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云 指导 徐健众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社交、娱乐活动逐渐增多,饮酒日益频繁,饮酒过量则会引发各种相关疾病,即所谓“酒毒”。酒毒是指饮酒过量所引起的急性脏腑功能受损,出现恶心呕吐、胁腹胀满、易怒易激、步态不稳或谵妄昏迷等[1]。酒毒为中医常见急症,俗称“醉酒”[1],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酒精中毒。中医对酒毒的认识历史久远,其病症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古籍中皆有记载。近年来随着临床及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医药在治疗酒毒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徐健众教授作为“第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第2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从国医名师戴裕光、李乾构、张之文、胡天成、张西俭等,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其独特的临床诊疗思路,注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的运用,对于内科杂病的诊疗,尊崇《脾胃论》的理论,对酒毒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从师学习,现将其论治酒毒的经验略述如下。
中医学认为酒为百药之舟,《本草纲目》中述其“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名医另录》曽言其“杀百邪恶毒气”[4]。但酒性大热有毒,过饮则“损胃失精,生痰动火”,《本草纲目·酒》中指出“少饮则和血行气……痛饮则伤神耗血”[2]。饮酒过度,停聚于内,失于运化而成酒邪,侵袭人体而致酒毒。酒由粮食酿造而成,属水谷精液,体湿性热,为湿热之物[3]。王好古提出“按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万氏家传点点经》中云“酒毒湿热非常”[4]。且酒味辛甘性大热,过饮而失于运化,可生湿助热,故酒邪为湿热之邪,酒毒为湿热之病。
酒毒初起,湿邪尤盛。饮过量之酒,脾胃运化失职,或脾胃素虚,运化无权,则酒湿停聚。且酒邪影响脾胃气机,可引起津液输布异常而停聚,故加重酒湿为患的症状。且重庆地处盆地,气候潮湿,湿气弥漫,该地区居民常受湿邪浸淫,体内多湿。故酒毒虽为湿热之邪,但患者就诊时多见湿重热轻之证。
1.2.1 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酒毒多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5],脾胃虚弱,中焦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正气不足,再兼饮酒过度则发为酒毒。脾为太阴湿土,胃为水谷之海,脾胃失运则津液代谢失常,聚而为湿,湿郁又可化热,从而加重病情。章虚谷提出“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湿热之邪”“终归脾胃”[6],酒毒与脾胃密切相关。酒毒多兼脾胃症状,湿热在中焦,气机升降受阻则恶心呕吐、脘腹痞闷、饮食减少,影响上焦气机则胸膈痞塞。酒毒为湿热之邪,辛散宣通,易走窜脏腑。饮酒太过,首犯脾胃,再损肝胆,甚可伤肾[7]。
1.2.2 可生蒙上流下之变 酒毒致病,生湿助热,热蒸湿动,易弥漫三焦,有蒙蔽清窍、流注下焦、外熏肌肤、内伤阳气之弊。酒毒湿热在上焦,上蒙清窍可头重如裹、耳聋目暝,酒邪上攻,蒙蔽心包扰乱心神,见心神烦乱、精神萎靡或神昏谵妄。《养生要集》中载“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5],《本草经集注·酒》亦言“人饮之,使体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酒毒湿热在下焦,流注肝胆,影响肝胆气机变生湿热之证,致胁肋胀满、急躁易怒,引动肝风、扰动经脉而手足战摇,或流注膀胱、水液代谢失常而小便不利。
