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源流考∗

2021-03-28 14:39姜德友许子健韩洁茹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7期
关键词:医家正气肛门

姜德友 许子健 韩洁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肛痈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急、慢性感染而形成脓肿[1],中医学对肛痈的认识由来已久,最早的相关记载可追溯到《黄帝内经》[2]中“赤施”一说。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大量针对肛痈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论述,包含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故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疗入手,梳理历代文献中肛痈的学术脉络,为当代中医诊治本病提供参考。

1 病 名

肛痈因其发生在肛周的不同部位,历代医家多以部位不同来命名,如“悬痈”“偷粪鼠”“坐马痈”“颧口疽”“跨马痈”“穿裆发”“上马痈”“下马痈”等[3]。明清医家对本病病名论述十分丰富,多称之为肛门痈。亦可分为以发病部位、病因病机分类命名,兹详述如下。

1.1 以发病部位分类命名

在古代文献中因肛痈所发的部位不同,历代医家对其阐述也不同。关于肛痈的记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书中《灵枢·痈疽》篇曰“发于尻,名曰锐疽……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指出本病之病情危重,但此时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肛痈病名。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曰“夫悬痈者……此穴在于谷道之前,阴器之后,又谓海底穴也”[4]。此处所论之“悬痈”即为肛痈,发病于海底穴,概源其部位在下处,深如海底。清代爱虚老人《古方汇精》中曰“突生肛痈肿痛,若离寸许,名偷粪鼠。若生于谷道前、阴囊后,名骑马痈”[5]。亦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将其分别称为“偷粪鼠”“骑马痈”等。清代许克昌及毕法《外科证治全书》中更详细地从发病部位角度系统地论述肛痈,如将发于臀部的痈疽称为“臀疽”或“坐板疮”,发于“中尾骨尖”处者称为“鹳口疽”,发于“尻骨前肛门后”者称为“涌泉疽”,发于“肛门两旁”者称为“脏毒”,发于“肛门内外”者为“痔疮”,发于“肛门前阴根后中间”者称为“偷粪鼠”,若“溃经走泄”则称为“海底漏”,发于“尻骨高骨略上”者称为“坐马痈”,发于“左臀下折纹中”者称为“下马痈”,发于“右臀下折纹中”者称为“上马痈”,若色白则称为“东瓜痈”等等,极大地丰富了该病病名的种类[6]。

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亦曰“七曰肛内痈,俗名盘肛痈”,指出此痈发于肛门口部位,因而命名为“盘肛痈”[7]。清代祁坤《外科大成》中将“生于尻前”者称为“涌泉疽”,并描述其症状为“肿发太阴,状如伏鼠”[8]。认为涌泉疽发于太阴经上,形态似伏鼠。另外,书中尚将发于穷骨穴处的痈疽称为“穿裆发”,穷骨穴即阴器之底部也。此外,书中尚将“生于臀,近肛门之右”者称为“上马痈”,将“生于臀,近肛门之左”者称为“下马痈”,亦将本病根据发病部位分别命名为“涌泉疽”“穿裆发”“上马痈”“下马痈”等等,不一而足。

1.2 以病因病机分类命名

因古代医家对于肛痈多以部位命名来进行论述,所以历代医家对于病因病机命名阐述较少。但肛痈的病因病机分类最早也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如《黄帝内经》中《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认为其原理是“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疽”[9]。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云“便毒,一名跨马痈。此奇经冲任为病,而痈见于厥阴经之分野。其经少血,又名血疝”[10]。此处所言及之“血疝”即为肛痈,又提出其别名“跨马痈”。《外科证治全书》云“悬痈多有由忍精提气而成,所谓欲泄不泄,化为脓血是也”,将本病称为“悬痈”,因为多得之于“忍精提气”而命名之。

