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平 袁 磊 闻 瑛 王敏玲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总发病率的80%,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及病死率与致残率高等特性,甚至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威胁[1-3]。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具备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及抗凝、纤溶系统,故血液于血管中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可自由流动发挥生理功能,但若机体呈纤溶及抗凝减弱或高凝状态,则极易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等血栓栓塞性疾病[4-6]。因此抗凝药物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阿司匹林较常用,其具备抗血小板聚集功效,且费用低廉,易被患者接受,但长期应用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7-8]。由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胃部疾病等基础病变,故如何减少胃部刺激与药物副作用,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成为研究热点[9-10]。近年来,中医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应用价值得到普遍关注,其对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认知及优势[11-12]。五虫通络汤为中医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剂,有祛风通络、补气活血等诸多功效,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使疾病转归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1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6例,分组探讨五虫通络汤辅助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1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中瘀血阻络兼风火上扰证[15]。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经CT或MRI等检查确诊;年龄≤80岁;发病至治疗时间>3 h;首次发病;家属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肾肝等脏器器质性病变;过敏体质及对研究药物具有过敏史;存在颅脑占位性病变;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调查研究;主动退出或病死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51~78岁,平均(64.39±6.7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6~18.9 h,平均(11.25±3.69)h;吸烟22例,饮酒27例;合并疾病为冠心病11例,高血压23例,糖尿病9例,其他3例。研究组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龄50~79岁,平均(65.06±7.0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3~18.1 h,平均(10.79±3.56)h;吸烟20例,饮酒29例;合并疾病为冠心病10例,高血压25例,糖尿病6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3 治疗方法 接诊后两组均立即开通静脉通道,给予改善脑循环、抗脑水肿、降颅内压、营养脑神经、控制血压与血糖、吸氧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加强生命体征监护,同时口服氯吡格雷(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210118A2)75 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2010211)20 mg,每日1次。上述基础上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河北金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4268)口服100 mg,每日1次,共治疗2周。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五虫通络汤:全蝎5 g,水蛭5 g,蝉蜕10 g,僵蚕15 g,地龙15 g,当归 15 g,葛根 15 g,木瓜 15 g,川芎20 g,炙甘草6 g。水煎收汁300 mL,早晚分2次服用,共服用2周。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髓鞘碱性蛋白(MB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IL-6],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以美国Bio-RAD公司Bio-RAD550型酶标仪与配套试剂盒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依据Barthel指数(BI)评估,共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越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分值越低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越好[16]。3)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上海示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VHD 3000型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4)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经全自动血液生化检测仪测定。5)治疗后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预后效果,经改良Rankin评分标准评估,分为6级,级别越高预后越差[17]。6)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疗效标准 依据NIHSS分值评估两组临床疗效,NIHSS分值降低91%~100%为痊愈;NIHSS分值降低46%~90%为显效;NIHSS分值降低18%~45%为有效;NIHSS分值降低不足17%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8]。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血清MBP、H-FA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均更为显著(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MBP(μg/L)H-FABP(ng/mL)研究组(n=53)对照组(n=53)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21±0.54 1.30±0.40*△3.18±0.60 2.02±0.38*13.08±1.96 3.81±0.94*△12.91±2.01 6.06±0.8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10、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均更为显著(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s)
组别研究组(n=53)对照组(n=5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RP(mg/L)24.72±6.11 7.91±2.02*△25.05±6.40 11.78±2.34*IL-10(ng/L)14.55±5.10 7.06±3.07*△15.01±4.96 10.02±3.53*IL-6(ng/L)58.62±9.21 13.10±4.56*△59.37±9.11 20.66±5.35*
