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光,李廷义
(1.泸州纳溪蜀南名优珍稀树种研究所,四川 泸州 646000;2.泸州市纳溪区林业和竹业局,四川 泸州 646300)
2017年,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联合泸州市纳溪区林业局、泸州纳溪南名优稀树种研究所组成的斑竹林桢楠母树林良种联合申报,并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海蚌槽村、小地名“斑竹林”中选择,经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良种(良种编号:川R-SS-PZ-001-2017,以下简称斑竹林桢楠)。林龄在95年左右,在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早期开始结实,并开始收集种子来培育苗木,进行人工造林对比试验。
斑竹林桢楠母树林的适宜种植区为四川盆地周西缘山、成都平原及盆地南缘,海拔在1000 m以下,土壤类型主要为山黄壤或酸紫色、水稻土,土壤厚度超过60 cm,土壤酸碱度pH值为5.0~7.0的区域。斑竹林桢楠初期的生长比较缓慢,40~50年后生长加快,90年后仍处于旺盛生长时期。树高生长比对照增加50%,胸径生长比对照增加了61%。生长良好,树体较高大,树干通直圆满,是历代皇家建筑、古代古建、庙宇等主要的建筑材料,是著名珍稀树种之一。
为探索斑竹林桢楠快速繁育,便于运输和上山造林问题,泸州纳溪蜀南名优珍稀树种研究所从2017年起,在纳溪区丰乐镇苗圃基地开展了斑竹林桢楠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培育试验。
试验场为泸州纳溪蜀南名优珍稀树种研究所苗圃基地,位于四川省纳溪区丰乐镇马村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热,降水集中,冬不严寒,降雨偏少,海拨220 m,平均年照1257.9 h,平均年降雨量为912.4 mm,无霜期超过340 d,相对湿度超过80%。
试验用种子为斑竹林桢楠母树林种子,种子千粒重(435±48)g,纯净度为96%~98%。
采用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材料作为育苗容器[1],具有透气、透水、不易损坏和运输方便的特点。容器规格为圆筒状(装填基质后用高×径标示),培育1年生合格苗木采用无纺布容器规格为(8~10)cm×12 cm,培育2年生合格苗木采用无纺布容器规格为(16~18)cm×20 cm。
草炭、园土、蛭石、腐熟锯末屑、腐熟椰糠、有机质肥料[1]。
草炭35%、园土30%、蛭石5%、腐熟锯末屑10%、腐熟椰糠10%、有机质肥料(有机质含量5%)10%。
将基质按照成分比例在装填前搅拌配置好,拌合均匀,搅拌可用砂浆搅拌机等机械,在此之前基质必须要充分湿润,含水量应在10~15%之间最为适宜。
基质在拌合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土壤消毒处理,采用代森锌、75%五氯硝基苯等土壤消毒剂混合土壤,可防止由土壤引起的一系列植物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和菌核疾病等。
基质彻底消毒后才能进行基质装填,基质装填可采用半(全)自动无纺布基质育苗灌装机或人工装填,基质应将无纺布容器装满至容器口。
经历过17世纪“黄金时代”的阿姆斯特丹,如今的倚重科技创新,重塑城市生活方式,兼顾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绿色城市之一,是欧洲最安全的城市。
选择斑竹林桢楠采种基地树龄50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斑竹林桢楠母树林一般4月开花,11~12月果实成熟,果皮由青色转蓝黑色时即达成熟。
在采种之前,先选择光照好、发育正常、繁殖旺盛的母株,果实可人工用竹杆敲击树枝震落的方法,也可以在果实自然脱落之后人工拾起;果实应及时处理,去掉果肉[2],擦洗干净,也可先把果实放在盆子、木桶、塑料箱等容器里保持湿润堆放3~4 d,待果肉软化后,捞起用水搓擦去除果肉的部分,用水洗净。每次淘冲前,可加适量草木灰揉搓,以除掉果肉和种子的表面油脂,使种子变得清洁亮丽;也可以将采集的果实适当干燥,采用人工直接剥去果肉的办法,这种办法虽然费工,但可同时进行种子选择,及早发现和清除未完全发育、未成熟的种子,以及破损和腐烂的种子。
种子洗净后,不能暴晒,应置于室内通风处阴干。由于种子的含水量较高(20%~40%),如果阳光照射过多,子叶就会发霉、腐烂,丧失了生命力。因此,经过处理的种子必须立即用湿润的河沙储藏,将桢楠种子和干净河沙1∶3或1∶4混合,使其湿度在50%~60%之间,混合后,放入木制或细孔泡沫盒中,埋于地下或专用存储室内,进行沙藏处理[3]。
