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样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21-03-30 07:31王世权王志轩
现代食品 2021年8期
关键词:监管食品样品

◎ 吴 亮,王世权,王志轩

(承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河北 承德 067101)

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部署,深入谋划推进好“十四五”时期的食品安全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食品安全监管是关乎民生安全的底线工作,对食品开展检验检测是食品监管的重要形式,而抽样工作是检验检测的第一道工序。新版《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已于201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食品安全抽样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抽样工作是一项执法行为,抽样机构要严格遵守相关文件中的各项规定,确保抽样工作的合法性、有效性[1]。

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抽样计划关系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实施基础,如何智能化采集传输抽样工作的数据是推进食品抽检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首要环节,如何规范样品的包装是保障样品运输、存储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结合食品抽样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建议,为提高食品抽样工作的质量提供参考。

1 抽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的种类繁多,生产加工流通经营的场所也很复杂,既有生产环节的、流通环节的,也有餐饮环节的;既涉及到原辅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也涉及到农贸市场、超市、小食杂店、餐馆和食堂。在庞大的食品市场面前,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采集往往受到技术、方法、人力、物力方面的约束,无形之中增添了市场监管失灵的风险。在现实食品抽样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抽样计划制定不科学、抽样对象覆盖不合理

当前的食品抽样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抽样任性、检查反复叠加的现象。例如,交通便利、品类齐全、经营环境良好的地方被抽样频率高、次数多,而地处偏远的场所抽样次数少、覆盖率不足。因此出现了部分市场主体被过度监管、部分市场主体处于监管盲区、随机抽样的比例和频次不合理的问题,造成监管成本大于监管收益,与高效服务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初衷背道而驰。

1.2 抽样人员名录库基数小,随机人员组合模式单一

现实工作中,因为抽样人员名录库规模小,往往出去抽样的人员固定变化小。这种相对固定的抽样人员组合,在具体与抽样对象沟通过程中,久而久之彼此就会因为熟悉滋生人情抽样、选择性抽样现象。由此造成了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双向寻租空间的恶化,增大了“监管俘获”的发生几率,对市场监管失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3 数据采集智能化程度低

对于一份完整的抽样单而言,包括有被抽样单位信息、抽样地点、样品信息、生产企业信息、抽样时样品储存环境、样品包装及抽样单位信息等内容。基于商场超市、农贸集市等场所人流量大、声音嘈杂、不能中断经营等因素,使抽样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工作量大、出错率高。例如,营业执照号、经营许可证号、抽样单号、身份证号等数字多的信息,往往出现多录、少录的问题,还有些关键信息也存在漏填的现象。抽样信息的质量高低不仅会影响抽样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下一环节抽样流程效率的高低。

1.4 信息修改记录难以追溯

部分机构在食品样品抽样过程中,还存在着临时使用手填纸质抽样单的现象,也存在着手持终端录入、修改信息没有后台记录的情况。这样就给修改抽样信息留下了主观性、随意性的隐患,也给后续追溯查源带来了困难,造成分工责任不清、修改审批流程不明的问题。

1.5 样品包装不规范

抽样工作中,有时会遇到抽样基数过大的食品,而抽样样品往往只需要一小部分。如果分离出来的样品在包装过程中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到样品的质量,从而导致样品检验检测出来的指标异常,直接造成抽检结果失实的后果。

2 抽样问题的对策探讨

(1)利用大数据功能,按居民密集程度、抽样对象生产流通规模、地区远近分布及样品类型属性等特点分析筛选,随机进行分配和选取抽样对象,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抽样计划,实现对抽样对象的合理覆盖,避免习惯性死角和盲区。进一步扩大监管覆盖度、提高抽样对象精准度。

(2)针对抽样人员名录库数量偏少的现象,可以扩大对机构人员抽样方面业务知识培训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培训合格的人员进入到抽样人员名录库中。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降低同一抽样人员被反复抽到的概率,进一步深化抽样公信度。另外,也可以使食品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方式更加科学与合理,更大程度地改善“双随机、一公开”中监管失灵的问题,从运行机制上消除“任性监管”和“人情监管”。

(3)进一步完善PAD手持终端的采集功能。例如,直接扫描营业执照的二维码,被抽样单位的相关信息就可以直接读取到抽样信息系统;随机选出的抽样人员信息自动分配到PAD手持终端,减少抽样人员在签名环节的耗用时间;抽样单中采集的信息如果出现漏填或者多填,抽样信息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提示无法提交等信息;对于提交完成的抽样信息,在收样系统可以远程读取,为下一步分样工作做好准备,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的智能化采集,助力克服市场监管的“信息瓶颈”,不断强化抽样工作中的准确度、高速度。

(4)大力推广PAD手持终端的规范化使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抽样工作管理水平,使PAD手持终端对样品名称、样品基数、抽样备样数量、营业执照号码和生产加工日期等关键信息首次提交后,后台实时备份无法修改,其他信息做到修改过程全程留痕,随时可以追溯,为明确责任提供技术支撑。

(5)严格执行规范化包装。样品包装的技能掌握情况、工作态度、采样袋(瓶)都会直接影响样品的质量高低。采样袋(瓶)属于客观性因素,制作出规范性的、统一制式的采样袋(瓶),在技术层面较为容易实现,可以使采样包装更为规范,进一步提高样品质量。

3 结语

只有不断完善抽样程序、改进抽样方式、规范抽样行为、补齐抽样短板,方可提高抽样质量、形成监管合力、化解监管失灵风险、提升服务效果,相关监管部门才能更好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进一步服务好市场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监管食品样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一种新型深空探测样品封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