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天,常亚丽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肠套叠为儿科常见疾病,其发病与食物过敏、食物性质改变、腹泻等因素均存在一定关联,典型症状为腹部包块、腹痛、便血、呕吐等,严重危害患儿健康[1]。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为临床常用肠套叠治疗方式,可帮助套叠肠管恢复生理状态,但其治疗时患儿受X线辐射较多,且灌肠前无法明确诊断,故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2]。超声检查可对病情进行明确判断,确认肠套叠位置,并观察其大小、形状、范围,对肠套叠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3]。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空气灌肠组(42例)与生理盐水组(45例)。空气灌肠组接受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治疗,生理盐水组接受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空气灌肠组女15例,男27例,月龄4~25个月,平均(14.78±5.02)个月;生理盐水组女16例,男29例,月龄5~23个月,平均(13.65±4.27)个月。两组性别、月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钡剂灌肠X线检查显示套叠位置钡剂呈弹簧、杯口状阴影;②存在不同程度呕吐、腹部包块、腹痛、便血、哭闹等表现。(2)排除标准:①合并肠坏死、腹膜炎;②存在本研究治疗方式的禁忌证;③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或其他先天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空气灌肠组 于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治疗。以计算机遥控灌肠整复仪(广州今健,JS-628E型)实施空气灌肠、整复,立、卧位X线透视腹部,Foley气囊导管经肛门置入,注入空气至气囊,防止气囊脱落,选择7~8 kPa气压将空气缓慢注入,明确肠套叠,以脉冲方式增加压力到成功整复,最大压力≤16 kPa,电视监视下肠套叠头部呈现杯口状包块影,伴随压力增加,套入部逐渐回缩到回盲部直到消失,X线透视可见空气大量进至小肠,软组织影消失,气体在肠腔内呈“沸腾”状,患儿哭闹停止,表示复位成功。
1.3.2生理盐水组 于B超监测下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东芝A8000型)检查,肌内注射镇静、解痉药物,注入生理盐水500 mL至灌肠桶内,仰卧位,Foley尿管经肛门插入,注入30 mL气体至尿管气囊,防止灌肠时生理盐水溢出,以腹部B超查看肠套叠包块,120 cm高度处挂灌肠桶实施灌肠,如果需加压,则增加灌肠桶高度,将生理盐水经肛管注入,B超下可见液体流入横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至肠套叠头端,肠套叠头端回缩至回盲部,水肿回盲瓣呈“蟹爪样”,肠套叠“同心圆”包块消失,生理盐水进至小肠,表示复位成功。
1.4 观察指标(1)两组复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复位成功情况、住院时间。(2)治疗前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体温。CRP检测方法:空腹取3 mL静脉血,离心(转速3 000 r·min-1,时间10 min),分离,取上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RP水平。(3)两组不良反应(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肠穿孔、腹泻)发生情况。
2.1 治疗及恢复情况生理盐水组复位成功44例,复位时间(12.23±1.08)min,肛门排气时间(18.56±2.68)h,住院时间(4.75±0.85)d。空气灌肠组复位成功34例,复位时间(12.05±1.13)min,肛门排气时间(22.63±3.34)h,住院时间(5.69±1.02)d。生理盐水组复位成功率[97.78%(44/45)]较空气灌肠组[80.95%(34/42]高(χ2=4.941,P=0.026)。生理盐水组复位时间与空气灌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0,P=0.450)。生理盐水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空气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89,P1<0.001;t2=4.682,P2<0.001)。
2.2 CRP水平及体温治疗前,两组血清CRP水平、体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RP水平均升高(P<0.05),生理盐水组血清CRP水平低于空气灌肠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CRP水平及体温比较
2.3 不良反应生理盐水组烦躁不安2例,恶心呕吐1例;空气灌肠组烦躁不安6例,恶心呕吐2例,腹泻3例。生理盐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3/45)]低于空气灌肠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P=0.013)。
肠套叠为小儿多发疾病,主要由局部肠管、相应肠系膜套进肠腔所致,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若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肠穿孔、脓毒症休克、肠坏死等,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安全[4]。临床应及时选择合理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为小儿肠套叠常规治疗方案,可实现套叠肠管复位,改善临床症状,但X线透视具有较强辐射性,尤其可能对小儿生殖系统产生危害,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5]。因此,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案,降低辐射暴露,对保证治疗效果及小儿健康生长发育有重要价值。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借助B超,能完整、清晰呈现病灶区信息,有利于医生进行操作,以顺利实施肠管复位。灌肠属于刺激性操作,术前给予药物镇静,能缓解灌肠引发的患儿哭闹情况,以顺利实施灌肠操作,缩短治疗时间[6]。另外,以生理盐水行肠道灌注,不会引发严重刺激,能减轻患儿损伤,从而促进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与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比较,其具有创伤低、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势,有助于临床推广应用[7]。雷振华[8]研究显示,小儿肠套叠采用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复位成功率较高,机体刺激性低,有助于稳定血清CRP水平,促进后期恢复。早期灌肠复位炎症反应主要源自外界刺激,可致使机体产生大量CRP、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介质,其中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受创后会上升,可作为感染的重要评估指标[9]。本研究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复位成功率高于空气灌肠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空气灌肠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低于空气灌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空气灌肠组,可见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急性肠套叠能提高复位成功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缩短康复进程。空气灌肠易导致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继而造成患者毛细血管扩张、肠黏膜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细菌移位等,导致CRP水平升高,而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应用B超充分掌握肠壁内部状况,可尽可能减轻治疗损伤,故能降低细菌移位的发生风险[10]。
综上所述,采用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急性肠套叠患儿,有利于成功复位,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