沙藏要背风而不积水,注意空气的流通情况。它的埋藏深度在10~15 cm。第2年春季气温在15 ℃左右,取出后放置于温室内(或棚内屋内),早晚各翻一次,将发霉、腐烂种子及时剔除,以免影响其他种子的发育。
育苗沙床宜选在有充足水源或灌溉条件好、交通运输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要求先用砖砌成1~1.2 m宽,10~20 m长的床地,步道宽40 cm,周围应挖排水沟(可利用步道作排水沟),沟深度50~60 cm;沙床底层铺20 cm厚的炭渣、10 cm厚的园土、20 cm厚的直径为0.2~0.5 mm大小颗粒的石英沙。
5.2.1 土壤消毒。在播种前7~10 d,随翻动土壤一并喷洒一遍土壤消毒剂,可用百菌清5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稀释使用,随翻拌随喷洒,喷药后用薄膜覆盖育苗沙床5 d左右。
5.2.2 苗床整理。播种前应清除杂草杂物、树根草根、石块,用钉齿耙平整土地,做到土块细碎、地面平整,含水量合适。
5.2.3 搭遮荫棚。遮荫棚沿沙床长度方向搭设一层,棚高2~2.5 m,透光度为75%~85%遮阳网。
在春季气温20 ℃左右天气,将种子从储存的沙子中取出,筛去夹杂的沙子,先用清水冲洗掉附着的沙子,用40 ℃左右温水浸泡,待水温自然降低至室外温度,再重复操作一次;沥出种子,均匀铺于厚布毯上,布毯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室外环境,下面铺20 cm左右厚度的锯木屑、碎干草、稻壳等材料,种子厚度以不超过5 cm为宜;种子上面再盖厚布毯等,白天让阳光直射,傍晚气温下降后~次日上午十时,上面应再覆盖塑料薄膜等保温材料。
待65%~75%种子破裂开口,即行播种,将露白的种子均匀播撒于备好的沙床上,以种子相互不重叠、平均间隙5 mm左右为宜,种子上覆盖2 cm左右的沙子(规格与沙床等同);保持苗床温润、通风;出苗期间注意日灼和高温伤害,随时检查和采取相应措施(通风、遮阳、保温、保湿)。
苗圃地以60 cm宽整齐的长方形作畦为宜,步道宽30 cm,兼可用作灌溉沟渠、深20 cm左右,畦地中部高度微高,边沿稍低;无纺布育苗袋装填好轻基质后,应平行齐整地装好放置在畦地的床上,每排摆5只容器为宜,容器的大小口径也应保持平整、一致,用泥土培好育苗容器的四周边沿。放置的时间一般是在幼苗移植前的芽叶出苗前10~15 d。
移栽芽苗的前一天,要保证苗床无纺布容器内基质的湿度,如果太干燥需适当浇水,以无纺布容器底部湿润为宜。为防止因苗床沙土过干造成起苗时扯断根或苗,起芽苗前一天要给育苗沙床浇透水,起苗时可用竹片等工具,注意保护苗床中剩余的弱小幼苗。
当芽苗生长出3~5片真叶后,分批移植到无纺布容器基质上。芽苗的主根要剪到不超过5 cm的长度为宜,侧根要修剪到5 cm左右,移栽时使用竹片、木片等工具把无纺布容器中央的基质土撬开,然后将芽苗植入,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对压压实基质,使根系与基质紧密相连,芽苗保持直立状态,不倒伏在容器内的基质表面;移栽后及时浇水,不能直接用水管冲灌芽苗,应每株用无压水浇透。水源要选择清洁、卫生的湖水,井水,塘水等,最好不要用自来水,更不要使用受污染的水。根据沙床芽苗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分批移栽。
5.7.1 水肥管理。移栽后7~10 d施用含腐植酸水溶性液体肥料10 kg/亩[按《NY1106-2006-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的规定,腐植酸含量不低于30 g/L,氮磷钾养分总含量不低于350 g/L,下同]。隔10~15 d后再施用含腐植酸水溶性液体肥料20 kg/亩。6月中旬撒施硫酸钾型复合肥(N、P、K含量配比为25∶15∶10),用量为8 kg/亩;8月上旬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N、P、K含量配比为15∶15∶20),用量为12 kg/亩;9月上旬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N、P、K含量配比为10∶15∶20),用量为15 kg/亩;10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为了保证幼苗安全越冬,10月下旬以后,苗床应停止浇水,应减少含水量,让苗床适当干旱,从而加快苗木的木质化。
5.7.2 除草。要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只能采用人工拨除的方法。容器内杂草拔除后会有一定的空隙形成,这些空隙如果不及时用适量原比例基质将其填满,将会导致幼苗因根部风干而死亡。同样,如果有基质下沉苗木根部裸露的情况,也应该及时添加基质,防止根部枯竭。