2.4 两组治疗前后BI及NIHSS评分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高,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改善均更为显著(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I及NIHSS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I及NIHSS评分比较(分±s)
组别研究组(n=53)对照组(n=53)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9.05±2.11 6.35±0.97*△18.68±1.99 8.59±1.02*40.45±6.10 70.22±7.18*△41.02±5.56 61.12±6.21*时间NIHSS BI
2.5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见表5。治疗后两组动态阻力及外周阻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颈动脉平均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高(P<0.05),且研究组改善均更为显著(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研究组(n=53)对照组(n=5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颈动脉平均血流量(cm/s)7.49±1.34 9.15±2.01*△7.51±1.40 8.28±1.75*平均血流速度(cm/s)13.01±2.37 16.32±3.01*△12.95±2.40 14.22±2.19*动态阻力(kPa·s/m)47.03±12.74 28.60±5.10*△46.35±10.97 35.71±6.02*外周阻力(kPa·s/m)97.31±6.68 85.22±4.38*△96.95±7.04 92.11±4.15*
2.6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6。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均更为显著(P<0.05)。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研究组(n=53)对照组(n=5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浆黏度(mPa·s)1.86±0.31 1.28±0.20*△1.89±0.29 1.57±0.22*全血低切黏度(mPa·s)13.91±2.41 9.07±1.60*△14.03±2.28 11.12±1.51*全血高切黏度(mPa·s)5.68±1.11 3.30±0.78*△5.73±1.08 4.89±0.81*红细胞聚集指数5.58±0.87 3.50±0.68*△5.62±0.91 4.59±0.70*
2.7 两组预后比较 见表7。研究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
表7 两组预后比较[n(%)]
2.8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8。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
表8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部局部组织缺氧、缺血状态可造成脑神经细胞发生损伤,且患者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其神经损伤面积与缺血程度均可不同程度影响治疗效果[19-20]。因此,如何安全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仍是研究热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基础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故疾病治疗重点在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液循环状态。阿司匹林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小板前列环素环氧酶活性,抑制血栓烷A2生成,以此拮抗血小板聚集[21]。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具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作用,且抑制时间较长,可持续整个血小板寿命周期,利于减少或避免脑血管性死亡等发生,降低病死风险[22]。但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整体效果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而近年来中医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应用价值得到普遍关注。
中医古籍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名相关记载,但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现代中医将其归于“中风”范畴,同时指出急性期中风多与风、火、痰、瘀4因素密切相关,尤其以瘀血阻络兼风火上扰证最为常见,治宜活血化瘀、息风泻火、化痰通络[23]。五虫通络汤是中医治疗脑血管病的重要方剂,方中全蝎熄风镇痉、通络止痛;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蝉蜕疏散风热、息风止痉;僵蚕息风止痉、镇痉化痰;地龙清热息风;当归活血补血;葛根解肌退热;木瓜息风、调气;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甘草和中缓急,兼调和诸药;全方用药精当,配伍环环相扣,共奏息风泻火、活血化瘀、祛痰之功[24]。虫类药物能缓解血管痉挛,葛根可对血管内皮产生保护作用,促使微血管扩张,利于改善微循环,防止机体中血小板聚集,进而缓解病情[25]。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地龙、水蛭、僵蚕具备溶解血栓及抗血栓形成作用;全蝎具有抗凝剂纤溶功效;川芎、当归含有阿魏酸及蒿本内酯,能调节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拮抗血栓;葛根能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同时,五虫通络汤能降低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水平,下调血液黏滞度,扩张脑血管,进而缓解脑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症状[26-27]。
本研究联合阿司匹林及五虫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I及NIHSS评分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取阿司匹林及五虫通络汤联合用药,可更有效降低血液黏度,调节脑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利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五虫通络汤能扩张脑血管,调节血脂水平,避免脑灌注损伤,改善脑组织代谢。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MBP、H-FABP水平下降幅度更加显著,且预后优于对照组。CRP、IL-10、IL-6均为临床评估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而MBP、H-FABP能迅速、有效反映神经功能状态的指标,神经功能发生损伤后其可异常增高,而病情缓解、神经功能恢复后MBP、H-FABP水平随之降低。因此,上述结果从血清因子角度进一步证实阿司匹林联合五虫通络汤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利于减轻体内炎性反应程度。本研究结果还可得知,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表明阿司匹林联合五虫通络汤不仅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联合采取阿司匹林及五虫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体内炎性反应程度,下调MBP、H-FABP表达,提升治疗效果,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利于疾病良好转归,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