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星,王 孟
(1.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2.中国戏曲学院学生工作部,北京 100073;3.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北京 1000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民族”话语的整体性研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与要求。随着这一论断逐步成为学术热点,党在民族理论认识层面获得了进一步升华。在过去的六年里,党和国家在实践层面进行了一系列深远的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2014年5月28日,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三种意识[1]。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提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会议中所阐述的论断至关重要,不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将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往所属的民族工作领域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次会议所提出的“八个坚持”[2],是在原有“七个坚持”的基础上,增添了“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表述[3]。“八个坚持”的提法被纳入到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之后所颁布的《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当中。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表述确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该说法第一次被写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报告当中,并写入新修订的《党章》。2018年3月,“中华民族”第一次写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凸显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地位。在2019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5],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见》。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是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深刻提炼,其主体力量是新时代国家为应对“两个大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战略的动力支持[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论断的提出,突出了四大创新特色:
一是实现了历史与现实贯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包容并蓄的民族共同体。历经漫长的发展阶段后,它在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侵略和压迫下觉醒,在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中获得民族自觉的意识。在历经艰苦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的民族夙愿。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处在最有能力、也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阶段,它秉持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本质属性,又突出共同体的能量聚集,为民族复兴提供主体力量和动力支持。
二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互动。在学理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实现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生动成果。首先,它的提出超越了西方民族国家固有的理论体系,跳出了关于“民族”“族群”等理论的束缚和争议,有力地解决了翻译中、历史中存留的概念误解等问题,明确了中华民族的实体属性。可以说,它的提出明晰了困扰已久的理论混淆。同时,它的提出又避免了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逻辑尴尬,又为二者架构起了整合的关联。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在某种程度又接受理论的指导。理论上的厘清,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实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高效治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历经实践后的智慧结晶,必将在今后民族复兴道路上起到凝心聚力的引领作用。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道路,也成功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积累了处理政治问题和民族问题相互交织的理论经验。
