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有红
甘肃越野马拉松事件,让国人深感痛心和震惊:为何一群热爱运动、热爱生命的人,却被意外无情地剥夺了生命?而造成这次事故的是一种医学急危重症——“失温”,也称“意外低体温”,又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有多危险?
众所周知,机体通过不停的产热和散热来维持着我们体温的相对稳定,尤其是机体的大脑和内脏等重要核心部位的温度更是基本保持不变。但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能力毕竟有限,如果机体温度流失过快,维持不了核心温度,失温现象就有可能发生。
首先来到的是代偿期。这时的核心温度还在35℃以上,人体的精神状态完全正常,只是会感到有点冷,相信大家都感受过。机体会收缩体表的毛细血管,减少热量从皮肤的散失,在激素的影响下增加肌肉、肝脏等产热。
当代偿已不足以维持正常机体功能了,核心温度进一步降低到35℃以下,人体就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比如判断力下降,说话不清楚、动作不协调等。
当核心温度降到28℃~32℃就是中度失温。此时意识慢慢丧失,各种反射变得迟钝;肌肉寒战产热也不再进行了;心跳快会变成心律不齐。原来始终收缩的周围血管扩张,导致血液重新流入周围血管,于是产生了短暂热起来的错觉,甚至让患者反常脱衣。
最后就是难以拯救的重度失温了,核心温度降到28℃以下。患者失去意识,心跳减慢直到停止。
人体失温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严重的,机体首先会通过代偿机制与低体温对抗。所以,当暴露于低温环境后,会有一个由轻到重逐渐失温的过程。当失温达到一定程度,人会变得行动迟缓,往往会误认为只是有点疲惫,觉得再坚持一下就没事了,就有可能最终造成悲剧。
可见,及时发现和识别失温,快速采取措施非常重要。
外界温度低是导致失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有时温度并非很低也可能会导致低温。通常来说,外界温度越低,环境湿度越高,风越大,越容易带走热量导致失温。因此,除了外界温度,我们还应该关注环境的湿度和风力大小,这些也是失温的重要诱因。例如这次事件中,突发的恶劣低温天气,加上跑步出汗和冷风冷雨,造成大量热量从皮肤和肺部流失,导致核心温度难以保持而出现失温。
失温是严重的急性伤害事件,关键是预防!预防失温其实很简单,不要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中,确保穿着足够温暖,打湿衣物后尽快换下湿衣服。同时,还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身体状态、热量补充、运动节奏等。参加户外越野运动的人群应该对失温保有警惕,在追求超越极限的同时保证安全。
很多人觉得失温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有时候在特定情况下,遭遇失温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目前,失温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醉酒后失温。饮酒易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血液涌向体表,造成机体发热的错觉,这也是很多人误认为喝酒能取暖的原因。恰恰相反,饮酒让机体热量更快的流失,再加上饮酒者出汗脱衣更易导致失温的出现;再者,饮酒过量会让饮酒者丧失对外界环境的判断,往往出现露宿街头、跌落池塘等情况。
如今,户外运动越来越火,意外情况也频频发生。进行户外徒步越野跑等活动时,常因忽视身体给出的报警信号,错认为只是机体疲劳,再坚持一下就成功了。
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运动前一定要熟悉天气和场地情况,根据天气情况做合适的衣物准备,根据补给携带足够的高热量食物和把握运动节奏;参加比赛,不可为了成绩而忽视安全,各种强制安全求救装备不要忽视;遭遇降温风雨变化时,一定要评估身体状态量力而行,及时放弃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