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应用童话情境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2021-03-28 12:10温玉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9期
关键词:童话文本情境

温玉梅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以及低年段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内需,传统的课堂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会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但是笔者从学校的实际课堂教学调研中,发现依然还存在一部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语文课堂就是讲好语文若干知识点”“重点词句按照标准答案理解”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丝毫感觉不到学习母语的乐趣,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无法体现。这样的教学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没有乐趣。一、二年级的学生刚走进小学的校门,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新奇与期待。如果课堂死板沉闷又或者是不符合他们的年龄认知特点,就会令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对语文学习望而却步。

笔者结合地域的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特点提出,最有效的课堂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构建他们喜爱的教学模式。而童话无疑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文学体裁,在一、二年级的课堂创设童话情境教学,在课堂中以童话为主线,课堂上营造童话式教学情境与氛围,对学生在听、说、写、创作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以上实际需求,笔者在第一学段儿童构建童话情境教学模式与应用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基于童话元素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学段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到小学,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新奇与期待。在幼儿园阶段,课堂以幼儿的基础认知、生活技能为主,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游戏。但是小学的课堂却要依据课标,每节课目标明确,要完成一定的知识量,特别是语文课程,识字量很大,要求认识常用的汉子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还要学会组词、阅读的方法、完成五万字的阅读量、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以及学会把自己想说的话用几句话表达出来。这些都和幼儿园有很大的区别,学习任务也增大很多。面对这大量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唯一的落脚点就是课堂,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效率要高。如果课堂死板沉闷,会令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喜爱语文课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构建他们喜爱的教学模式,而童话则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文学体裁,课堂引入童话元素,创设童话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单韵母a、o、e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引入童话故事来展开:一天清晨,太阳公公才探出一点点头,勤劳的大公鸡就起来了,它一起来就“o、o、o”的打鸣了,小丽听见了,也走出来,张大嘴巴“a、a、a”地唱起了动听的歌谣,歌声引来了一只大白鹅,它浮在水面上静静地听着,不知不觉把头埋在背上睡着了。一个小故事就让课文的整个画面活起来了,还可以在复述、创编小故事中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利用故事,找出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大公鸡、小女孩、大白鹅,然后分别来演一演,在表演中学习字母的发音,四声的正确读音,观察字母的字形,规范学生的书写,就一个简单的故事,让学生轻松地记住了这个清晨的场景,记住了小女孩的歌声,记住了大公鸡的勤劳,记住了大白鹅的悠闲……字母的音、形、书写在不知不觉中就烙在了学生的心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等于激发了学生最大的学习潜能。

二、基于文本内容整合,打开学生阅读思维的大门

部编版的教材内容丰富,有童话、有识字、有古诗词、有寓言故事等,面对这些不同的文体,怎样进行文本解读呢?又如何进行文本的整合呢?“人无体不立,教无体不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有一点“文体意识”,应该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样的解读与思考才能保证语文的文本个性和教学的灵活性。第一学段的文本文体丰富多样,有哲理小故事、童话故事、记叙文、散文、诗歌,等等,不同的文本题材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整合,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阅读方法,童话情境模式的构建就是以文本的内容为课堂童话故事的构建基础,结合文本的不同内容创作不同的童话故事引进课堂,学生在故事中进行文本学习。如,《树和喜鹊》一文,本来这篇文本就是一个童话故事,所以课堂教学的故事模式就是文本,结合树和喜鹊展开教学。教学创设两个故事场景,第一个场景抓住关键词“孤单”,因为只有一棵树、一只喜鹊,围绕树和喜鹊展开想象,理解孤单;第二个场景抓住关键词“快乐”,因为种了很多树,来了很多喜鹊,再次围绕树和喜鹊展开想象,理解快乐,并且找到快乐地源泉。通过这样的两个故事场景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又如,《黄山奇石》一文,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是作者在游黄山时的经历与见闻,以怪石为落脚点,描写了“猴子观海”“仙桃石”“仙人指路”等奇石。像這种文本,又如何构建童话情境模式?结合文本的学习需要:①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与有趣;②流利地朗读文本,会用自己的话描述黄山奇石;③用自己的话说说某处景物。如何把文本变得有趣易学呢?可以创设两个故事情境,第一个情境是小导游选拔赛,以小组形式进行文本阅读,读懂黄山奇石的奇与趣,然后小组展示,评比出最受欢迎导游小组,在这个小组学习中,无形中是让学生读懂文本,奇石奇在哪里?趣在哪里?小导游选拔就是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在选拔中通过互动,提升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第二个情境就是“最美游客”的评选,教师出示一些祖国名川大山的图片,让学生认知观察,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其实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模仿《黄山奇石》作者的优美语言来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最美游客”的评选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还教会学生表达要抓特点,要有层次,要用上优美的词句。两个故事情境的构建,使课堂更加轻松,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三、基于单元整合构建,夯实学生语文素养

部编版第一学段教材的编排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有“自然的秘密”“儿童生活”“传统节日”“童话故事”“集中识字”等,每一个不同的主题学习的要求就不一样,那么,在课堂模式构建时就可以基于单元主题为核心创造童话故事,整合单元教材进行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就是“集中识字”,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四篇识字材料组成,从语文要素看,既有量词的积累,又有动物、树木和农事的名称、特点的了解,同时,四篇识字材料都以韵文的方式出现,在以识字为重要目标的基础上,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四篇材料和第一单元的主题“自然的秘密”又有一定的联系,《场景歌》描写的是海边、山村、公园和少先队员活动的场景,《树之歌》描写的是不同的树种和它们不同的特点,《拍手歌》介绍的是动物的特点,《田家四季歌》写的则是不同季节的农事。结合这些内容,教师在童话情境课堂构建中可以延续第一单元的故事情节,结合识字的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如,教学量词时,可以跟着小蝌蚪走进池塘里,在不同的场景中认识量词;教学动物、树木名称时,可以跟着蒲公英妈妈到处飞翔,认识不同的树木;学习农事时,可创设跟着豌豆妈妈来到田里,和农民伯伯一起劳动,认识农事。教材是范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但是如果在教学中整合教材内容,利用童话故事情境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作,想象,在学习中以单元为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整体性,容易把零碎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记忆。在整个童话情境课堂学习中,教师的故事创作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给他们创作的素材和范例。因此,在童话情境课堂的学习的过程中也夯实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童话情境课堂的几个误区

研究表明,在童话情境课堂教学中有几个误区是要注意的。误区一:切忌故事情境离开文本,为了所谓的故事情境而生搬硬套故事情节。误区二:教学要紧紧围绕目标展开,不能为了故事情节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故事情境不是单纯地讲故事,而是在故事情境中引导学习,学会语文知识。误区三:创设故事情境不宜多,不能一个接一个情境呈现,变成喧宾夺主,故事情境只是学习的手段和策略,最后课堂的落脚点是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五、应用推广的意义

部编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儿童生活,更具童真与童趣,并且在教学目标和学习层次上更明确,这就对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无形中有了新的要求,一线教师就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新教材的步伐。童话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就结合部编教材内容进行编排,创设童话情境模式,切合第一学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课堂教学若不创新,仍以传统的模式与教法,学生将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构建童话情境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扭转学校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及低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借鉴前人已有的研究经验展开童话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总结出适合课堂教学的经验,为其区域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示例。

童话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主要的关注点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创设怎样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升语素养,这个过程必然促使师生共同成长。学生在童话情境教学模式中进行实践、想象、学习,提升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在童话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中进行新教材的研究,课堂模式构建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对新教材的认识,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潮.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文本解读及学习设计[M].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

[2]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猜你喜欢
童话文本情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