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21-03-27 05:38
中国音乐 2021年2期
关键词:认同感教师职业入学

一、引 言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同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和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建设和培养问题。

教师职业认同感(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是指认同教师职业,对教师职业各方面能够积极认知和正面评价,并愿意长期从事该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①Douwe Beijaard,Nico Verloop,Jan D Vermunt.Teachers'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from a personal knowledge perspective.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0,16(7),749–764.“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不仅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对未来教师职业发展,提高工作积极性都有重要作用。”②倩红、韩国海:《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热点与展望——基于对147篇CSSC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第8页。“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的认知、价值和职业期待的综合态度。”③胡洪羽、蒋平:《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基于西南地区3所高师院校的数据》,《教师发展研究》,2019年,第4期,第73页。其职业认同感水平的高低关乎国家未来师资队伍的水平,亦对其大学期间的学习及心理健康情况有所影响。④参见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第6期,第662–669页。

既有研究采用了社会文化理论、会话身份理论在内的诸多理论框架,分析了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主要涉及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内涵、维度与现状,如程巍等对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职业认同现状进行的调查⑤参见程巍、王在勇、王瑶:《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第45–48页。;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如胡维芳等考察了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自身因素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⑥参见胡维芳、黄丽:《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年,第1期,第82–86页。;有学者研究了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策略,如高敬分析了教育实习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⑦参见高敬:《教育实习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幼有所育”政策背景下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9年,第8期,第58–66页。;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相关量表开发,如赵宏玉等⑧参见赵宏玉、兰彦婷、张晓辉、张燕:《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第2期,第143–148页。、王鑫强等⑨参见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李森:《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152–157页。均研究编制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并施测,对职业认同感的不同维度进行了结构性检验。

国内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师范类院校、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等研究对象,如胡洪羽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⑩参见胡洪羽、蒋平:《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基于西南地区3所高师院校的数据》,《教师发展研究》,2019年,第4期,第72–81页。,胡苗峰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问题的研究⑪参见胡苗锋:《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李战营对特殊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问题的研究⑫参见李战营:《特教师范生教师专业认同的叙事探究——基于个人生活史视角》,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但尚未有研究聚焦于独立设置音乐类院校和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群体。近年来,各地政府为培养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行名额配套、学费减免、生活费补贴等优惠政策⑬参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北京市拓展中小学教师来源行动计划(2018-2020年)》。,院校也相应加大了对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力度。那么,音乐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情况究竟如何,不同类型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影响其职业认同感的因素有哪些?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某独立设置音乐类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全体本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和影响因素,一方面整群抽样的数据结果对于其他独立设置音乐类院校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研究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为国内高等教育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招生、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有利于全面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音乐教师队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对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采用王鑫强等相关学者⑭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第6期,第662–669页。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测量量表评估被试的职业认同感情况。该量表有职业意愿与期望(自己能否在教师职业活动中取得成就、能否发展成为优秀教师的期望)、职业意志(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的意志水平,是与教师的调动工作倾向和离开教师职业倾向相背离的方面)、职业价值(对将要从事的职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是金钱、地位、荣誉还是实现自我价值等)、职业效能(对于教师职业的学科知识能力、教学知识能力、教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高低水平的感知)四个维度。

量表所有题项均采用5级评分标准,1为最低分,5为最高分,共12道题目(其中第12题为反向计分题,反向计分题相反计分),各维度得分为所在维度题项得分平均分,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为所有题项得分平均分,得分越高表明职业认同感越好。利用克隆巴赫系数来检测同质性信度,即被测试者对量表中条目回答内容的一致性,并检验每个维度的一致性,结果如表1所示。职业认同感Cronbach's Alpha值为0.761,大于临界值0.7,说明该量表信度较好。效度用巴特球形值和KMO值来检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显著性达到0.000,KMO值为0.731,大于临界值0.7,说明该量表结构效度通过检验。

