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迁移策略探析

2021-03-28 02:40黄妙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9期
关键词:迁移新课程分析

黄妙芳

【摘要】知识“迁移”体现了数学的内在联系,给予了学生自学的平台。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迁移规律的有效使用,不仅遵从了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迁移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本身的数学素质,灵活运用迁移策略,彰显高效课堂本质。

【关键词】新课程;迁移;策略;分析

一、利用知识的迁移,促学生高效学习

迁移指的是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关的教学标准中指出:“数学相关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现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之上的。”积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迁移的相关规律,学生能够利用本身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对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有较好的熟悉与掌握,同时根据所学知识的需要,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并将相关知识进行串起来,整理其之间的联系,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水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艺术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注重的方面。在导入课题时运用复习迁移,认知矛盾能够轻易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问题的本质在对比中能够显而易见,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很好的激发,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并能够鲜明地感受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达成高效的目的。

如,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是这样进行复习迁移的:

在教学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做一些整数乘法的计算,然后把例题中的小数转化成整数,因为相关的整数乘法的计算规律已经被学生有效掌握,而本课只是多了小数点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就不难找出小数乘小数的规律了。同样,在教学小数除法时,也先让学生做一些整数除法的计算,把例题中的小数转化成整数,接着放手让学生自已去发现、归纳总结小数除法的规律。这样让学生体会了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二、利用方法的迁移,促学生高效学习

不同知识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正是决定迁移的主要因素,往往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相似之处越多,就越能够导致正向迁移的发生。在实际新课教学中,能够探究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且能够得以充分利用,创造出一个迁移的环境,转变思维,就能够得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关联,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与探究新知识的能力,进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本质。

譬如,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有关《圆的面积》的教学内容。

在硬纸上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并将其剪开,把得到的近似等腰三角形纸片进行拼凑,你能在拼凑过程中发现什么现象?将圆等分份数越多,所能够拼凑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件观察所拼长方形与圆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问: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你认为圆的面积该怎样计算?配合多媒体课件动态的闪烁,引对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宽相当于圆周长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S=πr2。

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挖掘新知识在旧知识上的落脚点,能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整合起来。无论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是圆的面积都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和知识迁移规律,把平行四边形和圆形转化成学生已掌握的长方形的面积来进行推导。通过这样的推导,学生记忆深刻,更容易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得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能够让学生从内心处感受到知识的新奇与力量,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

三、利用迁移的实际应用,促学生高效学习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实际数学教学方法脱离了实际是造成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厌烦的原因之一。”数学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往往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事物。如今教材的编排就很重视将一些生活中的直观形象思维进行知识迁移,使得数学知识能够被凸显出来。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相关学习就是通过引入一个常见的生活例子: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则每一份是该蛋糕的二分之一,可以写作为。还可以将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则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可以写作为。指导学生进一步将长方形纸张对折两次,结果就将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则每份是这张纸的(   )分之一,可以写作为几分之几。这样利用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的直观形象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几分之一。

通常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教学的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培养学生日常的思考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水平。

四、利用知识的再迁移,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知识的学习不仅注重教学环节,课堂之后的练习测试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學生可以通过双环节的学习与练习,熟悉掌握知识点,开发思维,启迪思考,发展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进行适度的引申,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掌握得更全面,能够在数学的学习中得到发展,学有所成。

譬如,在完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学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基础练习,且再结合学生情况设计深层次的问题,启发其思考:

(拓展练习)

下面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请学生们思考: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一定等底等高吗?

又例如,在完成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基础练习,再结合学生情况设计深层次的问题,启发其思考:一个分数的分母是6,当分母增加12后,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      )。

经过相对系统的教学与练习,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有相对比较系统的掌握,而且还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树立数学意识,将知识不断地迁移,达到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体现数学课堂的真正作用。教学活动中相关习题的练习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能够有效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在教学课堂中应该注重相关知识点练习的锻炼,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此外,必须注重在迁移过程中相关知识点的引申程度,为学生能够较好的接受以及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基础。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亲自去完成相关知识点框架的构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扩散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迁移方法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的知识体系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迁移新课程分析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分析:是谁要过节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回头潮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