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在导航系统日益发达的今天,出门远行已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古人出门在外该如何导航呢?
观天象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导航这个概念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对早期的人类来说,出行在外,除了张口问路,还可以用做标记的方式记住回家的路。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观察天象成了最好的导航方式之一。
人类很早便知道了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于是通过太阳的方位,便能辨别方向。到了夜晚,太阳落山,聪明的古人便通过星辰来辨别方向。《诗经》上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便是将天上的星辰和方向对应来确定方位。
不过,通过自然界的物质进行导航毕竟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遇到阴雨天气,就需要依赖人造的导航工具。最早的导航工具是路。早在商代,官方便很注重修建道路,当时的统治者修建了由都城通向各地的道路体系,人们出门时,顺着官道走,就能到达想去的城市。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官道的修建。
设路标开远门前万里堠
能够找到方向,可是又如何知道自己走了多少距离,身在何处呢?这时就需要丈量路程,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叫“堠”的路標,即在官道边隔一定距离堆个石堆或垒个土堆作为路标,同时还设有专门管理堠的小吏。
诗人元稹在《西凉伎》中写道“开远门前万里堠”,说的就是盛唐时期设立的堠堡向西曾通向万里外的西域,人们顺着这些路标,便能前往西域经商或者旅行。宋代诗人王柏在《迷道有感次韵》中写道:“我今知堠子,万里不须疑。”可见“堠”在古代社会的作用和重要性。
此外,在官道上还设有驿站。汉朝时,每30里便设有一个驿站。盛唐时,驿站设遍全国,光是在驿站打工的人就有近2万。元朝时强化了驿站制度,马可·波罗曾记载“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说的就是当时许多即使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也有驿站设立。
据元朝官方修撰的《皇朝经世大典》记载,当时的藏区也设立了大驿站28处,小驿站7至8处,当时的人们前往青藏高原也有“导航所”。直到明清时期,驿站依然是“导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官道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旦到了荒郊野岭,就可能遇到找不到方向的难题,此时,就得依靠专业的导航工具了。
工具导航“司南”指南辨方向
最早的专业导航工具大致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战事频繁,导航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当时出现了专业的导航工具“司南”。据近代考古学家猜测,司南是用天然磁铁矿石凿成一个勺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来辨别方向。
到了宋朝,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的方法,从而制成可以指示南北的工具。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了一种磁化的方式:以磁石磨针锋,使之磁化成为磁针,可以指南,但常微偏东。这称得上是早期的指南针。
当然,以上所说的都是陆地上的导航方式,但若在水上航行,由于没有道路,导航就更为重要了。西汉刘安编撰的《淮南子》中说“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讲的就是人们在水路上迷路,利用北极星便能够找到方向。此外,如果借用海道,也可以沿着海岸线航行,利用标志性的物体来辨别位置。
在海运发达的宋代,指南针被用于海上航行,于是出现了水罗盘,即把磁针放在一个中间盛水、边上标有方向的盘子里,磁针浮在水上可以自由旋转,静止时两端分别指向南北,为船员指明方向。如果需要跨洋航行,茫茫大海,水天一色,既看不到岸上的目标,又没有参照物,即使能够分清方向,但如无法精确定位,也很容易迷失。
于是,聪明的古人学会通过水平线测量星体高度来判断船舶在海上所处的位置,这就是“过洋牵星术”。这种技术在明朝时属于最高端的导航技术,保证了郑和船队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古人的导航智慧令人赞叹不已,即使时隔千百年也依然熠熠生辉。
(摘自《华西都市报》2020年11月14日,余娟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