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鸣, 吴焕忠
(1.广东双木林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清远 511515; 2.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广州 510520)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被列为世界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对象,可引起松树患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松树一旦感染此病,40 d即可死亡,成片松林则会在3~5 a内毁灭,被称为松树的“癌症”[1-2]。1982年,松材线虫病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首次被发现,目前已经蔓延至全国18个省的588个县级行政区,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上百亿元[3]。松材线虫从入侵、定居、适应到蔓延、扩散和危害,是一个多点、多次、长期、复杂的生态过程,其主要是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又称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自然扩散,通过疫木运输等人为因素造成远距离、跳跃式扩散,因此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突发性、长期性,其防控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4]。2015年,阳山县在开展全县范围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过程中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的染病植株,2019年1月阳山县被列为松材线虫病新发生县级行政区[5]。根据阳山县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资料显示,阳山县发现7个乡镇有松材线虫病分布和发生。2020年下半年以来,阳山县县城周边林地内发现大量枯死松树,为掌握和了解疫情动态变化,开展了相关调查,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为确保区域内森林资源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南岭山脉南麓、连江中游, 112°22′01″—113°01′06″E, 23°58′47″—24°55′52″N之间。县境东接乳源县、英德市,南连清新、广宁县,西界怀集、连南县,北与连州及湖南省的宜章县接壤。全县总面积3 418 km2,辖12个镇1个瑶族乡,总人口57.56万人,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春、秋短而夏日长,雨热同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阳山县是林业大县,拥有广东松和古树资源,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生态屏障,毗邻石门台国家森林公园、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统计,阳山县有林业用地面积269 614 hm2,森林总面积240 296.02 hm2, 其中乔木林面积128 892.63 hm2;森林覆盖率72.13%,林木绿化率75.51%;活立木总蓄积为754.4万m3,其中森林蓄积753.7万m3。阳山县有马尾松纯林25226.94 hm2、湿地松纯林6 804.89 hm2、针叶混交林7 337.01 hm2和针阔混交林14 084.06 hm2;分别占乔木林面积的19.57%,5.28%,5.69%和10.93%。目前松树仍然是阳山县的当家树种。
1)以阳山县城阳城镇为中心半径5 km内的林地,涉及阳城镇现辖26个行政村(社区)中的12个村。对小班内的枯死松树株数、优势树种进行判读。
2)除县城阳城镇外,县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等各主要交通道路沿线两侧约500 m的林地作为调查范围, 涉及阳山县下辖12镇(不含阳城镇)。主要是调查公路沿线松树枯死树数量、位置,以及小班内优势树种和发生程度等。
调查方法采用无人机航拍结合人工踏查。
1)无人机航拍方法。一是利用航迹成图技术,规划全覆盖性航线,GPS等距摄取正射影像并拼接成全景航片图,最终获得全景航片图与小班矢量界线的叠加信息,以航片判读为主;二是采用定点航拍技术,在有松树枯死发生的小班,针对枯死松树发生处进行GPS定位正射、斜射拍摄,获取定点及周边全景信息,然后再进行现场判读,最终以现场判读为主。
2)人工踏查。主要交通沿线大约500 m目视范围内,裸眼或辅助望远镜对枯死松树发生处进行现场判读。
调查涉及阳城镇下辖12个村(社区),各村均发现有枯死松树。以小班数量计,调查小班723个,发现有枯死松树的小班369个,占比51%;以林地面积计,调查面积5 262.85 hm2,发现有枯死松树的小班面积3 676.25 hm2,占比69.9%;调查判定枯死株数16 500株,单位面积枯死松树株数为4.49株/hm2。
涉及阳山县下辖12镇(不含阳城镇),其中8个镇发现有枯死松树。岭背镇发现数量最多,为53处/万hm2,其余各镇大多在(6~43)处/万hm2。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疫情呈多发态势。
原有资料显示,全县有7个乡镇发现有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枯死松树小班90个,发生枯死松树面积561.52 hm2,枯死株数9 056株。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全县有9个乡镇发现松树枯死情况,发生枯死松树的小班369个,小班面积3 676.25 hm2,发现枯死松树16 500株,表明松材线虫病疫情有快速扩散蔓延的风险,防控形势严峻。
