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不惑之年的王先生担任一家销售公司的经理,平常应酬很多,生活缺乏规律,靠着年轻时当过运动员打下的底子,如今看上去仍然体壮如牛;然而,不久前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却让他“很受伤”:体检诊断为“糖耐量低减”。医生告诉他,这属于糖尿病前期,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极干预,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否则很可能进展为糖尿病。
医生的话让王先生感到很头疼,鉴于自己的工作性质,医生的要求很难做到,长期坚持则更难。那么,像王先生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办?
糖尿病前期,就是指血糖比正常人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中间过渡阶段。
正常人空腹血糖<6.1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糖尿病人空腹血糖≥7.0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按照上面的标准,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升,就属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可细分为3种情形:①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偏高,在6.1~7.0毫摩/升之间,而餐后血糖正常;②糖耐量异常(IGT):餐后血糖偏高,在7.8~11.1毫摩/升,而空腹血糖正常;③“IFG+IGT”:即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比正常水平偏高,但均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2.8%,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达35.2%。换句话说,是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后面站着3位“后备队员”。
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前期对以下人群“情有独钟”: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糖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单亲患2型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病机会为20%~30%,双亲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为60%~70%。母亲有糖尿病的遗传风险大于父亲。
2.肥胖、少动者 肥胖(尤其是内脏肥胖)、缺乏运动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及血糖升高,其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是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
3.曾有妊娠糖尿病或巨大儿分娩史者 一般说来,随着分娩结束,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随之恢复正常。但这部分人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因此,凡是怀孕期间血糖升高的糖妈妈,产后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
4.代谢综合征患者 这类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脂肪肝等多重代谢紊乱于一身,其日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甚大。
5.年龄大于45岁者 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代谢率下降,身体容易发胖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患病率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高峰。
首先,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后备军,如果放任自流、不加干预,90%以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最终会进展为糖尿病。
其次,糖尿病前期虽然还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而且往往也没什么症状,这并不等于没有危害,但其中不少患者已经开始出现大血管(主要指心脑血管)病变。
因此,对于糖尿病前期,我们同样要高度重视、及早干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患者今后是否会发展成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的安全性问题。
现已证实,糖尿病前期病情是可以逆转的,通过早期积极干预,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还能大大减少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这一点恰恰是最最重要的。
干预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两种。生活方式干预,即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减轻体重等,可使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39%,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26%,微血管病变发生率降低35%,不仅效果显著,而且非常经济。关于这一点已被著名的“大庆研究”所证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执行起来往往困难重重,要想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更非易事。因此,药物干预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药物干预糖尿病前期也同样有效。特别是对于那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不能有效改善糖耐量低减者,或者一时难以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以及具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肥胖、吸烟、50岁以上等)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药物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循证医学证实对糖尿病前期干预效果肯定的药物有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空腹血糖偏高、体形偏胖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选择二甲双胍;餐后血糖偏高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选择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尽管干预效果很好,但出于对其心血管安全性及肝毒性的担忧,目前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至于目前一些具有减重效果的降糖新药,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是否也能用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尚有待今后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验证。
最后,提醒广大糖尿病前期患者,不要觉得没什么症状就听之任之,一定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尤其是生活方式干预),切勿错过这段可以逆转的宝贵时期。但对于改变生活方式较为困难或难以长期坚持者,最好接受药物干预,这对于避免糖尿病的发生,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