三是实现了国际与国内关联。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有利于塑造我国强有力的国家形象。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形象,多表现为功夫、熊猫、长城、故宫等刻板符号性质。其实中华文化最为包容,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所谈到的布达拉宫、格萨尔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更具包容性的整体形象呈现在国际舞台,才能充分展示团结、强大、多元且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有利于展现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对外,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地提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仪;对内,我们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外交相呼应、紧密相连,也是国家战略的逻辑互补。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唯一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擘画和远景期许。
四是坚持同发展相结合。不难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首先体现了坚持以往既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那就是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坚持,也是对多民族国家整体性的肯定与坚守。其次,它的提出强调了“共同体”的属性,发展了中华民族作为实体的命运一致性、利益共同性等属性。
大学生群体是新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和建设者。首先,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铸牢,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关乎人民的幸福安康,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其次,处在价值观形塑期的青年人,极易受到各类错误思潮的诱惑和负面引导而误入歧途。加强和培育大学生群体的祖国观、民族观教育,通过环境营造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再次,大学生群体是整个社会的微型反映体。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环节,大学生紧密连接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其意识形态领域的稳定性关乎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安稳。另外,进入新时代以来,“00后”青年步入大学。这一代人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呈现出较以往差异较大的思想特征。高校频发关于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各类事件,这也成为思想教育、学生管理方面所要面临的棘手问题。因此,研究者应着重关注大学生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状况,充分发挥研究领域成果,发挥思想引领和服务青年的作用,在与非主流思潮对抗碰撞中,应敢于“亮剑”,在引导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奋斗品行之基础上,实现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培育。
笔者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和参与观察法进行访谈①,并根据对被调查者进行的个性分析、共性提炼和代表性总结,观察分析得出,大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存在着“双金字塔”模式的现状特征,见图1。
图1 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金字塔”模式
在图1 中,金字塔的左边是大学生的认知模式,右边是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中间过渡地带是大学生的情感模式转化。而处在金字塔最顶端的,既说明最隐性不常显露,又说明处在最高端不容动摇的特征,最底层则是相反的效果。当代大学生普遍反映出功利心强、缺乏奋斗意志和抵抗逆境精神等现象,日常生活中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情况明显。但是在长期的田野观察中,尤其是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时,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身上有着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高度的爱国情怀,这与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记忆密切联系。
在“双金字塔”的认知模式中,大学生群体考虑得最多、最频繁的就是自身,关于自身的考虑非常现实和实用;其次是社会层面,一种对社会未知的恐惧和急于投身“职场社会”的功利心态导致当代大学生所有的思考都在围绕着“进社会”[2]和就业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家国天下情怀几乎不曾再现,对国家、民族的情感认知封存在记忆的潜意识当中。
在行为模式中,大学生的最突出表现就是较为散漫的行为文化。很多被调研的学生自我比拟“佛系”,用来描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做法,表现出与其年龄段极不相符的“成熟”。表面上看,很多学生的看法和行为做法“通透豁达”,实则“过于通透”“过于豁达”,不符合年轻一代应有的状态。本应年老后阅历积累才能达到的领悟认识,当代大学生却能彻底达到“不在意、不期待、不注重”的“三不”心境。
行为模式中的中间层,是大学生群体日常会时常关注到的功利状态。“小确幸”一词一度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口头禅。现在很少有大学生愿意去无偿做事,不喜欢“吃亏”,而是希望获取短期、见效快的所得,把握小而确定的可能获利事情。