1.2.3 易致气机阻滞或逆乱 《脾胃论·饮食伤脾论》云“饮食劳倦则伤脾”“饮食自倍,脾胃乃伤”“饮食不节则胃病”。脾胃为一身气机调节的枢纽,饮酒过量,超出脾胃运化所能及,则全身气机升降失调,如《灵枢·论勇第五十》所云“其(酒)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其中以中焦气机阻滞最为突出。且酒味甘,过酒可生湿,湿性黏腻,易留滞于脏腑经络,进一步阻遏气机。酒性大毒,过饮可伤脾,也可引起肝胆气机逆乱,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或可加重气滞、湿阻等病理改变。
1.2.4 耗伤阳气及津液 徐师认为酒味辛发散,其气剽悍主升,适量饮用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若饮酒过量,则会辛温发散太过,消耗阳气,况酒邪停聚中焦,易扰乱脾胃气机,胃气上逆多致呕吐,加重阳气耗伤。两者相合,轻则损伤脾胃阳气,重则损人元气精神,甚至殒命。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就提出多度饮酒会耗竭真元。李东垣沿袭其义,亦指出“酒性大热,以伤元气”,认为过度饮酒会引起阴阳失衡,或耗伤元气。
徐健众教授在治疗上总结前人诊治经验,与现代医学急救措施相结合,依据酒毒致病特点及当地湿润气候,认为湿热与酒毒关系密切,临证时多从湿热论治本病,散渗并用,每获良效。同时脾胃失运乃酒毒发病基础,宜当消补兼施。
徐健众教授指出饮酒过量后应注意预防患者呕吐,避免气道阻塞及窒息甚至死亡。若患者过饮不久且神志清醒,可在酒毒早期及时导吐,以压舌板刺激咽喉,使用具有催吐作用的中药,或穴位按摩、针灸导吐[6]。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内环境稳定,必要时运用现代医学方式急救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患者病情平稳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中药方剂辨证施治,清湿热解酒毒。
重庆地处盆地,气候潮湿,居民体质多兼夹湿邪,且考虑酒客喜饮平素多湿,则湿邪更盛。徐健众教授综合前人治法,为酒毒立祛湿清热为法,以祛湿为重兼顾清热,使湿去热孤则热邪易去、酒毒易愈。
2.2.1 上下分消其湿,行气祛湿 《素问·腹中论》记载“酒气盛而慓悍”。中医学认为酒为性大热之品,气味辛散,性善走窜,后世《景岳全书》亦云“酒性宣通而不停聚”,上下内外无所不至,且易驱肌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7],《素问·汤液醪醴论》曰“开鬼门,洁净府”,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阐明“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起汗乃愈”,体现了治疗湿病上下分消的观点。李东垣亦指出治疗酒毒可发汗、利小便以导其湿[8]。
若饮酒太过而致酒毒,驱邪外出可用以逐邪向表,向外发汗;或治以利小便,湿为阴邪,易趋下焦,“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宜散宜渗,上下分消其湿,因势利导。湿邪易阻滞气机,酒入中焦,也可加入行气健脾之药[9]以祛湿。
2.2.2 热邪明显,辅以清热 徐健众教授在临床施治中强调酒毒治疗以祛湿为主,以期湿去热孤邪自去。若患者热邪致病明显,亦不会忽略清热,常根据患者病症,选择用黄芩、栀子、黄连、黄柏等清热燥湿之药,以助湿热俱去。酒毒有类湿热病,遣方用药需慎用过于苦寒的药物,必须使用时应注意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中病即止,不可过服,避免湿邪冰伏,抑或更伤脾胃正气,使病情趋向复杂化。
脾胃虚弱进而失于运化为酒毒发病基础。酒毒伤人,湿热之邪与脾胃失运缺一不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致脾胃愈虚,酒毒之证愈重,引起湿阻、气滞、气逆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或胃气上逆,或气滞中焦,或腐熟无权,或津液内停,或变生痰饮。
