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佩琦,高 兰
(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1)
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近10 万亿元,国家科学技术部实施重大科研项目超过8万项。因此,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本质是一项管理工作,其不仅需要依循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还需要遵守管理学的相关原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几乎覆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活动过程中的所有工作,从最初的项目申请、立项、修改论述证明,到项目的顶层规划组织与实施,组织多家项目参与单位签署任务合同书,各项任务以及技术的分配,科研经费的分配及使用规划,标志性成果的总结凝练,项目的督导、专家评价以及验收,获取其他途径的科研资助,成果的大范围推广、效益转化及在所属行业广泛应用,项目的存档工作等科研相关工作,均需要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组织管理。为了实现预设的考核指标,管理人员需对科研相关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进行组织管控,使整个项目得以顺利运行、通过验收并实现其效益价值[1]。
科研项目管理的内容不仅包括科技研发工作,还包含科学研究相关制度规程的制订、立项之后相关服务性质的工作等内容,因此从事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不仅需要遵循科学研究相关规律,还需要掌握行政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同时,伴随着社会科研事业的发展,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不断迭代出新的工作内容,因此,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日新月异、无限延伸、不断革新的社会工作。有组织、有规划、高效率、多信息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才能使整个科研工作达到正常运行、充分协同的状态,从而产出最佳的科研成果,实现科研的初衷。
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对专业技术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地方区域、国家以及国际范围内的科研相关政策方针。同时,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通常面对的是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着手的是关乎人类科技梦想的科研项目,这就要求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具备以下能力[2]。
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充分理解与科研项目相关的重大科研计划、政策与方针,以及地方出台的一些与科研相关的政策、计划等内容,并及时掌握政治、经济、法制建设的方向和规律,对科研相关的技术领域或具体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能有较好的理解和预测。除了需要关注外界信息外,还应关注单位内部科研需求、方向、战略、目标等的变化。因此,拥有良好的领悟能力是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交叉性等特点,管理人员除了对自身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外,还应具备外语、法律、统计学、档案学等领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胜任科研项目管理工作[3]。
管理人员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经常会涉及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符的专业知识,因此,拥有与研发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交流的能力至关重要。通过交流,管理人员能够迅速了解陌生专业领域的知识,找出科技攻关的难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更好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从而得到研发人员的信任,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对科研项目的推动力。
科研项目可能涉及多个专业研究领域,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经常需要接触一些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因此每个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应具备现代管理意识。在行业中有一些关于项目管理的认证、培训,如英国项目管理协会(Association for Project Management,APM)设立的项目管理考试认证、欧洲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加拿大的劳动关系管理师(Canadian Labor Relations Manager,CLRM)、美国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PMP),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一些认证、培训或自学一些相关的管理学知识。
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许多工作都需要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如组织项目申报、任务合同书签署、技术任务推进、科研经费管理、结题验收以及科研成果商业化推广等工作。
科研项目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运行及考核指标的按期完成,因此,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服务于科研项目相关的一切事务,具备高超的服务能力也是科研项目管理者的一项评价指标。科研项目管理人员要配合好科研人员的工作,掌握现代信息服务手段,运用现代化服务手段,为研究人员提供优质服务。例如,从众多各种申报通知中遴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给服务对象,提醒研究者及时关注等[4],促使科研项目能够顺利运行。
随着国家科技政策的不断更新和深入,科研项目管理者的任务与使命与日俱增,项目管理工作在整个项目的总体运行过程中的地位无可取代,除了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外,还逐渐新增了知识产权、科研诚信、科研伦理和科研人才等项目,管理任务琐碎而繁重。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既包括许多专业性较强的研究工作,还包含很多具体的工作事务,这些具体的工作事务占用了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一些短期以及长期的工作计划,从而让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留出一些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深入的总结,可以提升管理人员针对科研项目管理的全局谋划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减少疲惫感[5],增加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
随着国家及区域科研政策不断发展和变化,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和掌握科研政策的发展方向及规律,并拥有对科研发展的感知和预测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提升单位整体科研水平。