值得欣慰的是,在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最深层中,是有着浓厚的文化自信情怀的。“00后”的学生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文化自信是深刻在骨髓里的记忆基因。学生们在课堂上和第二课堂被教育的内容以及国家较好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联结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情感模式中,大学生因其年龄原因,很多时候情感是处于指针式的流动变化中。如果受到了某些正向因素集中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会显现出强烈的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情,比如爱国主义电影《战狼2》《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热映时,大学生在各类媒介中自发地宣传、转发,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大学生群体认为,多数时候,他们这一代人是最爱国的,是最有文化自信的一代,当然,他们并不否认多数时候,即便是在认知中深藏着对国家的自豪和热爱,也会在行为中表现出“佛系”的懒散形态,表现出不在意的过度豁达情感。当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在这种“双金字塔”模式中,处于认知认识的最深层,处于行为模式的最顶端,处于情感模式指针式的流动变化之中。
大学生群体思想意识的“双金字塔”模式中,处于最深层次,也是最不外显层次的是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在田野中,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少去思考的就是“国家大事”②。受所学专业限制影响,参与访谈的大学生中几乎不曾关注过中美贸易战、台湾问题等热点问题。但是大学生们对祖国的爱、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依然处在极高的意识水平上。
在个案的深度访谈中,面对“你认为自己热爱国家吗”的提问时,全部参与的大学生访谈对象无一例外地回答“爱”。这种回答是发自肺腑的,尤其是身处国外的交换学生,均认为“爱国肯定是每个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都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不是刻意的,而是习惯并理所应当的一件事”③。以往可能不会把爱国放在嘴边,不会思考祖国、国家、社会主义道路这类问题,但是出国后会时刻关注祖国的动态和新闻,有些中国元素出现在自己上学的地方都会很激动。在大学生心目中,爱国是必须的,成为一种“习以为常”。
面对“请回答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这一问题时,绝大部分的大学生给予了中国共产党极高的评价,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党,中国共产党是我认为最优秀的党了”④。在谈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看法时,大学生们随处可举的例子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很多大学生很直白地表达:“觉得社会现在非常好,非常和谐。我家那边(首都大兴区),该修修,该拆拆,还建了机场,非常好。比美国好多了,新闻里常提,美国建个啥都得投票,等个好几十年都没弄完。”
总体说来,爱国情怀、国家意识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处在最深层次当中,却也是平时最难以显现出来的。如果遇到出境或者人生重大事故,可能会激发学生内心最深层次的爱国意识与情怀。
“小确幸”是小而确定的幸福的精炼版说法。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8.8%的大学生非常同意或同意“小而确定的幸福对我来讲很重要,这才是真正的幸福”[7]。这也折射出大学生对未来即将遭遇的生活境遇的功利看法和心态。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未知的恐惧感,让大学生采取一种更加实用、更具现实感的态度,即以自我安慰的方式来解决这种对未知的恐惧感和焦虑感。
访谈中,问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考的内容,无论成绩排名是否靠前,只要是一个还算要强上进的大学生,无一不在考虑自己毕业后的出路问题。随着近几年国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普及与力度,各高校需要通过高就业率来提升学校的口碑,加之就业环境的严峻态势,导致大学生开始思考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较以往大踏步提前。几乎所有接触到的学生,包括接受访谈的大部分学生,多数不太会主动关注国家热点问题,被动地接受学校的思政传输,他们认为“那些是国家大事”,“离自己远着呢”,学生们表示佩服那些有家国情怀的人,但认为自己不是那种要兼济天下的人,能够做到找一份好工作,是现阶段想要的,而国家民族不是自己目前考虑的问题。“小确幸”是当代绝大部分大学生最集中的观点。但是,当参与重大国家活动时,很多大学生依然会展现出大格局的胸怀,不怕吃苦不抱怨,并且为自己自豪。
在行为层面,大学生呈现出很多正能量的内容,但是据笔者的观察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行严重不符”的情况。很多“95后”“00后”大学生对生活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自以为洒脱自在,甚至存在偏激、回避等观点,导致散漫文化盛行。
个案访谈中,大部分没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大学生都提到“不喜欢束缚”,“大一的时候参加过学生会,非常厌恶学生会里的‘强权政治’,特别不喜欢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继而选择退出学生会,喜欢自由自在的。但是如果其他的活动,比如学院需要帮忙,自己很乐意去为同学服务”。这些表达的话语,体现出典型的“95后”“00后”大学生的“佛系”文化特征。
田野观察中,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呈现出散漫行为文化的主要特征。例如在学生的日常表现中,几乎“什么事都非常能想得开”。以考研为例,个别大学生认为,考研考不上,没关系,还可以再来一年。“心都比较大,我不会想不开的”⑤,很难在他们身上看到特别在意的事情,或者说,师者很难在他们身上看到悲伤,大学生学会了掩饰。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事情过程中,对结果看得“风轻云淡”,这一点与以往的同学龄阶段的学生差异很大。
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的文化层面有着较高的自信和认可度,呈现出较高水平的文化自信。但是这种自信的情感会呈现出不稳定情绪性的认同,伴随着现象级事件,要么表现出一边倒的过度自信,要么表现出完全否定的态度。笔者将这种流动的两极并存的意识状态形容为“指针式”。
