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县基础教研室,河南 武陟 454950)
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能够让学生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注重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与提高之外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使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与锻炼之后,具备能够适应自身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必备素质、品格与能力的一种科学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有着高度灵活化、信息化和丰富化的教学手段,是实现核心素养的良好载体。然而,当下,一部分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效果不甚乐观,如何全面优化和解决相关不良问题,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和教学单位的重视与探讨。
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关键性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优化或增强其对信息内容和信息价值的良好判断力。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开动脑筋,积极应用发散式思维扩大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的范围,从而培养和提高其科学高效的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种良好的对陌生事物的判断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更能为其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处理和规避不良信息与诱惑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更能使学生融入其中,不仅有效提高学会说呢过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能全面提高和优化其能力素质[1]。
比如,在《做信息的主人——信息的甄别、引用与管理》一课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以及是否遇见过一些不良信息以及是否能够对这些不良信息进行及时的识别与处理等等。之后,教师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对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拔高与总结,并适当地分享诸如“您被选为幸运用户,需要……就可以领取万元大奖”等等的信息骗局,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等。最后,可以适当播放网络诈骗、天价贷款以及传销套路等的视频,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不良信息的巨大危害。这种教学方法,既增加了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内容讨论的丰富度,创设了具体的情景,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至关重要[2]。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是结合班级整体水平进行对应的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训练,然而,实际上,我们应当主动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灵活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优者带查生”等,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能力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在教学活动和布置任务的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平均水平。另外,一些教学单位、教育工作者、学生自身都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要,不能与语文、数学等科目相比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教学与学习意识,更需要通过合理的分层次教学与任务布置来进行优化[3]。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线上与线下相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已经在过大教学单位获得了普遍的应用,比如已经自成体系的“钉钉直播平台”、微课教学模式、“企业微信”以及各学科乃至各小组微信群聊等等。因此,利用好各项资源,为初中生搭建可共同学习的互动平台至关重要。比如,《Scratch中循环结构与选择结构》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引导学生首先进行问题的全面讨论,思考分析制作具体程序的思路,明白应当在如何在游戏中准确地将不同类别的垃圾拖拽入正确的垃圾箱中。然后,让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Scratch软件中的循环结构与选择结构,通过主动的讨论与实践,解决之前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达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几乎所有的信息,各种各样基于信息技术设计与生产的应用、设备、科技等都使得人类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另一方面,不良的信息攻击、信息技术滥用等也为人们的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埋下隐患。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主语结合多层次事例,真正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闽教版七年级上册《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学生深刻认识到信息合理获取、应有与处理的重要性,真正培养其自身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自身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要注重基于信息技术数字化、多元化和灵活化等的特点,尽可能地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比如,在《设计期刊封面》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借鉴知名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或者在相对自由的设计思路基础上勇于表达自己的创作个性等等,在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刺激其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落实好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这既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国家“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综合国力”指示的具体表现。因此,相关教学单位和教育工作者都应当积极重视起来,真正为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做好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优化,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乃至为有效提高国家科学技术竞争力等,做出积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