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柳州市委组织部(基层组织建设部)
随着共青团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柳州共青团坚持抓好团的基层建设、推动团的组织力不断提升,在开展全市共青团基层建设整顿攻坚行动的基础上实施“基层团建深化年”方案,全面助推基层团组织活力加倍。
以“新”助“兴”,统筹村(社区)团组织换届。以全市村(社区)团组织集中换届为契机,全面提升农村领域团组织的战斗力。经过科学规划、协调推进、深入指导,全市1225个村(社区)团组织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一大批青年“领头雁”、致富带头人、志愿者等新鲜血液注入到基层团组织中,新当选的村(社区)团组织书记在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时将100%进入“两委”班子,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以“控”促“稳”,严抓学校领域团建基本盘。从新发展团员编号分配开始,严控新发展团员规模,做到科学分配、规范指导、从严把控。每年坚持针对学校领域开展“一次全覆盖培训辅导、一次新入学团员档案核查、一次团建工作实地检查”的“三个一”行动,年内完成1万名新团员的发展,开展线上线下专题辅导和督导40余场次,覆盖全市大中专职技校及初中学校超过100所,覆盖团员团干超过1000人次。
以“点”带“面”,扩大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通过制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指引》规范化推进非公领域的团建覆盖,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12条参考路径,加强与市委组织部的沟通,实现星级党组织名单信息共享,依托党建带团建、行业协会、行政部门、团属社团等资源推进非公团建覆盖,全年新建42家非公企业团组织,累计推进113家非公企业建立团组织,打造3家市级非公团建示范点。召开快递行业团建工作座谈会,开展“快递从业青年服务月”活动,举办心理健康咨询讲座、交通安全培训等关爱活动,服务快递从业青年近600余名。
以“训”保“顺”,管好用活“智慧团建”系统。制定下发《柳州共青团“智慧团建”系统管理办法(试行)》,将系统管理制度化、日常化,针对系统数据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反馈,通过组建全市“智慧团建”系统操作答疑微信群、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实地督导指导、后进单位约谈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全市各级团组织的系统管理水平,确保全市9000余个团组织和12万余名团员团干的信息管理及组织转接完整顺畅,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开展团支部评星定级工作,全市4531个团支部完成定级,定级率基本实现100%。
党建带团建,确保“推优入党”落地见效。制定印发《柳州共青团“双推优”工作指南(试行)》,对推优的具体要求和程序作进一步明确。保持与党委组织部门的沟通,将“双推优”工作纳入党的专项绩效考核指标,同时,将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带团建”工作列入2020年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轮随机督导中。
上下联动,建立“一专一站两联”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加强柳州共青团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及其委员会成员作用发挥工作的实施方案》《共青团柳州市二十届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成立5个专门委员会,明确人员组成、经费来源、工作要求,年内专委会通过学习调研形成了10篇调研报告,为全市共青团相关领域工作提供参考;全市11个团代表联络站挂牌成立,1100名团代表共联系超过1.1万名团员青年,获得了团员青年的一致认可。
重点推进,助力“青年之家”活力提升。全市共有“青年之家”实体平台88家,2020年以来,各平台坚持常态化开展服务青年活动累计超过1000场,覆盖人数超过10万人次,打造了“四点半课堂”等品牌活动。团市委通过编制《青年之家云平台操作手册》和《柳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广西青空间”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有效规范全市各“青年之家”开展线上线下建设,实现全市所有3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建全覆盖,其中500人以上规模的安置点也全部实现实体阵地建设的全覆盖,并逐步建立“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的工作模式,平台功能不断得到拓展。
当好“协管员”,规范团干部管理。做好團干部选配工作,落实团干部协管工作责任,2020年以来,共收到涉及45名团市委直管团组织书记、副书记人选的请示或征求意见函,批复率100%。坚持团市委书记班子成员与新任团干部谈话制度,实现对直管团组织新任职书记谈话覆盖100%。保持与县区党委组织部门的常态化联系,不定期沟通县区团委书记班子配备情况,确保县区团干部配备率达到90%以上。对直管团组织书记人选协管覆盖100%,与直管单位党组织形成常态化联系机制,对团组织书记的配备人选重点把关政治身份标准,100%实现团组织书记的任命有同级党组织的意见。
当好“培训员”,提升团干部能力。深化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团干部政治素质。坚持推进将团干部教育纳入全市干部教育体系中,在每年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年轻干部培训班中均有一定数量的优秀团干参加。制定团市委本级年度培训计划,全年开展团干部培训不少于10期,培训基层团干部不少于600人次;争取上级团组织和同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每年整合资源下拨各县区“青春引擎”农村团干部培训经费近30万元,培训覆盖基层团干部超过1000人次。依托市级团校资源,加强基础课程开发,建立课程资源库,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开发一批特色教材。
当好“裁判员”,抓好团干部考核。结合全年重点工作,制定印发《柳州市基层团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基层团组织考核体系,明确各基层团组织年度团建工作方向。坚持开展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工作,结合每年市级全委(扩大)会开展直管团委书记述职评议工作,将评议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中,年度评价结果抄送团委书记所在单位党组织,倒逼团的建设责任制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