“95后”“00后”大学生大部分人保持着一种较高的文化自信态度和情怀,表现出对国外的生活并不向往,或者并不是十分认可国外的方方面面。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起飞的关键时期,从小见证了中国的崛起,是历代人中最充满自信、基础素质最高,也是思想意识最为多元的。他们有着“80后”所不具备的特点:不惧权威、不惧强权,自我意识极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方面,时而自卑时而自负。
通过调研观察可知,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属于一种基础的、朴素的自信,即他们认为的“带有一定想象中的自豪意味”的文化自信。在面对“是否爱党爱国”“是否要坚守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对自己国家文化自信”等问题时,大部分的大学生会毫不犹疑地选择爱党爱国、会坚守社会主义道路、对自己本国文化带着一种充分的肯定和希望并且会积极践行的直白表达。但实践中可以看出,这种朴素的文化自信情感并没有变成高校大学生行动的自觉,这种基础的自信也没有变成积极的践行,反而在实际生活中依旧表现出“佛系”文化特征,其实这是带有时代特征的迷茫。这些现象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反思的。
结合田野观察和实际体验,笔者认为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关于爱国主题教育、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育手段和活动内容看似丰富多彩,实则非常缺乏专一、集中的硬核内容;看似活动开展时间长、系列多,实则基层单位疲于应对,浅尝辄止,“打包做”“减法做”的现象层出不穷;看似活动规模大、效果显著,实则缺乏有力的针对性。
一是形式多,内容“新瓶装旧酒”。表面看起来,各级各类组织每年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祖国观、民族观、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丰富、多元,组织开展了有声有色的主题学习活动,每年的新概念、新鲜词非常之多,但却越来越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直观感受。其实,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出的问题内容在近十年来的时间里,差异并不是很大,只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包装下,显得形式多样。因而,在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切勿以主题活动数量取胜,而应将着眼点集中在活动的质量和活动的设计上,切实做到“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是形式杂,内容质量让人堪忧。主题学习活动往往以系列形式出现,且周期长,通常一个系列未完成,另一个系列又紧跟着来了。除了基层的组织者,大学生群体未必可以分得清哪些活动是隶属哪里,究竟是何种主题活动。层出不穷的主题活动导致基层单位人手短缺,很多时候会疲于应对。为了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也受制于时间、场地的张力,基层单位的组织者会结合实际进行取舍,或者一次活动应对多个主题,“打包做”的情况不少见。最终的教育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很多时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活动结合了带有相关性的主题活动,并没有直接达到培育的最深层次意义。当前针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过于隐忍于思想政治活动中,应增强基层单位的重视程度和能动意识,要知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并不是一个筐,什么相近的主题活动都可以装在一起,要有针对性地专题式开展,切记不可“打包做”“贴合做”。
三是形式过于追求大规模,内容针对性不足,工作方式距离学生的心理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如上所述,有些基层单位好大喜功,只注重活动的规模,单纯为了教育活动而进行教育活动,不求效果,只求规模,不注重内涵式提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导致很多活动缺乏针对性,对活动本身的探究不足。
由于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和交融,在精神层面,一些负面的东西流入青年群体,加之工作方式的陈旧,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解构的风险。其中,消费主义思潮入侵、风险防范意识缺乏和传统工作方式薄弱都是导致潜在风险的因素。
1.消费主义思潮导致价值观迷失
消费主义(consumerism)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西方各类意识形态传入我国。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是以大众消费为特征,以超越人的物质需要为目标的社会意识形态[8]。从产生来看,它是资本内在逻辑演变的产物,从内涵来看,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满足[9]。也就是说,当消费本身变成一种符号时,人们把追求无度、贪婪当作人生价值取向时,消费主义就成了某种意义上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的代名词。当这种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发展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时,会导致以往崇尚勤俭节约、道德自律等传统价值观遭到极大的冲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物质条件极大改善,尤其是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来临,消费主义思潮呈现出蔓延之势。网购、移动化视觉刺激、碎片化信息,这些大大加速了消费的速度和诱惑力,产生过度消费并引发异化。以“95后”“00后”为首的大学生群体,深受消费主义思潮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引发诸多危害。
