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明辉
(会泽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会泽 654200)
工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森林资源,导致资源的开垦和树木的砍伐越来越严重[1-2],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具体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3],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整个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新形势下,社会各部门开始重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明确森林资源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不论是从近期的经济发展还是长远的利益,森林资源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迫切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变得更加深远,为了避免和解决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我国地大物博,森林资源覆盖率面积较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率相对很低,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森林资源面积的占有量还处在较低的水平,随着长时间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森林资源的砍伐活动增加,导致我国目前森林资源面临资源短缺和匮乏的状态。相关部门通过对我国现有资源的分析发现,由于我国土地辽阔,所跨越的地理空间距离相对较远,所以导致地形和气候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够平均,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南山区和西南山区等地,其他地区的森林资源覆盖率相对较低,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覆盖率还不足1%。所以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引起了我国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出于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和当下环境问题的频繁出现,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需要注重环境效益的提升,避免大面积的森林资源砍伐和不合理的利用,避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恶劣的自然灾害,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关注度的提高,政府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策略,即便如此,关于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很多问题仍需解决。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关注度的提高,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费,但是在具体的经费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导致经费的分配存在不公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森林保护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较低,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很多专业技术人才不愿意投身到这项工作中,同时,在具体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这与得到的工资报酬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队伍的不稳定性,缺乏一些年轻有为的工作人员投入到这项工作,导致人员变动频繁,给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和难度。在新的经济模式下,我国森林资源出现了一些新增的森林面积,这些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行中,存在森林资源保护管护工程合同不规范的问题。首先这种问题体现在相关的规定和条款内容不够明确和完善,很多工作细化方面没有涉及到,同时一些内容的拟定和条款不够合理和严谨,还有保护工作管护工程合同的涉及范围与实际的森林保护工作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一些工作领域没有完全覆盖,出现一些规定外的死角区域,缺乏合理的管护,有效措施无法全面落实。另外,森林管护合同签订后,具体的合同履行效果不佳,出现了不规范的合同执行问题,导致合同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对森林保护工作没有发挥实际的合同作用。
由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内容复杂,工作量大,环境艰苦,很多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不愿意投身到这项工作,同时工作薪酬相对较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导致整个工作人员缺乏,通常一个管理人员要完成三四个人的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森林管护工作严重超负。
在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过度森林资源砍伐,导致森林资源质量下降。树木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时间,所以在森林砍伐过后出现了严重的森林资源质量下降问题。森林资源质量是决定森林效益的前提和基础,而我国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森林资源质量出现了急剧下降的问题,大量的天然林退化出现了森林次生林,这就对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提升工作带来了严重的阻碍,给相关工作开展带来了难度。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关于资金的分配和利用问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相关部门面对这种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相关资金利用和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资金的调配和利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按需分配,明确资金流向,对一些新建的森林资源面积进行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适当的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森林管护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要逐渐完善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并将相关制度有效地落实到工作实处。
通过对森林保护工作问题的分析和了解,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森林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并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没有建立完善的森林保护监察管理制度。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开展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森林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使人们明确森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有效地将国家的森林保护工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不断提升人们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同时让人们了解森林资源破坏的严重性和消极影响,意识到森林保护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如果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不但会影响自身利益,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对全球的气温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分析和分享实际的自然灾害与森林资源破坏的联系,可以有效地促使人们充分的认识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借助媒体资源进行相关知识和制度的宣传,强化公民森林保护意识,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和索取,加强人们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只通过思想宣传,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还远远不够,需要借助其他途径和方法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行为。比如需要借助法律手段进一步规范人类的森林资源利用行为,要求当地的相关政府部门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效果,使人们明确不合理的森林资源砍伐和利用会带来严重的环境破坏。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果一旦发生滥砍滥伐现象,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惩罚和经济处罚,不断加强对森林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法律的约束力和保护力,对一些违背森林资源采伐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坚决惩处,并发挥一定的警示作用,提升人们对森林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面积减小问题和矛盾日渐凸显出来,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视,并且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有效地控制森林资源面积逐渐减小的问题,从森林资源利用和开发源头开展工作,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合理性进行重新规划,可以发展其他替代品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问题,同时不断地提升森林资源开发的经济成本,对森林资源采伐的相关流程和证件进行严谨的发放和管理,并制定完善的审核制度和流程,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开发。同时,当地相关部门应该强化林业执法机关的工作,对林木的运输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一些木材的加工和运营单位进行彻底的整顿和清查,确保整个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从而降低企业对森林资源的消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森林资源日渐减少的问题和矛盾。
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森林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迫切性,需要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全面开展森林保护工作,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上关于新形势下森林保护存在的问题,总结应对策略,从不同的工作层面来开展森林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同时还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不断调整工作方向,针对具体问题作出合理的应对,实现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的和谐共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