在国外,科研工作早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行业类别。与此同时,我国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递增,国家在政策法规上对科研工作给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但对于项目相关管理方面的工作,针对性的国家政策法规十分匮乏。许多科研机构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并产生一种重科研成果、轻科研管理的偏向,甚至认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可以通过设计某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这种认知广泛存在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中,甚至部分从事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也会产生质疑自身工作的现象,许多科研机构偏向的认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是次要的,做出科研成果才是主要任务。质疑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的工作,忽视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作用,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社会认知偏差一直是科研项目管理发展面临的意识形态困境,只有科研机构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产生正确的认知和定位,才能使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摆脱此种困境,从而为科学研发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6]。
科研机构应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平台,最好组织建立起一定规模的专业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并依据国家、地方的科研项目管理相关政策、规程,量身定制适用于本单位的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4.1.1 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
在当前的评价体制下,科研机构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是评价科研机构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科研机构将工作重心放在申请更多的项目上,而花费在项目研究上的时间及精力逐渐减少,某些科研项目会存在无法按时完成考核指标或敷衍完成考核指标的现象。另外,申请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也是考核科研人员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科研人员职称的评定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申请科研项目还能够收获一定的经济利益,这就促使一些科研人员粗制滥造甚至注水一些学术成果。目前,科研机构申报科研项目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科研项目成果质量水平及应用推广效果却停滞不前[7]。
据统计,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到10%,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科研成果都没有发挥效益,产生了大量无用的科研成果。虽然我国的新研发成果的数量每年均在上涨,但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成果却甚少,根据相关研究统计中记载,从20 世纪80 年代到21 世纪初期,我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以64 倍的速度高速增长,超过了日本,排名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同时,科技成果的技术转让率也较低,无法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内在价值。
2016—2018 年期间,我国的论文发表量达到了305 927 篇,总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从论文的质量方面来比较,论文按照引用次数排名第一的并不是中国,这就意味着当前的成果只有数量上的优势,忽略了质量[8]。
现阶段,我国关于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的管理制度及奖惩政策相对较少,阻碍了科研成果的大范围的推广与传播,打击了科研人员实行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的积极性,使得科研人员不关注科研的最终效果和长远影响,科研成果的价值作用无法得到正常发挥。
4.1.2 科研项目管理队伍建设意识及能力有待加强
在科研机构中,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往往只是一个辅助的职位,其地位远远低于科研项目的研发设计人员,科研机构会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资金到研发设计人员的队伍建设上,对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不太重视。大多数科研机构将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等同于行政管理人员,没有项目研发专业技术基础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于科研项目管理的相关技能、经验相对匮乏,他们没有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意识及能力,也不能将科研成果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从而使得很多好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从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总体数量上来看,科研机构中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这与与日俱增的科研项目申报数量成反比,最终造成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科研项目的深层次管理中,导致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水平停滞不前、缺乏突破性。
当前,大部分科研机构还未形成一支成熟、专业的科研项目管理人才队伍,许多从事科研项目管理的人多并没有经过项目管理的专业培训,缺乏掌握项目管理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问题,如与科研人员沟通协调不够,缺乏主动性、创新性,或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不能真正发挥管理者的作用。经常陷入日常烦琐的事务活动中,无暇对战略规划与战略策略进行思考[9-10]。
4.1.3 科研项目管理岗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传统的考核行政管理人员激励体制中,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价值无法充分体现。科研项目通常采用课题核算制,项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通常为科研设计人员的个人研究成果,可以为科研设计人员带来一定物资激励和荣誉,在科研设计人员的职称评定和晋升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来说,同样为科研项目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却很难产出较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主要原因在于项目管理人员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了科研项目的各种服务性质的杂务中,没有较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项目成果的研发中,也就得不到相对应的回报。目前,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正在以一定比例的速度逐渐丧失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热情,部分优秀的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会提出转岗或直接离职,此现象导致科研机构优秀科研项目管理人才的流失。
4.2.1 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相关内容