一是消费主义思潮催生青年一代错误的消费观念,使其丢弃了勤俭节约的美德,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身份意义性消费比比皆是,不少大学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把千手观音剁手成维纳斯”“双十一后吃土”的自嘲话语在社交朋友圈里不绝于耳。非理性消费、奢侈消费、透支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很多大学生在冲动消费后无法承受还贷压力,不敢向家人求助,使得校园贷、网络贷款趁虚而入。其后果就是让很多学生自甘堕落,有些则因为利滚利的高额欠款,要么走上歧途,要么结束生命,造成人生悲剧,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代价。
二是消费主义思潮引起青年一代金钱至上观点泛滥,丢失了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在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部分青年学生的关注目标并不在学业领域,也不会思考专业是否精进,而是迷恋于物质财富的享受和占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观念盛行,过度的娱乐精神和“佛系”“丧”文化流行。很多青年学生在参加各类活动时,不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为目的,而是抱着极重的功利主义心态,“参加活动可以给劳务吗?加学分吗?没有就不参加”“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好事业不如好老公”这类想法盛行,缺乏以往奋力拼搏、朴素、乐观的生活精神风貌,取而代之的是每天醉生梦死、面容浮肿、精神萎靡。
三是消费主义思潮使得青年一代消费至上,削弱了正确价值观和主流话语权的地位。消费主义所伴生的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促使人弱化为只知道追求欲望的物,弱化了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思想的主导地位。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从懵懂走向明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部分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在消费主义思潮中或是沉迷于安逸的生活,或是思想产生偏颇。思想中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在所难免,但如果在主流话语中继续纵容消费主义思潮,关乎青年学生困惑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削弱青年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
2.风险防范意识缺乏和大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教育
西方的某些思想传入我国,具体可以划分为三类。其一,国外宗教势力传入我国,迅速在精神贫瘠之处的农村蔓延,也在发展节奏超速的大城市蔓延。其二,国外黄色和暴力血腥思想、网络游戏传入我国。其三,恐怖主义思想在我国特定地区传播,对广大青少年影响尤其严重。例如,之前发生的蓝鲸游戏、新疆喀什4·13严重暴恐事件等,对我国的文化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价值观结构演变,导致不安全行为下沉与社会失范。现实形塑思想,思想引领行动,行动产生结构。随着转型期我国社会变革的加深,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社会价值观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多样化、复杂化成为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突出特征。“利益至上”“娱乐至死”,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功利主义在青年学生中更是成为普遍的核心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也在转型社会中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失范是所有道德的对立面”,“它构成了经济世界中极其悲惨的景象,各种各样的冲突和混乱频繁产生出来”[10]。
尽管各大高校近些年来非常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与引导工作,也非常注重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和国家、民族安全意识。这体现在新媒体领域中的微信、微博、知乎等社交软件中,个别同学肆无忌惮,或者不明就里、一知半解地发表言论。还有些学生将微信朋友圈设置分组,将自己的辅导员、班主任屏蔽掉,发表些过激言论。当然,这大部分言论是一些抱怨学习生活的小情调、小感慨,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访谈中还发现,功利心态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教育表现出一种轻视心态。其认为思政课不重要,考核就等于背诵,临阵磨枪就行了。因此,思政课要么就变成发呆课,要么就变成自习课,背单词或者看闲书者比比皆是。尽管近几年来,思政课在进行大跨步的改革,但是呈现的效果还不算显著,很多做法苍白无力,方法还过于单调,且有些创新容易偏离主题。因此,摆在思政工作者面前的考验是残酷和艰巨的,急需改变学生们的心态和思路,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和顶层设计、逐步推进的慢过程。通过征求学生对思政课的意见,笔者认为关于思政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以改变和调整。首先,要设计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与情境,将受教育者置身于相对轻松的环境之中。其次,以形象和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设计,搭建沟通桥梁。再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特定的环境、情境和角色扮演中,调动学生的基本需求,实现教化的目的。基于当前现状现代性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抱有功利主义态度,只重视实用性知识,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大多没有学习兴趣或耐心。