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2021-03-28 16:13王鹤伊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饮心气心神

王鹤伊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k2科,沈阳 110032)

心悸是指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心悸发作时常伴胸闷、气短,甚则眩晕、喘促、心痛、晕厥等。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黄帝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有类似记载,如“心澹澹大动”“心下鼓”及“心怵惕”皆为心悸类似症状的描述。选用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提出了基本治则以及炙甘草汤等常用方剂。汉代以后,诸医家从心悸、惊悸等不同方面都有所发挥,并不断补充完善了心悸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分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现代医学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等、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1 心悸病因

本病的发生既有体质因素,亦有因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所致。其虚证者,多因气血阴阳亏虚,引起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实证者则常见痰浊、瘀血、水饮、邪毒,而致心脉不畅、心神不宁。

1.1 体虚劳倦 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耗伤心之气阴,或劳累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过劳伤脾,生化不足,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发为心悸。

1.2 七情所伤 平素心虚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不宁而心悸,或气阴暗耗,心神失养而心悸;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撼心神而发为惊悸。

1.3 感受外邪 正气内虚,感受温热邪毒,首先犯肺系之咽喉,邪毒侵袭于心,耗气伤阴,气血失和,心神失养,发为心悸。如春温、风温、暑湿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正如叶桂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或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

1.4 药食不当 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则为悸。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运呆滞,痰浊内生,心脉不畅,而发心悸。正如唐容川所云:“心中有痰者,痰入心中,阻其心气,是以跳动不安。”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及于心,引起心悸。如附子、乌头,或西药制剂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当用药过量或不当时,均能引发心动悸、脉结代一类证候。

2 心悸病机

心悸的病因虽有上述诸端,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火)、水饮、瘀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本病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宁,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本病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临床多见本虚标实证。心悸以虚为主,其病机转化主要与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程度有关。如心气虚可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心血虚可进一步发展为心阴虚,心阴虚日久致心肾阴虚,心阳虚日久可致肾阳虚等等;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又可致气血不足,气阴两虚阴阳俱损等。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饮、痰浊、瘀血内生,阻滞脉络,或郁而化热,扰乱心神等,都可因虚致实,形成虚实夹杂之证。至晚期五脏俱损,心阳暴脱,可出现厥脱、抽搐等危候,甚至死亡。

3 辩证论治

3.1 中药治疗

3.1.1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胸闷自汗,气短,少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稍惊即发,劳则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动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3.1.2 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秘,少寐多梦,健忘。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补血养心,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

3.1.3 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不宁,心烦失眠,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头晕目眩、耳鸣腰酸、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急躁易怒,舌红少津,少苔或苔无,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3.1.4 心阳不振 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3.1.5 水饮凌心 症状:心悸眩晕,胸脘痞满,渴不欲饮,恶心吐涎,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方药: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

3.1.6 心血瘀阻 症状:心悸不安,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或见居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桃仁红花煎加减。

3.1.7 痰火扰心 症状: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痰多,食少泛恶,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3.1.8 邪毒犯心 症状:发热,恶风,全身酸痛,神疲乏力,咽喉肿痛,咳嗽,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细数,或结代。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合生脉散加减。

3.2 针灸治疗

3.2.1 治法 益心宁神,镇惊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3.2.2 主穴 厥阴俞、膻中、内关、郄门、神门。

3.2.3 配穴 心胆虚怯加心俞、胆俞;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阴虚火旺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加三焦俞、水分;心脉瘀阻加心俞、膈俞;善惊加大陵;多汗加膏肓;烦热加劳宫;耳鸣加中渚、太溪;浮肿加水分、阴陵泉。

3.2.4 操作 毫针平补平泻法。

3.2.5 方义 心包经穴内关及郄穴郄门可调理心气,疏导气血。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定悸。心包之背俞厥阴俞配其募穴膻中,可调心气,宁心神,调理气机。诸穴配合以收宁神定悸之效。

3.3 其他治疗

3.3.1 穴位注射法 选穴内关、郄门、心俞,厥阴俞,用丹参注射液每次取上述穴位1~2个,每次注射0.3~0.5 mL,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3.2 耳针法 选交感、神门、心、脾、肝、胆、肾。用0.5~1寸毫针刺,用轻刺激,留针30 min,亦可用锨针理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4 预防调护

心悸每因情志内伤,恐惧而诱发,故患者应经常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劝导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避免情志为害,减少发病。尤其心虚胆怯、心火内动及痰火扰心等引起的心悸,应避免惊恐及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刺激。

注意寒暑变化,避免外邪侵袭。

饮食有节。平素饮食不宜过饱、过饥,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戒烟、酒、浓茶,宜低脂低盐饮食。心气阳虚者忌过食生冷,心气阴虚者忌辛辣炙煿,痰浊、瘀血者忌过食肥甘,水饮凌心者宜少食盐。

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轻证患者,可进行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应避免剧烈活动及强体力劳动。重症患者,平时心悸气短尤甚,伴面浮肿,脉结代,应卧床休息。

注意服药护理。治疗获效后亦应注意巩固治疗,可服人参等补气药,改善心气虚症状,增强抗病能力。病势缠绵者,应坚持长期治疗,症状缓解后亦应遵照医嘱服药以巩固疗效。同时积极治疗原发证,如胸痹、痰饮、肺胀、喘证、痹证等,对预防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及早发现变证、坏病的先兆症状,结合心电监护,积极准备并做好急救治疗。

猜你喜欢
水饮心气心神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肠鸣腹泻30年,竟是“水饮”作祟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之解析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必 要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