建立健全的科研项目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参照标准、制度和政策,例如,①建立系统健全的科研项目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更为客观地评价科研成果。②制定能够有效推动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并大范围推广的制度及政策,从根本上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达到科研项目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创造实际价值,不浪费国家对科研上的资金投入支持。同时,如果科研人员的成果能够得到学术同行、相关权威机构甚至整个社会的认同,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可以通过增强科研人员的荣誉感来推动科研项目的发展进步。③探求更为完善的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更加精准地考评科研相关人员的实际工作量,更加公正透明地进行人员的考核。此外,还可借鉴科研项目管理富有成效的国家或地区的科研项目专业化组织建设经验,建立并完善适合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④制定更为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岗位的激励机制,转变守旧的思想,科研设计人员与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补充及促进关系,可以通过适当缩小科研设计人员与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待遇、晋升差距,从而调动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具有科研设计基础的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纳入科研项目活动中,为其提供才华施展的平台。⑤大部分不参与科学研究的行政管理类人员,工作绩效难以量化,科研机构可从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作为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为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发挥在展提供有力保障。
4.2.2 优化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统计是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常规工作。数据由科研活动产生,散落在不同科研人员手中,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经常为一个数据向每个业务部门问询一遍,费时费力。建议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在科研项目评审、信息推送、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简化事务性管理工作,同时优化审批流程,丰富科研人员信息获得方式,提升科研项目管理的服务质量[11]。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项目台账,实时维护更新,数据自动抓取,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人员少受累”,使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从繁杂琐碎的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效率,给予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更多的时间进行总结反思,对科研项目进行全局谋划,提高科研项目管理的深层次创新性。
4.2.3 提高对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重视度、关注科研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监督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定期的对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督导,不仅能够提升科研人员对科研质量的重视度,还能及时地发现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12]。
4.2.4 拓宽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渠道
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既不同于行政管理人员也不同于科研人员,但对二者的工作范围都有涉及,对科研项目过程中的贡献度不好评判,相对于科研设计人员,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在自身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审两条道路上均处于劣势。虽可以申报职称,但职称评审指标与科研人员相同,造成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在职称评审上有些牵强。对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往往没有形成体系的可操作考核量化标准,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收入与付出不平衡,造成科研项目管理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的现状。在一些具体工作中,建议增加科研项目管理要求,如在科研项目申请中,对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数量、资质等提出要求,探索拓宽科研项目管理人员职业发展渠道,优化人才选拔、晋升机制,探求更为合适的科研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体制,切实落实人才评价改革要求。
4.2.5 建设一流的科研项目管理队伍
科研项目管理团队在科研项目的整体把控上处于主导的地位,因此科研项目管理队伍建设的质量与科研项目管理的质量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科研项目管理团队的建立:①加大科研项目管理的资金投入,打造高素质、专业度高、富有经验、稳定的科研项目管理人才。②增加对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邀请科研项目管理相关的有经验的专家及从事着前来讨论交流,培训科研项目相关的管理学知识,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使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所提升。③为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深造的机会,可以通过在大学中在职学习,或参加相关的讲座会议,使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掌握更多的管理理论及内涵,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④联合各界科研管理专业人员,建立科研项目管理相关的学会或专业组织,定期的举行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之间沟通交流活动,拓宽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眼界及格局,也可去国外学习更为先进的科研项目管理知识、技巧以及经验,从根源上使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准有所提升,从而更好地科研项目服务,通过有效的交流,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之间可以共享有利资源,推广先进经验,并争取更多的权益。
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科研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科研工作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促进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科研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而科研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科研机构自身的发展。因此,只有持续地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才能实现科研水平和业务水平的双提升,这样才有利于科研机构的长足发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