通过特定的环境与情境和角色扮演,综合运用激励、诱导、启发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基本需求,在满足学生安全、归属与爱、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过程中,完成教化的目的,这同样是思政育人功能带给当今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3.传统工作形式的单薄,防范应对能力不足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频繁发生,折射出大学生的祖国观、民族观等思想现状值得反思,尤其是“双面人”现象以及学生对国家信仰不坚定、对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不稳定的情况非常值得关注。如2018年发生的“洁洁良”网络辱华事件⑥体现了高校对此类事关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民族大原则问题相关事件管理的短板:一是缺乏现成的、可借鉴的模式和规定依据,给予触犯总体原则的学生进行处理;二是个别时候,高校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愿意从宽处理,这当然也有为了维护学校声誉和现实的考虑。这一方面暴露了学生管理现存问题的状况,无法从校规校纪中找到直接对应的处理条款,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个别时候,个别学校的应对能力和水平不足的现状。这里的现实因素很多,有认识层面的不足,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还有受制约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此类事件,真正需要反思的地方并非是某所高校出了问题,而是需要反思现有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问题。需要考虑是不是形式大于内容,是不是针对当代的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工作还不得其法,是不是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浮于表面、浮于眼前的虚假繁荣,因此,对于真正有效果、有教育意义的国家观、民族观教育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
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烈士用献血染红的。红色文化是值得永远传承下去的。进入新时代,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政治引导、道德示范、价值教育的载体,在国民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应充分发挥“信念之根”“道路之源”“力量之魂”的作用[11]。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需要始终牢记革命历史中那些为国家独立、团结统一奉献自己一切的民族英雄们,应以足够高度的政治站位,发挥红色文化政治导向作用及指导规范大学生群体在当下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使其种下坚定的“信念之根”。
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革命英雄形象被频频质疑,艰苦朴素精神被肆意否认。而一些历史上的叛徒、反动者的形象被重新解读和美化。这容易对以大学生群体为首的青年群体的历史观造成严重的危害,也会严重消解国民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带来认同的稀释。
与此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红色主题教育往往借助于团学组织的主题活动来开展。个别的团学系统在组织主题团日活动时存在一定形式的僵化和浮于表面化工作的现象。从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来看,歌功颂德的意味和呆板僵硬的说教形式时有发生。从红色主题活动日的活动组织来看,有些团学组织是为了组织活动而进行组织活动,进入实地参观展览或者遗址,重点任务不是参观学习,而是为了大合影拍照,而这合影照得好不好是作为活动组织得好不好的标志和考核标准。上级部门的检查手段也是通过合影和撰写心得来了解活动的组织情况和学习情况。这就使得基层组织者和参与者在主观上的能动意愿较低,仅仅是疲于奔命地、机械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大学生群体主动参与性低。长此以往,这将使得负能量的西方各类思潮更有可乘之机。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负面影响时现,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意义带来一定程度的销解,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信念坚定。
1.深刻把握红色人物及事迹,要“吃透”红色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包括讲好革命故事、讲好红色事迹。高度凝练的历史教材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对近代有着重要影响和产生变革与转折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核心人物。因高度的精炼,使得广大青少年并不能完全感受到红色文化所带来的信念力量,也很难感同身受地理解当时的革命选择,难以产生共情。因此,可以从深入挖掘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中民族团结方面的题材入手,从各民族互相帮助的事迹中、从各民族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例归纳梳理,以专题形式使学生熟知。另外,还可以从革命人物的立体事迹、经历入手,以案例形式使人感悟革命党人对信仰的坚定。比如,当深入了解红军长征会师背后的故事后,就会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定力、忍耐和坚持有更深的感触。深刻挖掘革命人物背后的故事,充分结合红色文化中的物质事物,教育效果要深刻得多,也要深入得多。
2.坚持将红色文化融入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社会生活各方面当中
