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聂维辰,陈 锐*
(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伏脉、牢脉、沉脉、三者皆属于六纲脉之沉脉类[1],故皆为阴脉,但三者阴阳属性、主病特点、脉位特征均不同,兹辨析如下。
1.1 伏脉 对伏脉脉象特征的描述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著作《难经》之中,其云“伏者,脉行筋下也”,这是对伏脉脉位的首次论述。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对伏脉脉象特征做出了更为具体的描述,其云“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到了宋金元时期,有多部著作对伏脉的脉象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其内容大多承袭了《脉经》的观点,如宋代的《察病指南》云:“按之着骨乃得,不出其位,举之全无,故名曰伏也”、元代的《脉诀刊误》云:“伏者,沉匿不出,着骨乃得。”明清时期,有多部脉诊学著作对伏脉脉象特征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如《古今医统大全》云“伏为埋伏,骨外筋里,三按俱无,推筋而取”、《濒湖脉学》云“伏者,重按着骨,指下裁动,脉行筋下”等。当代《中医诊断学》教材对伏脉脉象特征的描述为“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伏而不显”[1]。
《难经》云:“伏者,脉行筋下也。”《脉经》云:“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2]。由此可知,伏脉位于筋与骨之间,轻按不得重按始得。何为“筋骨”?《说文解字》中对筋与骨之本意有着明确的解释,即:“筋,肉之力也;腱,筋之本,附着于骨。”意指“筋与腱”附着于骨之上,并为骨之运动提供动力,共同来维持人体的运动平衡[3]。《脉诀刊误》云:“伏脉者,初下指轻按不见,次寻之中部又不见,次重手极按又无其象,直待以手推其筋于外而诊乃见。”此意为,在对伏脉的按诊过程中,举、按、寻三步皆不得伏脉,需推筋着骨方可得之,可见伏脉行于筋之下而伏于骨之上也,脉位更下于沉,脉形潜藏于筋骨之间,故名曰伏。
然清代张山雷的《脉学正义》对古人伏脉脉位之描述提出了新的认识,其认为脉为血管,筋乃附着于骨骼之上,虽不能完全说筋下全无血管,然脉动可以按得者,必非筋下之血管,故其认为片面的解释《难经》谓脉行筋下为伏,此做法殊有未妥,“脉行筋下”是在强调其深伏之意,而非是对其具体脉位的描述。
1.2 牢脉 最早对牢脉脉象特征进行描述的著作为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其云“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2]。这是对牢脉脉象特征最早且最为全面的一次论述,后世医家皆承袭了《脉经》的观点,如宋代的《察病指南》云:“按之实强,有似沉状,一云沉伏实大,如按鼓皮曰牢”;《医脉真经》云:“牢者阴也,状如弦革而浮,轻手则来,动手则散”;元代的《脉诀指掌》云:“牢者,沉伏而坚,弦长实大”;明代最具代表性的脉诊学著作《濒湖脉学》亦云:“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当代《中医诊断学》教材对牢脉脉象特征的描述为“沉而实大弦长,坚牢不移”[1]。
《脉经》对牢脉的脉位与脉形论述如下:“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2]。意为牢脉脉位介于伏脉与沉脉之间,其形实大而长微弦,牢而不移;《脉决刊误》云:“牢脉居沉伏之位,非入皮肤之浮部也”;《古今医统大全》云:“牢本坚牢,沉弦大实,不上不下,牢守其位”。由此可见,“牢”有2 层含义,一为“牢固不移”之意,二为“深藏”之意,故牢脉深藏于沉、伏二脉之间,且坚固不移,磐如监牢。现代有学者认为,牢脉举、寻皆不可得,左右推寻动而不移是其诊断的关键[4]。其意为,牢脉之脉位,轻取、中寻皆不可得,重按乃得,且重按之时,还当左右推移,如所得之脉形固定不移,则为牢脉。