2.3.1 补脾气以复运 《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人以水谷为本”“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李东垣秉承“人以胃土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认为脾胃虚弱则元气失养、易生病变,治病当注重治脾胃。故徐师认为治疗酒毒,调理脾胃尤为关键。调理脾胃,复其运化之职,则无湿邪停聚之患,气机阻滞之弊。故治疗酒毒湿邪为盛,应顾护脾胃之气,可宣人参、白术、茯苓四君子汤主药,意在健脾益气以复脾运;又需防补益太过而碍邪,尤其应把握补气药、行气药的联合运用。
另外处方中药物药量亦轻,皆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平则万化安”,服药当“但令人胃气强不复伤也”。若脾胃内伤,中气已损,大剂量药物亦会影响脾胃气机升降,有碍于脾胃运化恢复。故东垣方用小量,专引气机以导湿[10]。
2.3.2 健脾行气化滞 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脾升胃降,斡旋气机,掌控全身津液输布。《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脾主运化输布精微。《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若脾胃失运则变生湿邪,湿邪与脾胃关系密切,治湿当注重治脾胃以复气机升降,酒毒以湿邪为重故亦然。酒毒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不能布散精微而生湿浊,进一步壅塞中焦妨碍气机,可致饮食停滞。湿热易阻滞气机,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常引起痞满、胀满之证。治湿不治气非其治也。脾胃为生湿之源,脾主升清,脾宜升则健,气行则湿化,治湿先行气[10]。故宜用行气兼顾化湿之品治疗湿阻中焦之证。湿为阴邪,非温药不化。此药多味辛性温,辛则能行能散,既复脾胃健运,又除酒湿之邪。饮酒太过若导致饮食积滞,可用鸡内金、神曲等消食化积健运。
2.3.3 轻薄之药升发脾阳 徐健众教授认为脾喜燥恶湿,湿邪易困脾,酒毒中焦气机升降失调,以脾气不升为重,且脾气升清,唯有脾气升发,才可布散谷气于周身,使元气充沛,抵抗外邪,杜绝湿浊内蕴,故其在调节中焦气机升降方面,尤其注重脾气生长、升发。风药多味辛性温,气轻味薄,具轻扬升浮发散之性[11]。李东垣善用风药生发脾阳,《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脾胃虚弱”,阳气不复本位,不能升发,不可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即“春夏之令不行”,继而五脏之气不得充养而不能正常运行……气味辛甘之药性升浮,可滋养脾胃以复脾升,使脾胃之气旺盛,风药鼓舞脾胃阳气之升也。徐师亦认为祛湿之剂治疗酒毒有加重阳气损伤、削弱阳气之虞,故徐师尊崇李氏首创之升阳除故此时加用风药如葛花既解酒毒又升发脾阳为宜。湿法,多用风药助脾胃阳气升发,健运脾胃之气。又有“风胜湿”,风药辛温升散,湿为阴邪,自身亦可宣化湿邪[12]。且于补气药中配伍适量风药,有益于脾气健运,补而不滞。
2.3.4 疏理肝胆气机,清肝胆之热 酒毒伤人,湿浊中阻,中焦气机阻滞,全身气机失调,常易影响肝胆气机,从而化生肝胆湿热之证,故遣方用药常加用龙胆草、车前子、栀子等以助清热利湿之功。
徐健众教授认为酒乃无形之物,弥漫周身,且酒性大热,过服即有耗伤元气之弊,若再使用泻下之药急攻峻下,则更损伤肾阴,故酒毒伤人慎下;酒毒伤人耗伤阳气、津液,辛温之品可助邪之势,加剧亏损,故解酒毒当禁辛温发汗;湿热之邪缠绵难解,滋腻润法易使邪气留恋不去。汗下伤阴,润法留邪,终使阴血皆亏,正气受创,阴血愈虚,而邪热愈盛,循环往复,而元气亏损,神无所依,久成虚损之病或寿命受折。故酒毒不可妄用汗下润法。