在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不能简单粗暴地以主题教育活动日这一天的参观作为唯一的活动形式和手段,应该在考虑避免生硬说教的同时,把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我们党的光辉奋斗历史潜移默化地贯穿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使之成为习以为常。要让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意识,在认同红色文化中的事迹、人物、精神力量之时,深刻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视红色革命史上的历史人物,从而建设好以大学生群体为首的青年人共有的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
3.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路径重点不应该只是在大学阶段,更应该是从基础教育开始。一是把红色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等隶属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直至继续教育阶段等各领域。二是“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以幼儿、小学等低年龄段学生的教材为研究重点,构建红色文化主题课程和教材体系,尤其注重红色绘本的编写、红色动画的宣传、红色歌谣和儿歌的流行推广,开展红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等。
总之,红色文化的“信念之根”是历史选择的最好佐证,发挥好红色文化的信仰力量的作用,也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途径选择方式之一。
红色文化作为我们党创造国家民族新的文化形态,应担负起宣传我们党的成长轨迹的责任,成为“四个自信”的“道路之源”有力辅证。
现在很多概念人们能脱口而出,却不清楚它是如何形成的。对概念的了解仅仅是知道,离能“说得出来”“说得清楚”相差很远。比如,“三大注意八项纪律”最初的提法是什么,它的具体表述是什么。在革命道路的初期,“三大注意八项纪律”的表述是非常直接的,也是非常明确的,比如井冈山时期,就有关于“不拿百姓的红薯”这样的纪律要求。但当代青年学生不会主动思考,不清楚这背后的来源,只是了解其传达的表面意思,体会也就不深入、不深刻。红色文化蕴含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选择、信念选择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借助红色文化的载体,实现对已有的、人们习以为常的概念追本溯源、深入理解,通过普及式的讲解、宣传,充分发挥出红色文化的“道路之源”作用。
1.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系统做到“三个转向”
将以往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转向学生可以听得懂的话语,转向学生喜欢听的话语,转向可以与学生互动的话语,这就要求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系统在组织红色主题活动时,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现主题活动的能动化,从上级要求、现实问题与学生的实际出发,倾听学生的心声,广泛征集、共同设计红色文化的主题;二是实现主题活动的专业特色化,借助所处院系的专业特色开展主题活动,而非生搬硬套,要积极寻找与学生生活贴近之处;三是实现主题活动的安排便利化,实事求是,从现有水平和实际条件出发,努力保证避免形式化过重,注重量转质;四是实践计划一体化,把主题活动反馈上级,争取纳入学校第二课堂的计划当中,既在校级顶层设计层面做到夯实基层工作,又不因过度的第二课堂活动影响教学中心任务。
2.从理论上继续加强红色文化的解释力和说服力方面
应注重避免宣传中空心化的倾向,做到言之有物、贴近大众。应在全民教育中实现红色文化的“道路之源”功效,可以通过修订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教材来加重红色历史教育的比例和通过高等教育中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红色文化的内容来实现。另外,可实施红色经典工程,开设红色文化公开课,普惠大众;抓好红色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用事实的成果发挥“道路之源”的作用。
红色文化本身具备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作用,应当充分发挥这种“力量之魂”作用。笔者借助对革命圣地调研的直观感悟,试图通过“沂蒙母亲”事迹、“井冈山读书石”、参与式体验来归纳如下三种途径与方式。
一是言之有实,用平实的事迹触碰人内心的力量。红色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感人力量,无需煽情式的讲解,无需过度的口号式宣讲,用平实的口吻讲述事迹,这本身就足以达到触碰人心的力量。沂蒙母亲的事迹不需要华丽辞藻的包装,其事迹本身就足以让闻者落泪。用平实的语言将事迹讲出来,用红色故事的本身魅力就拥有足以触碰人内心的深刻力量。
二是言之有物,用生动的事物激发内心的情怀。八角楼的楼梯与大井的“读书石”也是极好的教育之地。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大部分时间是在八角楼里度过的,这里也是他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的地方。大井的一处客家房屋,门口有一块大石头,当年毛泽东时常坐在石头上看书。1960年,井冈山人民修复这栋毛泽东旧居时,特别给予这块石头加以保护,并称之为“读书石”。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八角楼楼梯窄小、低暗,以毛泽东的身高,难以想象他每天是如何上楼下楼。美其名曰“读书石”不过是一块大石头,从当时的条件不难猜出,房间里的光线不足才会出来读书。当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时,对这些故居、遗址加以合理化引导,以生动的实物加以佐证,通过了解当时的史料,如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所表达的乐观主义精神,可以激发内心的反思与情怀。
