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喜平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展开的教学活动应充分适应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思维,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知识基础,从数学知识的缓存、利用向数学知识的再造过渡,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运用与创新.这就須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及方法,有效实现教学突破与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知识缓存;知识再造
小学阶段的学生要想建立数学思维,就须要教师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既让学生有数学知识的获得感,也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学生的知识再造是一种融会贯通、自我创新、自行“造血”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打好数学知识缓存的基础,并培养学生的知识再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认识、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的关键期,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影响着学生对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基于不同学业阶段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理念、方式及手段,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创造更多的形式,形成更高的趣味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但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主体性的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创新、知识缓存与再造的内化,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教师灌输性教学情况依旧存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难以高效展开,这就造成了在实际教学中依旧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将理论上的引导式教学又转变为灌输性教学.这种单纯地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在知识理解上或许也形成了刻板印象,更难谈在知识缓存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知识再造.
二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的知识较少,刻板教学与教材教学较重.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难以形成内化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将数学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言论、借助生活化的例子、生动形象的描述等方式,形成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记忆,更好地达到知识缓存效果.但在当前教学中,以教材为主的教学与以经验为主的教学依旧占据主要部分,如高年级的教师在低年级授课时,难以转变自身角色,依旧以高年级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进行授课,缺少了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知识的缓存与再造.
三是数学知识的教授中,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知识内化与再造的重视性不高.数学知识不仅是用来解决数学问题,在生活中,也常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以简单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与记忆是一种知识缓存过程,在知识缓存后,能够有效地将数学知识重新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称为数学知识的运用,同时,如能够在原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数学知识的重组、创造,可称为数学知识的再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传递一种数学思维,即数学知识的掌握、缓存、运用及再造思维.但在当前教学中,受到教学进度、学生学习进度及效果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教师多难以将教学的重点有效分配,为达到基础的教学效果,教师更多选择单一的知识传授,对于学生知识内化与再造的重视性还不够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缓存措施
知识缓存是一个将所学的知识在个体知识结构框架中存放并记录的过程.例如在三角形相关的知识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归为三角形这一知识框架中,并将不同的三角形进行不同情况的分类,此可称为数学知识的缓存过程.在这种知识缓存中,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数学知识,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数学逻辑的建立与数学知识的再造具有重要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知识缓存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
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课堂主体性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措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例如在教学展开前,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前作业,由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并根据课程知识内容与理解展开小组讨论,对课程知识进行预先学习与剖析,这样就能够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内容一无所知的情况,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且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预习模式能够形成学生对该数学知识理论、要点及内容的记忆,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准确的理解,更能够有效缓存知识,加深记忆.发挥学生主体性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数学问题的解答,还是数学问题的剖析,都应该给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机会,由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提高知识缓存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景
数学教学中,数学理论的讲解往往容易被忽视,这是由于理论讲解确实较为枯燥,因此需要教师具备“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将数学理论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而最常应用的方式便是在数学知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情景与案例,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中参与学习,也能够更准确地向学生传达数学知识的含义及应用方式.例如在“元、角、分”的授课中,教师若以生活化的超市购物方式或教学课堂场景模拟方式等展开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接受,也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同时,数学教学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例如公园中花坛的周长、草坪的面积等,都能够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解答,在这种生活情景的教学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缓存与应用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知识缓存到知识再造策略
小学数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要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结合与创造能力.数学的知识缓存到知识再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的数学知识后,会奠定良好的数学思维,而知识再造是以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会简单的“1+1=2”的基础上,能够结合“2<3”得出“1+1<3”这一结论,这就是知识再造.因此在小学数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知识再造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将知识吸收后存储起来,或单一、模板化地应用数学知识.
(一)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中,不同年级的数学知识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低年级的数学知识为高年级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能够做好数学知识的缓存,并在适宜的学习阶段进行数学知识的应用,这对于知识再造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与回顾,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认识,加深记忆,并能够在不同的阶段,善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知识框架与结构的建立中,教师可以结合流程图的方式,构建起数学知识流程图,这既能够便于学生学习与记忆,也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提取所需的知识内容.在知识梳理与回顾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对各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对存在缺漏的模块,要及时给予补充,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二)教学问题的引导与提出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了解数学问题所需的数学知识,多角度解决同一数学问题,对于学生知识再造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在数学知识再造中,首先应构建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完整框架与结构认识,其次需要将这种数学知识框架、逻辑知识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难易程度,提出不同程度的数学问题,由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与探究,这种在完整知识框架条件下的主动探究,对于学生的知识再造起到重要作用.如在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中计算图形的面积,题目中并不会告知学生要分割图形进行分步计算,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所学的相关知识中进行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数学知识分割、分解不规则图形,完成图形的分解与面积的加和.这种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新的认识与理解.
(三)数学思维的结合与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再造能力,就要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形成多层次的数学问题解决视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思维的结合与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再造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常用到数形结合思维,将数与形的结合应用于数学问题中,能够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再造能力.如“小董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行走100米,花30分钟能够达到,如果小董在走到一半的时候回家拿书包,那么需要花多少分钟才能达到学校?”该例题题目较长,理解较为不易,而如果以数形结合方式,将学校到家的距离以线段表示,在线段两端标注地点,线段中点标注“返程”条件,就可以把题目形象化地表示出来.这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再造能力.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缓存是一个知识吸收、掌握与内化的过程,而将缓存于个体知识框架中的知识取出,應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中,常常需要进行知识的再造.所以数学知识再造其实也是一个知识再利用的过程,只是在该过程中,学生应学会的是从自己的数学知识库、逻辑框架中确定所需的知识内容,并加以整合应用,而教师则需要提供这样一个教学环境及契机,以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与结构、教学问题的引导与提出、数学思维的结合与应用,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再造的思维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飞.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2(34):189.
[2]吴福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1):136-137.
[3]刘纲.渗透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韩京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5]周忠琴.“数学—生活”双向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6]张宗艳.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