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沛然 马英改 金佳欣
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2021年《经济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疫情形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实体经济遭遇寒潮、线上交易的崛起导致岗位结构、用工需求发生一系列改变,新领域、新业态就业需求增多。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同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当前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主要原因包括去年待业的毕业生累积、失业存量尚有待解决、国内大学毕业生仍然每年递增、国外留学生大量回国就业等。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74万人,2021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史称“最难就业季”。突发的疫情使社会经济下滑造成了更大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系数明显加大,就业局面也越来越严峻。
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看法是其在择业问题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它是大学生对择业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的体现,与其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部分大学生刚毕业就过分追求高名利、高收入的物质生活享受,但因自身能力不足,以至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处境,导致就业“难上加难”。另外,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念发生了转变,已经从“要找到一个饭碗”转变成“要找到一个金饭碗”。简单说,许多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不着急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和学生本人对工作期望值高。一时之间无合适工作,更多的家长宁愿选择让孩子继续深造或继续参加招聘考试。随着经济发展、择业实际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进行了解,发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1]。
随机选取河北省在校大学生。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出于安全和节约成本考虑,本次调研方式利用“问卷星”平台,采取线上发放、填写、收集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依据研究的计划和目的,团队在本次调查前查阅了大量与大学生择业观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从而设计出了一份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实际有效回收问卷437份,有效回收率达97%。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当代在校大学生,有效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大一年级195人、大二年级75人、大三年级88人、大四年级75人,共计437人。其中男生151人,女生286人。
1.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情况
对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仅有26.09%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做过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73.91%的大学生没有做过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名学生,在大学期间做一份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确定职业方向。
大学是做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训练,有助于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大学期间学习、实践的盲目性。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大学生对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有所掌握,并便于在日后有针对性地行动,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最重要的是职业生涯规划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努力。
2.大学生期望毕业后的去向
有的学者对大学生期望毕业后的去向进行了调查,相关数据表明,56.29%的同学选择通过考研继续深造,推迟择业;16.25%的学生选择进入中小企业,认为中小企业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发展;9.15%的学生有考公务员的意向,愿意到基层工作;8.47%的学生毕业后想出国,但由于疫情影响做了其他准备;7.09%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向,希望在校期间能做早期准备,为毕业后打下基础;2.75%的学生有征兵入伍的意向,一方面是想报效祖国,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入伍的待遇优厚。
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想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择业上存在不自信、焦虑、逃避等不健康的心理,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择业问题缺乏充足的心理准备。
3.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关注度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7.89%的学生认为暂时没有必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政策给予关注,一方面认为还不到找工作的时候,另一方面认为无论就业形势如何变化,自己也坚持之前的选择,仅有34.55%的学生认为应对就业形势给予关注。
关注就业形势有利于大学生为择业做出预判,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双减政策”的影响,都会导致劳动力供需结构的变化。如果没有关注就业形势和政策而择业,很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4.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322名学生认为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以后能够有晋升空间;有301名学生认为工作稳定比较重要,希望以后的工作、生活可以安稳;有288名学生考虑兴趣因素,认为找到一份符合自身兴趣爱好的工作,才能够有长期的发展;有238名的学生认为专业对口很重要,在工作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还有少部分学生会考虑工作地、父母意愿、工资待遇等因素(见图1)。
图1 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统计情况/名
5.大学生认为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
对大学生认为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2.79%的学生认为在找工作时的核心竞争力是自身能力,自身能力强能够提高被录用的几率;有40.5%的学生认为学历是找工作的核心竞争力,高学历更具有优势;有10.53%的学生认为较多的工作、实习经验是重要的;还有6.18%的学生认为家庭背景比较重要,在找工作时可以利用家庭人际关系。
6.大学生认为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本研究以大学生对疫情的看法为基础,分析了其对就业的影响(见图2)。
图2 大学生认为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名
调查中,有263名学生认为疫情后需要在家准备考试、面试,影响效率;198名学生认为疫情影响大家正常出门,无法出门找工作,只能通过网络,不够直观;167名学生认为部分单位受疫情影响减少了招聘岗位和人数,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49名学生认为自己不能适应线上招聘方式,招聘效果可能受到设备、网络的影响;140名学生认为疫情导致很多考试的时间推迟,打乱了原本的就业计划;48名学生认为疫情对就业没有影响[2]。
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无法正确地对自我进行定位,好高骛远。随着近些年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研究生逐年增长,本科生已经不再具有“精英”光环,从而使得择业问题困难重重。并且,有些学生认为既然无法找到满足预期要求的工作就不着急就业,选择在家学习,准备第二年的研究生考试或者公务员等考试,这也导致了有很多学生存在“慢就业”心理。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从众心理,缺少自己的想法,主要表现为就业目标不明确、人云亦云,容易受他人影响。很多大学生在校时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的优势劣势不了解,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和认识。择业观太过盲目,缺乏自主意识,会使得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错失良机、埋没能力。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理想功利化心理,缺乏服务意识,不愿意到基层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出于利益的权衡考虑,宁可在大城市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地争抢一个岗位,也不愿意到农村、到基层、到西部去施展才能,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甚至国家发展。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当前疫情社会的相关政策更是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因此,社会方面要制定相关政策,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1.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受经济利益驱动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意识影响,在就业方面,许多大学生追求眼前利益,追求高工资,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期望往往很高,不切实际的现象严重。要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鼓励毕业生积极就业。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科学规划未来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有明确的目标,避免盲目择业。
2.社会安排相关渠道或途径为大学生解除疑惑,调整心态。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对社会是比较陌生的,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并且大学生在大学中接受的教育可能存在不全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制定相关政策,安排相关途径,为毕业大学生解除疑惑。
1.提升学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重视程度。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对学生是否可以形成健康的择业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是学生开始尝试面对社会的开始,同时也是为以后择业做准备的开始,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是否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于其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有很重要的作用。许多学校将这门课程划分为考察课,即没有设置期末考试,不存在挂科问题,所以学生的重视程度较低,由此可见学校应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2.学校应结合当前社会市场的需求及时更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内容,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应做到与时俱进、丰富多样,并且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期间。
3.学校应增加对大学生择业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正确地评估自己,帮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毕业来临之际能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参加择业竞争。
1.要系统地梳理所学知识,对大学所学的知识了然于心。大学生应不断充实自己,机会向来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不断地积累、锻炼自己,才能在择业时从容应对。
2.要找准“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规划。大学生对未来充满迷茫,一方面是由于对就业政策及形势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是许多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在择业时,不妨以低姿态进入工作,眼高手低的高姿态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很难实现就业。
3.要做好个人资料的准备,包括个人简历、求职信、证书等材料。个人资料不仅要体现知识才干,更要体现能力素质,应在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准备,这是一个需要慢慢积累的过程。
4.要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不能妄自菲薄。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寻求帮助,勇敢面对问题。
5.全面、准确地了解市场,搜集信息。可以从校园招聘会、就业市场、招聘广告、公司官网以及亲朋好友处获得,获得信息后要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要全面了解公司现状以及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