三是言之有感,用互动的体验促进内心的情感升华。体验式教育以“挑粮小道”最为典型。这种参与式的体验,让人能够身体力行地感受历史中的“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小学语文教材中《朱德的扁担》至今仍让80后的一代人记忆深刻。假如能在挑粮小道上学习这篇课文,或许感触更加深刻。挑粮小道,这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上不断创造奇迹的缩影,互动的体验会激励青年一代再接再厉,创造下一个的奇迹。
红色文化的“力量之魂”体现在面对各类社会思潮中能够有力发声,面对转型社会中需要克服表达危机,在娱乐化时代要维护革命历史的尊严。首先,红色文化所倡导的奋斗精神、乐观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勤俭节约精神等在新时代并不过时,能够成为抵抗消费主义的有力武器。当然,在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时,要时刻理解弹性原则,既要把握红色文化自身的特点,又要遵循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规律,提供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内容、方法、途径、情境和载体,使得红色文化成为青年一代面对生活困境、学业困难、事业迷茫的有力精神武器以及智力支持。在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教育过程中,要十分注重接地气,挖掘鲜活事实和生动案例,设法展现人性最朴实却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内容,注意避免刻板印象,要透过现象回到历史的本质当中,使人们产生感同身受的共情体验。再次,发挥红色文化的“力量之魂”作用还应体现在对革命历史的严肃与尊严的维护。红色文化认同不仅是简单的意识形态观念问题,更多是涉及中华民族国民精神与人格问题。面对远离了红色文化核心背景的青年群体,确实容易出现难以理解当时当地的情景以及情感上不肯接纳的问题。另外,还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思考红色文化和当代结合。除了身临其境地参观革命圣地的形式,还应与培养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相结合。完成学术培养锻炼,使学生通过口述史料整理、参与式观察,更容易地获得知识和获得情感升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之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及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它的提出,顺应时代发展的背景、符合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社会发展规律和当前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宏大的时代课题和时代使命。如何在新时代这一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不可摧、牢不可破,是值得思考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选择从何种角度切入并尝试回答这一问题,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从他的历次讲话中我们可以探寻到可能的路径和答案。2019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教育作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12],以红色文化为三重构成的文化自信,发挥以文化育人的作用,是铸牢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选择从红色文化路径尝试回答铸牢当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文化对民族国家的重要影响,文化对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证的分析了解当代青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借用田野调查法掌握青年的思想特点。通过文化角度,试图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文章探讨从红色文化“信念之根”“道路之源”“力量之魂”如何发挥文化的力量,一是把握“时”的特点,掌握主导权。在给予大学生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树立时,应及时主动发声,努力做到面对学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主流声音中;二是把握“度”的原则,提升匹配度。对教育的内容、选择的信息、使用的素材进行深度分析,在想让学生接受和学生想接受之间找到结合点、平衡点和切入点,推动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工作向精准化、精细化转变;三是把握“效”的目标,增强实效性。搭建自下而上的思想动态反馈平台和由上而下的问题解决平台,做到“学生有所呼,教师有所应;学生有所求,教师有所为”,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细、落小、落实,实现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和永续发展。
[注 释]
①一是N学校的调研,分别是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和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二是来自外校、外省市的调研,自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笔者利用每月的某一天时间赴首都的各大高校进行调研,其中2018年3月、5月、8月,笔者分别赴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江西井冈山等红色基地进行调研,三处调研时长分别为2天、5天和7天。
②调研学生语引用。
③摘自笔者2019年2月12日的调研记录。
④摘自笔者2018年4月2日的调研笔记。
⑤摘自2018年3月份调研笔记。
⑥2018年4月19日,厦门大学研究生田某良以“洁洁良”的网名在新浪微博上公开发表辱华言论,并在回应其他网友的评论中使用“支国人”“粉红豚”“蛀虫”等侮辱性词汇,产生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田某良所在的学院对其做出了留党籍察看、留校察看的处分,而后又因学术不端行为,厦门大学于2018年9月1日中止了其博士培养,并同意其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