调查区域内有马尾松纯林面积3 273.75 hm2、湿地松纯林面积11.29 hm2、针叶混交林面积21.60 hm2和针阔混交林面积312.97 hm2;发生枯死松树的面积分别为2 497.62,0,7.8 hm2和273.67 hm2;各林分发生枯死松树面积占比分别为77.14%,0,36.14%和87.44%。马尾松纯林发生枯死松树占比最大,发生情况最严重,湿地松林内尚未发现枯死树。
1)疫木除治。按照“及时、就地、彻底”的原则,将监测中发现的松材线虫病病死树(含病死、枯死、濒死松树,下同)在1个月内进行除害处理,伐倒的病死树主干及枝桠24 h内除害处理完毕[6]。伐倒的病死树主干及直径1 cm以上的枝桠除害处理方法主要是粉碎(削片)、烧毁、套袋消杀或钢丝网罩(钢丝直径≥0.12 mm,网目数≥20目,网罩要锁边)处理。套袋消杀药剂采用56%的磷化铝片剂,消杀袋采用聚乙烯、聚丙烯等桶形消杀袋或长方体形消杀袋[7]。
2)诱捕器诱杀防治。在松材线虫病发生的林分中心区域,且媒介昆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松林,于松墨天牛羽化前1~5 d设置诱捕器。诱捕器采用ZM-60型诱捕器,引诱剂采用APF-I普通型高效诱剂诱芯[8],按每2 hm2一套、每套之间距离约150 m的标准设置,尽量设置在林中相对开阔且通风较好的区域,垂直悬挂,下端距地面1.5 m左右,并按时更换诱芯(最好选取有效期长为1个月的诱芯),定期收集和处理松墨天牛。
3)立式诱木引诱防治。诱木设置在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小班的中心区域,严禁在没有粉碎(削片)或者烧毁处理条件的区域使用。在松墨天牛羽化前2个月,选取发生区内林间衰弱松树设为诱木,在诱木胸径部环剥10 cm宽、深至木质部的环剥带,每0.667 hm2设置1株,并对每株诱木进行编号和使用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在松墨天牛即将羽化时,将诱木逐一伐除后全部进行粉碎(削片)或者烧毁处理。
1)疫区和疫木管理。加强疫区封锁,依法加大对疫区擅自采伐松木、偷砍盗伐疫木、擅自将松木运出疫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从除治、运输、加工、使用等环节加强疫木管理,严防松材线虫病的人为传播。
2)营林措施防控。根据“松林、病虫害、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松林植物群落结构改造[9],逐步淘汰易感病树种,提高林分自身抗病能力;对针阔混交林进行改造或择伐,在林间空地补植乡土阔叶树种,优化树种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森林健康发展。
3)无公害综合防控。大力提倡和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完善无公害综合防控体系,以营林技术为基础,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其它措施为辅助,构建成熟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推动无公害防治融入到森林经营的全过程中,构建防治长效机制,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的高效控制,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1)提高公众参与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和防治检疫的重要性,通过会议、培训、印发资料和科技下乡等活动,普及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增强公众的防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力度,为依法防治、科学防治松材线虫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做好监测预报。在乡、村设立系统观察标准地和检测点,把监测防治信息体系建设延伸到山头地块,监测松材线虫病发生的时间、地点、面积、危害程度,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动态状况,为及时发现、及早除治松材线虫病提供可靠数据。
3)加强科技攻关。在加强常规监测预报的同时,积极探索测报新技术,采用科学监测方法,应用快速检测监测仪器,对松材线虫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预报。加强科技攻关,不断研究松材线虫病发生、蔓延的规律,探索松材线虫病防治新途径、新方法,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
采用无人机航拍结合人工踏查的方法,可以有效掌握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的动态状况。通过对阳山县枯死松树进行调查,分析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发现阳山县松材线虫病疫情呈多发态势,有快速扩散蔓延的风险,防控形势严峻。需采取应急除治与持续控制相结合的理念,并加强疫区封锁、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快松林改造进程,合理配置乡土阔叶树种,培育混交林,恢复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10],同时加大宣传和监测力度,构建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形成综合防控长效机制,实现避灾、御灾、防灾、减灾目标,推动林业高质量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