表1 职业认同感测量量表信度检验结果

对于师范生入学动机的考察参考了胡维芳等人⑮同注⑥。的研究,引入单选题“你当初选择报考师范专业的主要理由是什么?”来进行考察,备选项有5个,分别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受父母、老师或同伴的影响,从事教师职业比其他职业好,定向培养就业有保障和不知道。

本研究以某独立设置音乐类院校全体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样本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大一、大二学生包含两个专业,音乐教育和音乐教育(师范),大三、大四学生均为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为一般师范生,音乐教育(师范)专业为免费师范生;专业特长中仅大三、大四学生有综合特长方向。调查共发放问卷255份,回收问卷251份,其中有效问卷250份,有效率99.6%。

表2 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采用Stata 15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数据方法等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第三部分汇报了数据分析结果,第四部分进行了结论总结和讨论。

三、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分析

(一)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

表3给出了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情况。总体来看,职业认同感得分均值为3.87,说明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总体上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具体来看各维度之间存在差异,职业认同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意愿与期望(均值4.46)、职业效能(均值4.16)、职业价值(均值3.78)、职业意志(均值3.05)。

表3 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情况

(二)不同类型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解不同类型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分别对不同专业、性别等类型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及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给出了不同性别、专业和不同家庭所在地类型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状况。从性别上看,男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维度都显著低于女生。从专业上看,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教育(师范)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及四个维度均无显著差异。从家庭所在地看,来自城市和农村的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及四个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4 不同类型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T检验分析

表5-1给出了不同年级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及四个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级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价值和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上都具有显著差异。

表5-1 不同年级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ANOVA方差分析

表5-2进一步对不同年级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进行多重比较,总的来看,大一和大二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要好于大三和大四年级学生。具体来说,在职业认同感方面,大一、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在职业意愿与期望维度,大一、大二、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在职业价值维度,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大二、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在职业效能维度,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

表5-2 不同年级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多重比较

(三)不同入学动机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情况

通过对入学动机的描述性统计得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选择该专业人数最多,占比为36%,其次“受父母、老师或同伴的影响”选择该专业占29.2%,“定向培养就业有保障”选择该专业占12%,“从事教师职业比其他职业好”选择该专业占7.6%,只有15.2%的学生“不知道”选择该专业的原因,说明多数师范生报考音乐教育专业时动机较为积极。

为了解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入学动机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将入学动机积极程度划分为积极记为3分、较为积极记为2分、不积极记为1分。其中“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积极;“受父母、老师或同伴的影响”“定向培养就业有保障”“从事教师职业比其他职业好”为较为积极;“不知道”为不积极。对入学动机和职业认同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发现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入学动机与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及四个维度得分均显著相关,入学动机越积极,职业认同感程度越高。

表6 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入学动机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

(四)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

以往关于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一般纳入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自身因素⑯同注⑥。,结合数据情况,本研究构建了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四项研究假设:

Identity=β0+β1gender+β2rural+β3child+β4class+β5major+β6motivation+ω

其中Identity代表职业认同感的总体情况,为连续变量,得分越高表明职业认同感越好;β代表一系列影响职业认同感的自变量系数,具体影响因素变量见表7:第一类是人口统计学特征⑰人口统计学特征广义指可以客观度量且较为稳定的个人特征,如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为大学生,为区分学校背景、家庭背景的影响,仅将性别列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因素。,包括性别变量(gender);第二类是家庭背景,包括家庭所在地(rural)和是否为独生子女(child);第三类是学校背景,包括年级(class)、专业(major),第四类为入学动机(motivation),为分类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模型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

表7 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变量说明

(1)研究假设一:在控制了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入学动机因素的影响后,性别对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具有显著影响,女生比男生显著高。

(2)研究假设二: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学校背景、入学动机因素的影响后,家庭所在地情况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对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不产生显著影响。

(3)研究假设三: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家庭背景、入学动机因素的影响后,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和大二年级比大三和大四年级职业认同感水平高;不同专业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不存在显著差异。

