严重、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多由交通事故引发,由暴力所致头部创伤,以颅脑损伤和颅脑骨折为典型临床特征,若不及时治疗和处理,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而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正确最佳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基于此,本文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临床效果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收集9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48例,年纪最大的76岁,年纪最小的32岁,平均年龄(59.04±5.04)岁;交通事故24例,硬物打击致伤16例,高空坠落伤8例;经CT检查被确诊为颅内血肿患者10例,脑挫裂伤患者20例,脑干损伤患者18例。治疗组患者50例,年纪最大的78岁,年纪最小的30岁,平均年龄(59.06±5.06)岁;交通事故26例,硬物打击致伤14例,高空坠落伤10例;经CT检查被确诊为颅内血肿患者8例,脑挫裂伤患者22例,脑干损伤患者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有分析对比的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院前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病情情况,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立即送至医院救治。治疗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参与急救人员达到现场指挥救援,快速帮助患者摆脱危险状况,正确处理伤情,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着重处理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伤口;若患者存在心肺损伤需予以心肺复苏治疗。(2)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心跳等指标,及时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可予以患者吸氧治疗;若患者神志不清,护理人员需及时清除口腔中的血液凝块等污物,以维持呼吸畅通。(3)若患者患有骨折或者存在伤口,则需初步固定骨折部位,及时清理伤口。若患者存在失血性休克,则需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一条用于快速输液,一条用于推注甘露醇,以缓解患者脑水肿症状,降低颅内压。(4)若患者存在颈椎损伤,则需先用平板担架板上救护车,转运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全程陪伴,注重患者静脉输液情况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使用GGS评分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效果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n,%)的形式表示临床效果,组间数据实施卡方检验,若P<0.05则代表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半年后回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属于一种常见的危重症,具有病情多变、进展快等特点,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或者骨折,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多具有意识障碍,多因鼻口腔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引起低氧血症,且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易造成二次脑损伤,所以为患者实施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急性脑损伤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在其到达现场后,及时判断伤情,为其提供抢救治疗,及时缓解患者呼吸衰竭、呼吸骤停等症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患者心肺脑复苏,能够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为患者手术奠定良好基础[2]。
本次研究表明,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够延缓患者生命周期,促进患者大脑复苏,大大降低了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程度,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运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既能够缓解患者大出血等危急情况,还能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能够显著提高预后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余锦玲,李玉玲.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7):187-189.
[2]郝鑫.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J].家庭生活指南,2018(12):146.
湖北省襄陽市急救中心 4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