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一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其实,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这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与管理。当心衰来临时,如身体出现了明显症状,而没有引起患者的重视,可能会危及生命。
1.小腿和脚部水肿。表现为早晨起床后或长时间坐着易出现小腿和脚部水肿,站起来稍微活动能有所缓解。若脚和腿总是水肿,很长时间不能消退且持续反复发作,需警惕心衰。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不足以使最远端的双腿和双脚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2.短时间内体重暴增。主要是由于心脏不能正常射出血液,导致体循环淤血,会出现全身水肿的症状,导致体重增加。
3.稍微一运动就会呼吸困难。
心衰患者血液输出量降低,脑部供血不足,从而使全身无力、出现嗜睡等症状。另外,心衰患者通常活动受限,不能干重活。若在干家务活时也感觉喘不上气,且呼吸困难,此时需考虑心衰。
4.食欲不振。心力衰竭患者吃完饭后很长时间段有明显的饱腹感,常常感觉到胃部难受、恶心和呕吐,此外还伴有便秘。严重时感觉胸口沉闷且有压迫感,特别是刚刚吃完饭后,症状会更加明显。这是因为患者的心脏功能下降,使得全身血液不足,从而导致食欲减退。患者吃得少,排泄量也会减少,从而出现明显的饱腹感。
在基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一些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或加强病情。常见的诱因有:
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负荷加大。如妊娠、分娩,输液过多过快,过多摄入钠盐等,以及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都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4.药物作用。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5.其他疾病。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心衰病人最常用药物为利尿剂和改善心室重构的药物,利尿剂可以促进钠水的排泄,减少体内的水钠潴留,改善心室重构的药物可以改善心衰的远期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劳逸结合。
1.合理作息。中度心力衰竭患者需多卧床,尽量半卧位。病情得到控制后,可适当下床活动或做最基本的家务,也可在家人陪伴下户外散步。这样能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下肢栓塞和体力减退。心力衰竭严重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不能做任何体力活动,这样才能减轻心脏负担。
2.调整好饮食。心力衰竭患者需限制盐分摄入,采取低盐饮食,避免水分滞留在体内,从而加重心脏负担。饮食以高蛋白质、高热量以及多维生素为主,采取少量多餐原则,避免暴饮暴食而增加心脏负担。另外,身体肥胖的心力衰竭患者需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避免吸烟喝酒,远离刺激性食物。
3.避免身体太劳累。心理衰竭患者避免身体过度劳累,防止精神上受到刺激,控制性生活次数。要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一切发作诱因。
急性心力衰竭或者是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时候,一旦发生症状,要及早来医院就诊,时间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