(4)研究假设四: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因素的影响后,入学动机积极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显著最高,较为积极的师范生次之,不积极的最低。

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样本量为250个。系数的综合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显著性为0.000,模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总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R方为0.272,拟合程度可以接受。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模型建立如下:

Identity=3.306+0.111gender-0.123rural+0.032child-0.026class2-0.347class3-0.199class4-0.062major+0.721motivaton1+0.586motivation2+0.664cmotivation3+0.61motivation4

表8给出了逐步回归的统计结果:

表8 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度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第一,将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和入学动机因素逐渐引入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度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观察R方的变化发现,入学动机的影响力度最大,其次是学校背景,人口统计学和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相对最小。

第二,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看,师范生性别对其职业认同感情况的影响并不稳定显著,但是女性的职业认同度相对要更高。从家庭背景来,家庭所在地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不具有显著影响,是否为独生子女也不具有显著影响。

第三,从学校背景来看,一方面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不同年级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具有显著的差异。相比较大一学生,大三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显著低,且结果稳定。

第四,从入学动机来看,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与不知道自己的动机师范生相比,其他几类有明确动机的音乐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显著更高。显著最高的是“为实现自身理想”而入学的师范生,其次是“从事教师职业比其他职业有保障”,第三是“定向培养就业有保障”,最后是“受父母老师和同学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第一,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较好,分维度来看职业意愿和期望度较高,但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的意志水平相对最低。“职业意志”维度得分最低体现了当前音乐教育师范生对未来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意志水平最低,未来师范生成为音乐教师后可能会存在职业倦怠和离职率高等相关问题。

第二,不同类型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存在差异。从性别上看,男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维度都显著低于女生。不同年级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价值和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上都具有显著差异,总得来看大一和大二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要好于大三和大四年级学生。从入学动机来看,入学动机越积极的学生职业认同感越高。但是,不同专业、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之间职业认同感无显著性差异。

深入分析和访谈得知,不同年级的差异可能是因为该学院从2018年起实施了新的培养方案,现有大一和大二学生的招生入学方式、培养方案、实习课程安排与大三大四的旧培养方案有较大差异,且现有大一大二学生来自音乐教育和音乐教育(师范)两个专业,可能存在免费师范生的同伴效应介入。另一方面,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不同专业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不具有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同一院校免费师范生和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两种招生模式的培养方案一致,后续应对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培养体制进行深入探索。

第三,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看,师范生性别对其职业认同感情况的影响并不稳定显著,但是女性的职业认同度相对要更高。从家庭背景来,家庭所在地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不具有显著影响,是否为独生子女也不具有显著影响。

第四,入学动机因素对音乐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校背景因素,性别和家庭背景的影响最低。

第五,从入学动机来看,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与不知道自己的动机师范生相比,其他几类有明确动机的音乐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显著更高。显著最高的是“为实现自身理想”而入学的师范生,其次是“从事教师职业比其他职业有保障”,第三是“定向培养就业有保障”,最后是“受父母老师和同学影响”。据此,相关高校和学院应该加强对师范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加强招生宣传,鼓励和吸引真正喜爱并有志于从事音乐教师职业的考生报考。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较高、职业意愿和期望较好的基础上,细化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分维度培养,利用教学观摩、教学见习、教学实习、说课等教育实践加强对师范生职业意志水平的培养,提高其对教师职业坚守的毅力和忠诚度;具体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差异的原因,加强对男生、大三和大四年级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充分认识入学动机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和重要性,在师范生招生和考察环节加强对动机的考察,吸引和录取真正喜爱并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考生。与此同时,对不同学校背景、性别、家庭背景的师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职业引导。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的数据为截面数据,只代表了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被调查时点上的职业认同感状况,因此对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后期可以通过追踪调查,分析教学实习等教学培养模式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师范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认同感的变化情况等问题。

猜你喜欢
认同感教师职业入学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入学第一天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