徐健众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酒毒,提倡从根源上杜绝酒毒,首先强调过饮伤身,应避免过度饮酒,常向患者讲解酒毒的危害,宣传健康适度饮酒、强身健体。徐健众教授认为酒毒是湿热为主、脾虚为要,故其论治特点为驱邪配伍扶正,使驱邪而不伤正、补益而不留邪。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专立“饮酒过伤”阐明酒毒的病机及治法,其创制的葛花解酲汤流传甚广,且在临床上运用颇多。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功专清肝胆、利湿热,适用于酒毒伤人肝胆湿热尤盛之证。除此两方外,徐师常在方剂配伍中联合枳椇子以助解酒之力;黄连清热除湿防止湿热内生,配合紫苏叶、藿香止吐;用鸡内金、麦芽消食导滞;隔山撬、姜厚朴行气导滞。此外酒毒处方中用到发汗、利小便等驱邪之法,治疗时还须注意人体津液损伤情况,服后只需微微汗出,中病即止为佳,酒毒一去则停服,切勿过耗津液。
患者,男性,55岁,2020年4月7日初诊。主诉:眩晕十余年,加重1 d。现病史:患者十余年前反复出现头晕、视物旋转,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1 d前饮酒后出现症状加重,休息后稍有缓解,伴头皮瘙痒,无头痛、眼花耳鸣,无明显口干口苦,饮食一般,睡眠一般,大便稍稀,每日3~4次,小便较少。个人史:平素常饮酒,近期饮酒较多。性急。舌红,苔腻,脉沉滑。既往史:高血压10年,现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平素血压约为130/90 mmHg。曾于24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术。西医诊断:高血压病1级。中医诊断:眩晕(肝胆湿热证)。治法:清湿热、解酒毒。方用葛花解酲汤+龙胆泻肝汤化裁:葛花30 g,枳椇子15 g,豆蔻10 g(后下),木香10 g,茯神15 g,麸炒白术15 g,盐泽泻10 g,龙胆草10 g,盐车前子30 g,炒栀子10 g,白鲜皮15 g,蛇床子15 g,黄柏15 g,当归10 g,生地黄10 g,柴胡3 g,甘草片10 g,石菖蒲15 g,川牛膝15 g,赤芍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2020年4月20日复诊:现眩晕、头皮瘙痒较前缓解,口干、无口苦,大便稀溏,每日4~5次,小便稍黄,饮食较前改善,睡眠差,多梦。舌红、苔腻厚、脉沉滑。现仍饮酒较多。血压控制在138/90 mmHg。方以葛花15 g,枳椇子15 g,茯神15 g,麸炒白术15 g,豆蔻10 g(后下),陈皮15 g,酒黄连15 g,金钱草30 g,白鲜皮15 g,蛇床子15 g,钩藤15 g(后下),肉桂10 g,当归10 g,牡蛎30 g(先煎),菊花15 g,柴胡5 g,甘草片10 g,苦参10 g,川牛膝30 g,赤芍15 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三诊:睡眠障碍1月。睡眠较差,易醒多梦,皮肤瘙痒较前缓解,口干口苦,咳嗽、白痰,多汗,纳可,大便不成形,小便可,饮酒多。舌红暗,苔腻乏津,脉左濡,右滑数。方以葛花15 g,枳椇子15 g,豆蔻10 g(后下),姜厚朴15 g,南沙参20 g,茯神15 g,麸炒白术15 g,酒黄连15 g,肉桂10 g,金钱草30 g,地肤子10 g,蛇床子15 g,当归10 g,龙胆草15 g,黄芪30 g,防风10 g,石菖蒲15 g,苦参10 g,川牛膝30 g,莪术15 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嘱患者尽量减少饮酒,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勿食辛辣、寒凉、甜腻、油腻之物,避风寒,畅情志,注意休息。不适随诊。
按语:本病属于酒毒。结合患者的症状及舌脉,诊断为肝胆湿热证。徐师指出患者首当限制饮酒,协同饮食调整。患者饮酒量多日久,致湿热之邪内蕴,缠绵反复,故方以解酒毒为基础,同时清热利湿、行气健脾等。患者兼有皮肤瘙痒,故加用清利湿热止痒之药。患者难以入睡,兼顾调和阴阳。湿热之邪内蕴日久,伤人正气,耗伤津液,甚至损伤阴血,需注意补泻兼施、顾护津液、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