从牢脉的脉形特点上来看,牢脉为复合脉,其兼有实、大、弦、长等4 个特点,“实而大者”为寸关尺三部皆有力,应指明显;“弦而长者”其形如按琴弦,端直以长。
1.3 沉脉 秦汉时期,未有对沉脉脉象特征进行具体论述的著作,其脉象特征的描述最早见于《脉经》,其云:“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宋代的《察病指南》云:“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乃得,故名曰沉也”;《医脉真经》亦云:“沉者阴也,轻手全无,重手乃得,故名曰沉也”;元代的《脉诀指掌》云:“沉者,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亦承袭了《脉经》对沉脉脉象特征认识的观点;元代脉诊学著作《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中云:“沉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缓度三关,状如烂棉曰沉”;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亦承袭了《脉经》的观点。当代《中医诊断学》教材对沉脉脉象特征的描述为“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1]。
《脉经》云:“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察病指南》云:“举之不足……重按乃得,故名曰沉。”这是对沉脉脉位的论述,其意为沉脉轻轻举之不可得,重重按之方可见。《脉诀刊误》云:“轻指于皮肤间不可得,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由此可见,沉脉位于肌肉与筋骨之间,初按皮肤不可得,缓缓按于肌肉之中稍有显现,再用力下移至筋骨之上,方可按得沉脉。如《脉镜》云:“轻手不见,重手乃得,沉于肌肉之下,曰沉。”又如《脉语》所云:“自肌肉之下得之,曰沉。”
同时亦有多部著作,对沉脉脉位予以十分形象的论述,如《太素脉秘诀》云:“沉者,如石投水,必极其底,重重寻之……此有缓起于骨上。”又如《四海同春》云:“沉谓沉着……如物沉水下之义”。此意为沉脉脉位较深,如重物沉于水下。
综上所述,运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若将脉道比若河道,“河道内之水”则为肌肉,“河道之底”则为骨骼,“河底之淤泥”则为筋腱。倘若将一物置于河道之内,若此物沉于水下,未完全及底,则为沉脉,何以言之?沉脉位于肌肉与筋骨之间也;其次,将一物置于河道之内,若此物沉于水下淤泥之中,并且及底,则为伏脉,何以言之?伏脉位于筋与骨之间也;最后,将一物置于河道之内,若此物坚实固定于河底淤泥之上,形大且端直以长,按之搏指,推之不移,则为牢脉,何以言之?牢脉,介于沉脉与伏脉之间,即肌肉与筋骨之间,然其并未嵌于骨骼之上,而是嵌于筋膜之上,形大且固定不移,轻取不能应指,重按方可触及,若想得其全貌,还需左右推之,以映出其象。故沉、牢、伏三脉之脉位依次由浅入深排列,沉脉居于上,牢脉位于中,伏脉潜于下也。
2.1 伏脉 秦汉时期已有著作对伏脉的主病特点进行描述,如《金匮要略》云:“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甘遂半夏汤主之。”《脉经》首次分寸、关、尺三部对伏脉的主病进行了描述,其云:“寸口脉伏,胸中逆气,……是胃中冷气上冲心胸。”“关脉伏,中焦有水气,溏泄。”“尺脉伏,……水谷不化。”《脉经》亦云“伏者霍乱”“心衰则伏”。唐宋时期对伏脉的主病虽承袭了前人的观点,如《三阴极一病证方论》云“伏为霍乱”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如《类证活人书》云:“伏主物聚。”宋金元时期对伏脉主病的认识亦承袭了前人“伏主物聚”的观点,如宋代的《脉诀刊误》认为“伏为积聚,有物为积”,元代的《脉诀指掌》认为“伏为霍乱,为厥逆”等。明代的《濒湖脉学》则认为“伏为霍乱吐频频”。当代《中医诊断学》教材对伏脉主病特点的论述为“主里证,常见于邪闭、厥证、痛极”[1]。