“肛痈”一病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均对其有所阐述,但各个医家对其病名都有不同的见解,从最早《黄帝内经》中的“赤施”到后来的“悬痈”“偷粪鼠”“跨马痈”“海底穴”等等,不一而足,而使用最多的病名则为“肛痈”和“悬痈”。

2 病因病机

肛门为足太阳膀胱经所主,湿热易聚膀胱,故此处生痈,多由湿热下注,经络阻隔,瘀血凝滞,热盛肉腐成脓而发。但其中有虚实之别,实证多因过食醇酒厚味,湿浊不化而生,或由内痔,肛裂感染诱发;虚证多因肺、脾、肾亏虚,湿热乘虚下注而成;或因麻疹、伤害、痨病后体虚并发。《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其原理是“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疽”。笔者通过对古代医籍的整理研究,将本病病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现分述如下。

2.1 湿邪郁阻,经络阻滞

湿邪侵袭机体,若体虚不得从表宣泄,则留于体内,下注大肠,湿热蕴结,导致热郁血阻,血脉瘀结可成肛痈。明代《万病回春》中云“便毒,一名跨马痈。此奇经冲任为病,而痈见于厥阴经之分野。其经少血,又名血疝,或先有疳疮而发,或忽然起核疼痛而发,皆热郁血聚而成也”。同样说明热郁血阻也可形成肛痈。《杂病源流犀烛》中曰“七曰肛内痈,俗名盘肛痈,生肛门口,乃蕴积热毒于大肠之间,或多食煎煿毒物,或湿热流注日深,皆致此症”,认识到该病的发病因素是湿热毒邪侵犯机体。由此可见,湿邪郁阻之湿邪亦有寒湿及湿热之分。

2.2 阴液亏损,脏腑虚衰

上述湿邪虽为发病之外因,然尚有内因之存在,外因才可乘虚而入。《黄帝内经》中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脏腑气血阴阳虚弱为导致肛痈的内在因素。明代薛立斋《薛立斋医学全书》中曰“悬痈,谓疮生于玉根之后,谷道之前,属足三阴亏损之症。大抵此症原属阴虚,肝肾不足之人”[11]。较为明确地指出了肝肾亏虚是本病极其重要的发病原因。明代孙文胤《丹台玉案》中云“悬痈者,乃三阴亏损。湿热结聚而成”,亦明确指出其发病原因为“三阴亏损”,兼有湿热结聚于下[12]。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中曰“悬痈,此症皆由肾水不足,相火内烁庚金而致然也”,进一步明确本病之病因病机为肾阴亏损,相火内灼[13]。吴谦等所撰《医宗金鉴》亦宗前人所述云“会阴穴,初如莲子渐如桃,三阴亏损湿热郁,溃久成漏为疮劳……由三阴亏损,兼忧思气结,湿热壅滞而成”[14],明确阐述了肛痈之为病不外乎三阴亏损,忧思气结,湿邪壅滞而成。

2.3 房事不节,起居失常

起居失常主要指过劳或过逸,久坐或久立,机体失于调和,气血结聚于下而形成肛痈;而房事不节亦可耗伤心神气血,阴火内生或精气不泄,逼迫后阴,蕴结于下而成肛痈。如《外科证治秘要》中云“肛门痈、偷粪鼠、脏头毒,湿热所结,由于酒色而成”[15],明确说明了肛痈发病原因是酒色过度,湿热瘀结而成。清代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中曰“悬痈、脱疽、脚发之类,皆由膏粱浓味,尽力房劳,七情六欲,或丹石补药,精虚气郁所致,非独因荣卫凝滞而生也”[16],认为肛门处痈疽多由饮食不节、房事不节、情欲不节等所致,不独由气血凝滞而成。清代《爱月庐医案》曰“即使节性提躬,怡情静养,犹惧不济,而复加以湿温久扰,则虚者愈虚,余湿不能尽化,注于会阴之间,酿成肛痈之候”[17]。从侧面指出若不能“节性提躬,怡情静养”,则容易变生肛痈。清代陈士铎《辨证录》云“悬痈之处……此等之痈,皆少年贪于酒色,或游花街而浪战,或入柳巷而角欢,忍精而斗,耐饥而交,或已泄而重提其气,或将败而再鼓其阳,或有毒之妇而轻于苟合,或生疮之妓而甘为精斗,往往多生此痈。所谓欲泄不泄,化为脓血是也”[18],明确指出此等肛门之痈多由房事不节、贪色滥交而发。《外科证治全书》中亦云“悬痈多有由忍精提气而成,所谓欲泄不泄,化为脓血是也”。认同前人说法,同样认为纵欲滋情,忍精不泄可导致肛痈的形成。

