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活血化瘀方案对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2021-03-30 11:48迮玉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血肿脑出血神经功能

迮玉杰

脑出血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病情严重且发病急,预后不良反应较多,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患者先兆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快速发展,出现失语和偏瘫等问题,甚至快速出现意识障碍。急性期患者死亡率为35%,幸存者半数之上存在严重后遗症。对此种疾病尽早治疗,吸收血肿,为减少并发症为关键步骤。但有分析认为中医活血化瘀治疗时不仅可疏通血管,同时也可减少瘀血,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而提升临床总有效率[1]。现选取本院脑出血患者2000 例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治疗后血肿吸收状况和神经缺损,为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提供帮助,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2000 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为18~80 岁;③患者发病时间72 h 之内;④患者均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排除标准:①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动脉畸形性患者;②脑肿瘤、脑外伤等疾病患者;③合并精神病和严重痴呆患者;④活动性溃疡或出血倾向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0 例。对照组男540 例,女460 例,年龄48~62 岁,平均年龄(54.26±2.58)岁,出血位置:内囊出血242 例、丘脑出血340 例、外囊出血400 例,其他18 例;观察组男550 例,女450 例,年龄46~61 岁,平均年龄(54.17±2.28)岁,出血位置:内囊出血240 例、丘脑出血342 例、外囊出血402 例,其他1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基础治疗,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持续给氧,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为控制患者脑水肿,主要采用20%甘露醇250 ml进行静脉滴注,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对症干预。对于血压较高患者注射利血平,对于感染患者可注射抗生素,营养脑细胞患者也可采用5%葡萄糖氯化钠和0.5 g 乙酰谷酰胺注射250 ml,为患者静脉滴注。

观察组患者为基础性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方案治疗,主要为活血醒脑汤,组方:当归、红花、桃仁、川穹、赤芍15 g,牡丹皮15 g、生地20 g、水蛭粉3 g、大黄10 g、钩藤14 g、甘草8 g,用水煎服,取汁300 ml,分2 次口服治疗。对于血瘀症兼热毒症患者采用内蕴方:莪术、三七、山栀10 g,生蒲黄8 g、黄芩9 g、全瓜蒌18 g。血瘀和痰浊患者可采用阻络方治疗:全瓜蒌30 g、茯苓20 g、三七和生蒲黄、半夏、莪术10 g,生大黄3 g。1 剂/d,早晚各1 次,连续服用21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患者治疗后血肿吸收情况,主要采用多田公式计算患者头颅CT 血肿体积(0.5×最大面积长轴×最大面积短轴×层数),对比患者入组当天、治疗后5 d、治疗后10 d。②对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中主要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分析。其中主要从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以及语言等方面分析,得分越高问题越严重。主要分析患者入组当天、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治疗后21 d。③对比患者不良反应率,其中主要分析患者再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肾功能损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肿体积比较 入组当天,两组患者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0 d,观察组血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经功缺损评分比较 入组当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 d,观察组神经经功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血肿体积比较(,cm3)

表1 两组血肿体积比较(,cm3)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神经经功缺损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神经经功缺损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为中医“中风”范畴内疾病,淤血为脑出血基础性病理改变,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多由淤血所引发。中医分析认为,此种疾病多由脏腑机能失调和阴阳气血紊乱和风火相煽、肝风内动以及络破血溢、经脉不同、血管外瘀所引发,随着疾病严重程度逐步提升,瘀血问题也会持续加剧。

脑部功能正常和血液正常分布有重要关系,血液正常运动为脑髓协调脏腑功能基础。当患者血液并无正常运行时,五脏六腑则会出现气血亏虚,脑部失去气血,脏腑需濡养,进而使得脑髓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严重降低脏腑协调能力,进而使得患者脏腑功能紊乱,最终引发神经功能损伤[2]。中医分析认为:离经之血即为瘀,瘀停之后脉外脑髓受压构成出血性中风,血液溢于脑脉外也会压迫脑髓。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常规性治疗,卧床休息和用氧、水电解质治疗时可有效控制脑水肿,也会使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最后通过营养脑细胞方式提升干预效果。观察组患者则为中医活血化瘀方案进行干预,其中活血醒脑汤内主要药物为:当归、赤芍以及红花、桃仁等药物有效起到活血养血以及通络利气的功效;大黄则有则有化瘀止血和润肠通便的效果;天麻和钩藤则有平肝清热、息风解痉的效果;甘草则可调和众药,全方可有效起到益气活血和化瘀通络以及开窍醒脑的效果[3]。西医分析认为该方剂可有效加快血液循环,促使血液流动,提升血液供应,加速血肿吸收,同时也可降低局部压迫症状,继而有效改善脑组织损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为提升疾病治疗针对性,也采用辨证治疗方式进行用药,对于血瘀症兼热毒症患者,此种患者多会出现脏腑损伤,内风丛生、风火上扰进而使得气逆血乱。莪术可有效缓解心腹胀痛也可治疗气血凝滞、三七微苦属于肝经可有效起到散瘀止痛和消肿的效果,可有效缓解热毒。生蒲黄、黄芩、全瓜蒌等药物也有一定疏通瘀血效果,因此可有效控制热毒症,提升疾病干预效果。血瘀和痰浊患者主要为痰浊侵犯脑部,继而使得患者交接组络脑部脉络蒙蔽清窍,进而使得患者快速对脑髓产生损伤,严重情况甚至会引发中藏和中腹危机,预后较差[4]。对于此种问题半夏、茯苓等药物不仅可有效降燥化痰同时也可起到缓解痰厥等问题,继而帮助患者纾解临床不良症状。对比两种干预方式下患者临床指标时发现,治疗后5、10 d,观察组血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不仅采用活血化瘀方剂进行治疗,同时也帮助患者纾解痰浊和热毒,通过此种方式使得药物治疗时更有针对性,因此疾病干预效果更佳,患者血瘀消散效果也更好。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神经功能时发现,治疗后7、14、21 d,观察组神经经功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随着疾病患者血肿体积得到控制,同时临床症状也被逐步缓解,因此神经功能损伤也被抑制,随着锻炼和药物恢复性治疗,也使得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状况得到控制,语言和运动功能恢复效果逐步提升。黄冲等[5]研究发现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时不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肿吸收,同时也可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提升神经功能干预效果和本次分析结果一致。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率时发现,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小。此种状况和患者治疗时主要为中医方剂,所有药物通过炮制,且也为经典方剂,因此不良反应少有关。因此可知中医治疗时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为脑出血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方案治疗后,患者的和血肿吸收状况得到有效提升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得到控制,治疗过程十分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可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血肿脑出血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