“伏主物聚”,所谓“物聚”,即如宿食内停、㿂瘕、痰饮等,故伏脉常见于阻隔闭塞之实证。宿食、㿂瘕、痰饮等皆为有形实邪,其为邪气闭塞,气血凝结,乃至正气不能宣通,脉道深伏不现,故可见伏脉[5]。
伏脉主脏腑虚衰至极之虚证,《脉经》云:“心衰则伏。”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心主脉2 个方面,心主宰血液的运行、血液的生成及脉道的通利,然心气虚衰时,心统摄血液运行的功能也随之减弱,脉气亦衰微,无力显现于外,故深藏于内,可见伏脉。
伏脉主霍乱之病,《脉经》云:“伏者霍乱。”霍乱者,吐泻不已,致使水气大脱,然津血同源,津伤则血少,脉道虚空,因吐泻伤津,气随津脱,则脉气虚弱,无力鼓动血之运行,故脉深伏于内,可见伏脉也。
伏脉亦可见于正常人,如妊娠停经之妇女[6]。胎儿禀受父母先天之精气,化生成有形之胎体,安住于母体内,因其为有形之体,必影响母体之气机,然“伏主物聚”,故女子妊娠经停之际,见伏脉则属正常之脉象。
2.2 牢脉 最早对牢脉主病特点进行详尽且具体描述的著作为《脉经》,其中有“关脉牢,脾胃气塞”“尺脉牢,腹满,阴中急”等记载。宋金元时期,对牢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如宋代的《察病指南》云:“牢脉,主骨肉疼痛”;元代的《脉诀刊误》云:“牢者坚也,……气之郁结故如此。”明代的《图注脉诀》云:“牢脉,主骨间疼痛。”清代的《端木堂考正脉镜》云:“牢主寒实之病,木实则为痛”,《诊家正眼》云:“牢主坚积,病在乎内”,《脉理会参》亦持此观点。当代《中医诊断学》教材对牢脉主病特点的论述为“多见于阴寒内盛,疝气㿂瘕等病症”[1]。
牢脉主病特点可概括为4 类:1)“牢脉主骨肉疼痛,气居于表”,如《云歧子七表八里九道脉决论并治法》《察病指南》《脉诀刊误》等著作皆对此进行过相应的论述。因牢脉介于沉脉与伏脉之间,即肌肉与筋膜之间,附着于筋膜之上且坚固不移,运用取类比象法,好似有形实邪附着于骨肉之间,故骨肉疼痛可见牢脉;何以言“气居于表”?牢者,里实而表虚也,当有形实邪停聚于内,阻遏气机于外,外散之气若不得收,则会耗散而表虚也,故气居于表可见牢脉。2)“牢主坚积,病在乎内。”如《脉诀汇辨》云:“牢脉脉形弦实,故咸为坚积。”积者何以成之?为正气不足,邪气深入牢固而成,㿂瘕、积聚、痈脓等病症皆可见牢脉。3)“牢主阴寒之病”,寒则坚牢,有牢固之象。寒邪主收引、凝滞,故寒邪伤人于里,可见牢脉。4)“牢为胃气全无之危殆脉”,牢脉脉形微弦,此为木旺土败之象,胃气将绝之兆,因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胃气将绝,气血生化无源,其人必亡矣,故牢脉可见。综上所述,牢脉主骨肉疼痛、㿂瘕积聚、阴寒之病、胃气将绝等病症,为危重之脉象也。
2.3 沉脉 最早对沉脉主病特点进行论述的著作为《素问》,其云:“沉而实者,是肾气内着也。”《伤寒论》云:“其脉沉者,荣气微也。”《脉经》首次将沉脉分为寸、关、尺三部进行论述,认为“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关脉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尺脉沉,腰背痛”等。后世医家在承袭《脉经》对沉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认识,如宋代的《类证活人书》云:“沉谓为在里。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脉诀理玄秘要》云:“脉沉主气痰病”;元代的《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云:“沉主气胀两胁,手足时冷”。