2.4 气血失和,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如过喜、过怒、过忧、过思等均可导致气血逆乱,致使血脉凝滞而形成肛痈。明代孙志宏《简明医彀》中云“悬痈也。因于七情郁怒,气滞血凝,有强忍败精,有情欲不遂,皆能致此”[19],明确指出悬痈的成因为“七情郁怒,气滞血凝”,可见情志不畅亦为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证治准绳》亦云“背之下极发疽何如?曰:此名穿裆发,属督脉及太阳经,由劳伤忧思积郁所致”。同样明确指出情志不遂,忧思成疾从而郁滞气血是导致肛痈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 证候分类

历代医家对肛痈证候分类的表述分为实证与虚证。实证:1)肛门热毒;2)湿热下注;3)火毒内陷。虚证:1)阴寒凝滞;2)阴虚湿热;3)气血两虚。

4 治 疗

肛痈的治疗在古籍文献中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内治方药、外治、针灸、手术均有记载。经过对古代医籍文献的整理,现执简驭繁,将治法概括为以下几类。

4.1 辨证论治

4.1.1 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历代医家均注重对肛痈病因病机中湿邪的治疗,如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赤小豆当归散清热解毒,排脓除湿,外用苦参汤向肛熏之[20]。明代武之望《济阳纲目》亦云“初起湿热壅滞,未成脓而作痛,或小便涩滞,用龙胆泻肝汤”[21]。说明肛痈初起为实邪侵犯,提出以清热解毒、泻火利湿的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来治疗本病,方中用龙胆为主药来清肝胆之火;黄芩、栀子二味苦寒清热,共助主药以泻肝胆经实火;用渗湿泄热之车前子、木通,从小肠膀胱以导之;泽泻使邪热从肾与膀胱以导之,共助主药以除肝胆经湿热,使邪有出路,则湿邪无留;又因所用诸药多属苦燥渗利之品,故用生地黄、当归,使祛邪不伤正;用甘草来固护脾胃;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除湿利水之功。

清代《杂病源流犀烛》中曰“悬痈云者……大约此症必以驱毒为急(宜肛内痈方),清热次之,宜槐花散: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各等分,用槐花专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为主药;侧柏叶凉血收敛;荆芥穗疏风止血;枳壳宽肠行气,诸药合用既清肠间湿热又疏肠间气血,毋轻视也”。记载了清热利湿的槐花散,并详细分析其方义,为后世医家提供了重要参考。清代吴澄《不居集》中曰“悬痈……消肿解毒之法俱可”[22],同样提到了可以消肿、解毒之法治疗本病。