5.7.3 病虫害防治。斑竹林桢楠在苗期易感病虫害,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好土壤消毒、基质消毒等工作。发生虫害及时施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限制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桢楠苗期常见的病害是茎腐症、立枯症和煤烟病;
主要虫害为地蚕,蟋蟀,金龟子及凤蝶等,化学防治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管理规定进行,注意施药者的安全和环保。化学防治地蚕、蟋蟀等害虫危害的时候,也应对苗地边坡、草丛等害虫栖息的地方施药。
7~8月在高温的季节要注意日灼,适宜使用75%~85%的遮阳网挡住太多的阳光,在遮阳网中注意通风良好,可以在阴天临时揭开遮阳网,增加光合作用,促进苗木的生长。9月上旬,拆除遮阳网炼苗,促进苗木木质化。
斑竹林桢楠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停止生长后,调查指标为苗高和地径进行分级检测,分级检测方法参照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中的规定执行[4]。苗木划分为2个等级,Ⅰ级苗和Ⅱ级苗为合格苗,苗木质量分级标准见表 1。
表1 斑竹林桢楠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苗木分级情况汇总表
6.2.1 出圃时间。斑竹林桢楠最好的造林时间是9月中旬~次年5月中旬。斑竹林桢楠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出圃的时间要与其造林的季节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
6.2.2 起苗、分级、包装。桢楠苗的分级,按苗木分级的规定符合合格苗标准即为适合出圃的苗木。不合格的苗木移栽后可再进行1年左右的培育。容器苗包装在塑料包或竹篮塑料袋中,等量包装。起苗时,应保持无纺布容器的完整无脱落,2年生苗穿袋根系应剪去穿袋部分根系。苗木在起运前,应按规定取得森林植物调运疫检合格证、良种苗木标签及苗木质量检验合格证[5]。
6.2.3 栽植造林。斑竹林桢楠人工造林最适宜的初植密度为2 m×3 m,在生长过程中要采取施肥、人工抚育、中耕除草和间苗间伐调密度等措施,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株行距可以调整到4 m×3 m,人工林的保留密度可以调整到833株/hm2。如果是在四旁造林,采用单或双行栽种,初植密度可以适当增加。中期结合密度调节,可移植初植密度大的造林地上的大苗进行造林,或作城镇绿化树木移植。栽植时按《造林技术规程》对造林地进行整地打窝,做到窝大底平,表土心土分离堆放,栽植前先填埋表土,心土在最上面层填埋;栽种时,不要除掉无纺布容器,应将苗木扶正,边回填表土边轻轻地向上提苗,使无纺布容器与土壤充分接触;栽植深度宜根颈与地面持平为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窝盘覆盖可降解的地布以防止杂草生长,冬季地温增加。
在广阔的林区,裸根苗进山造林是群众的多年历史习俗,裸根苗占地多、种子浪费多,苗木生长周期较短,适宜于造林的季节不长,造林的成活率较低,造林之后有更长的适应(缓苗)期。近几年来,采用塑料袋装粘土的传统育苗容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传统的容器育苗方法培养出来的苗木一般都存在窝根、偏根等根系不好的情况,导致树木固土不牢,吸收水份和营养空间较小,从而造成生长缓慢,各种抗性差等,综合结果是导致"小老头树",绿化造林成效不佳。
轻基质无纺布容器具有均匀支持根系生长发育,栽植幼苗生长成活率高,方便种植推广,通透性好、蓄水通透保温保肥和无毒无菌无害等诸多优点。能够从水、肥、气和热等环境因素提供合适的生态条件,苗木愈合时间短,根系发达,成活率高、长势优良,采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木是当今绿化林中一种新的生态环保造林方法,能有效保持苗木根系的完整、湿润,保持苗木在运输和种植过程中的水分平衡,造林具后有蓄水、保肥等功能,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显提高,并延长造林季节。便于农林苗木开发、节省人工养护和苗期建设费用,造林工程的效益较高。同时,无纺袋容易发生自然氧化降解,对环境保护有利。无纺布容器苗不缠根,而且还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苗木直接入土,根系爆发生长出袋,基本上没有缓苗期。采用轻基质的无纺布容器培育的斑竹林桢楠苗,还可以充分利用桢楠种子的多胚现象,以有限量的种子培育出更多的合格苗木,是朝着集约和产业化的发展,是林木育苗方式的创新和跨越,为困难立地条件造林提供优质的苗木资源,是以最科学技术推广良种的方式;该方法还适用于其他珍稀树种苗木培育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