到了明清时期,诸多医家在承袭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也对沉脉的主病特点提出了新的认识,如《古今医统大全》云:“沉脉主里证,邪气在脏也”;《脉语》云:“沉而有力为积,沉而无力为气”;《濒湖脉学》云:“沉则为气,又主水蓄”;《端木堂考正脉镜》云:“沉属里属阴,故为寒,为水,为气,为积,乃邪气在内”。当代《中医诊断学》教材对沉脉主病特点的论述为“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1]。
《素问》曰:“沉而实者,是肾气内着也。”气为阳而其性主动,当气机着而不通时,拥塞脉道,可见实象;肾阴化肾气,若肾气内着,必累及肾阴,肾阴为真阴之根本,然津血同源,必在脉象中有所体现,且肾藏于下焦,肾气内着时,其脉位必相对而沉,且气机拥塞必见实象,所以脉沉而实者,为肾气内着。
《伤寒论》云:“其脉沉者,荣气微也。”脉为血之府,荣气行于脉中,推动血液运行,当荣气衰微时,必削减其推动之力,故见沉脉也。
《脉经》将沉脉分为寸、关、尺3 部分别进行论述:1)“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寸部脉主心肺,胸中有水气,且痛引肋胁,此为水饮凌心之证,水为阴邪,其性延下,故在脉位上则体现为沉脉。2)“关脉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心下为脾胃中焦之部,寒邪停聚于中焦,使脾阳不得生发,久郁而沉也,故关部可见沉脉;3)“尺脉沉,腰背痛”。尺为肾之部,腰为肾之府,当有形实邪停聚于肾时,必可见腰背部肾府之疼痛,沉主里证,且病位较深,故可见沉脉。《脉诀理玄秘要》云:“脉沉主气痰病。”气为津液运行的动力,当气病之时,必会影响气血之运行,气血运行无力,则聚湿生痰,痰为湿邪,重着、粘滞而趋下,故血液在脉道内运行的过程中,痰湿之邪因其重着之性,则沉于脉道之下部,故气痰之病可见沉脉。
《古今医统大全》曰:“沉脉主里证,邪气在脏也。”这是相对于浮脉主表证、邪气在腑而言。浮脉与沉脉脉位相反,故主病特点也相反。沉脉主里证,病位在脏,且病势较重,预后不佳;反之,浮脉主表证,病位在腑,且病势于沉脉而言相对较轻,预后较好。
《脉语》云:“沉而有力为积,沉而无力为气。”沉而有力者,为有形实邪停聚之象,阻遏气机,故搏指有力且脉位较沉;然沉而无力者,为气虚之症,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故搏指无力,多为里病日久伤气,所以可见沉脉。
综上所述,沉脉属阴,主里证,为气、血、寒、积之为病,且病位较深,病势较重。
在阴阳属性方面,牢脉属阴中之阳,伏脉属阴中之阴。沉脉,脉位深沉,主里证,故属阴;牢脉,脉位也在里,故属阴,然其兼有实、大、弦、长等特点,故为阴中之阳;伏脉,其脉位深伏于里,故属阴,寻其脉时更需推筋着骨而得,故为阴中之阴。
在主病特点方面,伏脉、牢脉、沉脉皆主里实证,如《素问》认为“沉而实者,是肾气内着也”,《脉经》认为“关脉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古今医统大全》认为“沉脉主里证,邪气在脏也”,《诊家正眼》认为“牢主坚积,病在乎内”,《类证活人书》认为“伏主物聚”等;同时,伏脉、牢脉、沉脉亦主里虚证,如《伤寒论》认为“其脉沉者,荣气微也”“牢为胃气全无之危殆脉”,《脉经》认为“心衰则伏”。
在脉位特征方面,沉脉位于肌肉与筋骨之间,轻取不得其形,重按方可得之;伏脉位于筋与骨之间,轻取、中取和重取皆不可得,需推筋着骨而寻,才可得之;牢脉,介于沉脉与伏脉之间,即肌肉与筋骨之间,但其并未嵌于骨骼之上,而是位于筋膜之上,脉形较大且固定不移,轻取不可得之,重按方可触及,还需左右推之,才可得其全貌,且牢脉脉形微弦,应指明显。伏脉、牢脉、沉脉三者脉位相近,临床还需仔细辨别,以免误诊、错诊或漏诊,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