4.1.2 滋阴清热,除湿解毒 阴液亏虚,湿热内郁,耗伤阴液可导致肛痈的形成。故治疗当用滋阴清热,除湿解毒之法。《景岳全书》中载有“悬痈……原属肝肾阴虚,故不足之人多患之,虽一于补,犹恐不治,况脓成而又克伐,不死何俟”。认为悬痈成因为三阴亏虚,肝肾阴虚之人多患,因而当以滋阴清热、解毒利湿为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然后文又云“即寒凉之剂,亦不可过用,恐伤胃气”。认为不可过用寒凉之药,过凉易伤胃气,后文亦提到“惟制甘草一药,不损血气,不动脏腑,其功甚捷,最宜用之,不可忽也。焮痛或发热者,清肝解毒。肿痛者,解毒为主。肿痛而小便赤涩者,肝经湿热也,宜分利清肝。不作脓,或不溃者,气血虚也,宜补之”[23],认为制甘草一药对于本病的治疗有着特殊意义,不伤血气不损脏腑,滋阴清热的同时除湿解毒,是治疗本病的要药。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中亦曰“悬痈,此症皆由肾水不足,相火内烁庚金而致然也,患者速宜保养真元,用药扶持,庶可延生,辛毋忽视是祷”,明确说明本病的成因多由肾阴不足、虚火内炽而成,因而在治疗肛痈时应注重滋阴清热,除湿解毒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1.3 补益气血,清热解毒 脏腑虚损亦是肛痈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补益气血,调和五脏六腑,恢复机体正气,进而驱邪外出,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万病回春》中曰“便毒,一名跨马痈……初发宜疏利之即散;成脓后如常用托里内补之药”。随着病邪消耗人体正气,肿疡不能尽快消散,此时适当调动人体正气对抗病邪,鼓舞正气,以免邪气内陷的治法,即万氏所述“托里”之法,故补益正气之法亦为本病常用之治法。《外科证治全书》中云“悬痈多有由忍精提气而成……何不早用补药于化毒之中,正气无伤,毒又解散矣”,亦认为当早用补药以益气养精,扶正祛邪。《辨证录》中亦认为“肛痈此病皆少年贪于酒色……用逐邪至神丹: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二两,人参一两,当归二两,生甘草一两,大黄五钱,天花粉二钱,水煎服。一剂而毒消,二剂而全愈,溃者三剂可以收功矣”。所选药物多为补益正气之品,后文中亦对方义进行了详细阐述“此方用金银花、公英佐以参、归、大黄之大料,未免霸气。然大虚之证,又用大黄祛逐,似乎不宜。谁知毒盛乘初起之时,正气未甚衰,大补泻火之为得乎!倘因循不敢治,及至流脓出血,正气萧索,始用参芪补气,往往用至数斤,尚未能复元,何若早用于化毒之中,正又无伤,毒又易散,此因势利导之法,不可不知也”。提出人参、黄芪等补益正气之药宜及早使用,扶正散邪。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多认为在治疗肛痈虚证之时,应在补益气血的同时用清热解毒之法,以达祛除病邪之效。

4.2 外治法

历代医家治疗肛痈时,亦应用外治法,至今对临床诊疗仍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如《金匮要略》中即载有“外用苦参汤向肛熏之”。方中用苦参煎煮后熏洗,取其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清代唐笠山《吴医汇讲》中云“令以臀坐浸于芝麻油内,再日饮麻子汁数盏,不数日而愈”[24],认为将患病部位浸于麻油中,配合内服麻子汁可治疗本病。可见外治法的应用对于治疗肛痈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措施。

4.3 其他疗法

明代薛立斋云“常见患悬痈者,多不肯用针,待其自破。殊不知紧要之地,若一有脓,宜针急刺之,使毒外发,不致内溃。明确指出应用针刺之法排脓化瘀以解毒”。《证治准绳》载有“治一切疔肿,悬痈:上用苍耳根、茎、苗,但取一束,烧为灰,醋、泔、蓝靛,和如泥,先以针刺疮上及四边数下,令血出,度药气,可以入针孔中。即去血敷药,干即易之,不过数度,即拔根出”。以针刺配合外敷之法治疗本病。《续名医类案》载“悬痈……必灸之以拔其毒”,提出应用灸法治疗本病可以拔毒排脓。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对肛痈的认识繁多,辨证思路多种多样,遂整理如上,考镜源流,以飨同道。

猜你喜欢
医家正气肛门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正气方天祥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清风正气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