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

2021-03-28 10:02王平
新课程·上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核心素养

王平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培养什么样的公民,以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已显得十分重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理想信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载体,主要分析当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社会参与能力;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为基础,包含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四个领域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把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更关心学生取得多高成绩,而新时代的教育更注重学生是否具备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被放在教学首位。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社会参与主要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方面。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当代中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现状分析

面对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一方面当前部分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令人担忧:对社会的关注度不够,社会责任感不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缺少亲社会行为,社会参与能力较弱等,关注“小我”而缺少“大我”观念。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对社会参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较低,学生学到的知识大多仅停留在书本上,并未在生活中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不能融入生活,学以致用。该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呢?

二、课堂教学对社会参与能力培养的探索

1.明确教学方向——设定目标

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目标就是方向,教师的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是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的阐述,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前提。但是想要设置良好、有效的教学目标并不简单,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材,充分了解学生,使目标更具合理性。例如,在教学八年级《积极奉献社会》第二框《服务社会》时,確定目标:①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的意义,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懂得服务社会与青少年息息相关,需要青少年承担责任。教学中,纠正学生总是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大人的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想法。青少年可以做的事情可能比较有限,但不代表不需要去做。②能力目标:青少年能够主动养成参与社会服务的行为。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并影响其行为是目的。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贯穿整堂课的理念,始终强化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提高社会参与能力。三维目标的设立在教学中既要求重视社会责任感知识的延伸,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2.鼓励自主探究——创设情境

培养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能力,要让他们对国家有认同感。热爱祖国,坚持党的领导,认同自己的公民身份,才能有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维护国家利益。文化自信不仅关乎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还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未来。要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就需要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内心认同它。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介绍中华文化的视频片段创设情境,例如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文字的演变……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发展,从内心认可和接受它,以及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发展与自己的关系,在生活中该怎样延续文化血脉?学生融入其中,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意识到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每个人的责任,可以从我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课后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实践,开展小小讲解员的活动,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承担起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参与能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优秀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3.做到学以致用——融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从做中学”。在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教师需要让教学走出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充分体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学生生活出发,再回到学生的生活中。课堂一味追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多少分,是不可取的,应该注重他们在生活中成为什么样的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样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与之息息相关的材料教学,从而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承担责任,增强社会参与能力。

三、总结

社会参与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会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在生活中对学生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加以熏陶才能使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良好的能力。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核心素养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