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颖
(江苏省邳州市畜牧兽医站,江苏 邳州 221300)
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传染病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了解并正确的使用疫苗是预防畜禽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但许多养殖场对于疫苗的使用技术不规范,往往不能正确选用、使用疫苗,导致免疫失败,使易感动物没有获得免疫保护,抵御病原体侵袭能力不足,抗体没有达到应有水平,影响了动物养殖健康稳定发展。
动物免疫接种是否成功使其达到免疫保护,取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品质、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接种方式和途径,以及动物机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接种生物制品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免疫终止。对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疫苗品种和质量 疫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生物制品,国家对生物制品生产厂家有着非常严格的规范认证,但因生产厂家众多、品种多样、生产设备及技术参差不齐,存在生物制品效价上差异很大,这些都会影响免疫接种的效果,造成免疫失败。动物接种选择疫苗时应选择国家认定的重点龙头企业生产的免疫谱广、免疫原性强、保护效果好的免疫优选疫苗株。
1.2免疫程序 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必须结合当地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及国家强制免疫要求、母源抗体监测情况来制定。不能机械地照搬其它养殖场(户)的免疫程序,或通过多个养殖场(户)的免疫程序重组一个免疫程序。
1.3免疫技术 (1)免疫人员进行疫苗注射前未做好免疫前期准备工作,如没有仔细核对疫苗的名称、品种和类型,没有仔细阅读生物制品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等。(2)免疫人员没有彻底执行消毒制度,如未对防疫器械严格消毒,稀释疫苗时未对疫苗、稀释液瓶盖、注射部位、防疫工作服等进行严格的消毒。(3)免疫人员选用针头不适宜或未更换,针头长短和更换对免疫注射至关重要,选用时必须与免疫畜禽机体相适宜。(4)免疫人员对注射部位与注射剂量的把握不到位,注射中的“飞针”,免疫注射部位不准确和注射剂量不足都将达不到免疫效果。
1.4养殖环境 畜禽养殖场饲养密度大,通风换气不畅,会聚集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等,这些都会造成畜禽群体应激反应,增强对疾病的易感性。
1.5其他因素
1.5.1药物因素 许多药物能够影响干扰免疫应答,如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某类抗生素、消毒药等。抗生素、消毒药可使活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灭活,改变活疫苗的抗原成分,破坏抗原性,导致免疫失败。
1.5.2疾病因素 免疫动物患病和病愈不久由于动物自身免疫能力差,接种疫苗后不会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1.5.3营养因素 营养是动物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饲料中蛋白质的供给及机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的正常代谢,对机体内抗体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的缺乏往往会引起免疫抑制。
2.1免疫前的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要求、免疫程序等安排免疫接种。认真做好接种前检查与核对:查看并核对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日期,检查是否有包装破损、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如有这些现象的疫苗不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疫苗必须按有关规定妥善销毁。
使用活毒疫苗时,不能用热水、温水及含氯、消毒剂和清洁剂等稀释,疫苗稀释后必须在2 min内用完,灭活疫苗在使用前预温至22-25 ℃,充分摇匀,上下摇动不低于20-25 s。疫苗稀释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倍数来稀释,无特殊规定的可使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
疫苗在免疫接种前避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取出时间过长,或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均会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失效。
2.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制定必须根据本地区动物疫病发生或疫病流行规律结合本场饲养方式、管理水平、污染程度等实际情况来操作,从而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千万不要照搬教科书和其它畜禽养殖场的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有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畜禽不同品种,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对同一种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
2.3选择合适的免疫接种途径 选择合理的免疫接种途径可以充分发挥全身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大大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常用的免疫接种途径有以下几种。
2.3.1注射免疫 适用于各种灭活苗和弱毒菌的免疫接种。可分为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和肌肉注射接种。
2.3.2点眼与滴鼻免疫 鼻腔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样组织,禽类眼部具有哈德氏腺,对抗原的刺激都能产生很强的免疫应答反应,操作时用乳头滴管吸取疫苗滴于眼内或鼻孔内,如鸡新城疫Ⅱ系疫苗的免疫接种。
2.2.3口服免疫 口服免疫效率高、省时省力、操作方便,能使全群动物在同一时间内共同被接种,对群体的应激反应小,但动物群体中抗体滴度往往不均匀,免疫持续期短,免疫效果容易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2.3.4气雾免疫 将稀释的疫苗在气雾发生器的作用下,形成雾化粒子悬浮于空气中,通过呼吸而刺激动物口腔和呼吸道等部位黏膜的免疫接种方法。
2.3.5刺种免疫 常用于禽痘、禽脑脊髓炎等疫病的弱毒疫苗接种。将疫苗稀释后,用接种针或沾水笔尖蘸取疫苗液并刺如禽类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的翼膜内即可。刺种免疫操作相对较为繁琐,应用范围较小。
2.3.6静脉注射 主要用于注射抗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马、牛、羊在颈静脉,猪在耳静脉,鸡则在翼下静脉。疫苗因残余毒力等原因,一般不作静脉注射。
2.3.7其他免疫途径 擦肛免疫接种、皮肤涂擦免疫接种等,目前很少使用。
2.4选择合适的针头及注射部位
2.4.1选用适宜针头并及时更换针头 针头过短、过粗,注射后拔出针头时,疫苗易顺着针孔流出,或将疫苗注入脂肪层。针头过长,易伤及骨膜、脏器。一般家禽用7号(冻干疫苗)或12号针头(油苗),2-4周龄猪用12号针头,4周龄以上猪用16号针头,绵羊和山羊用16号针头,牛用20号针头。接种时牲畜一头换一个针头,家禽采用连续注射器每接种200羽左右更换一次针头。
2.4.2科学注射,严格部位和剂量 严禁打“飞针” ,该肌肉注射的肌肉注射,该皮下注射的皮下注射。口蹄疫等疫苗接种时,猪在耳根后深层肌肉注射,针头方向与皮肤表面保持45度角,针尖向后,切不可注入脂肪层或皮下。牛羊注射部位采用颈部肌肉注射,方法同猪。禽类疫苗注射可采取胸部肌肉、颈背部皮下1/3处或浅层肌肉注射。规定的免疫剂量必须到位,不能因担心过敏反应而减小免疫剂量,否则,将达不到免疫效果。
2.5接种前注意畜禽需处于良好的环境状况 饮水免疫时要注意,在免疫前让畜禽保持适当的停止饮水时间,尔后再进行免疫从而提高免疫效果。气雾免疫时要注意,畜禽棚舍环境需保持相对封闭严密,使空气中的疫苗达到所需的浓度,从而保证畜禽能足量吸入疫苗。
2.6疫苗使用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2.6.1接种时凡疑似病畜和发热病畜不进行免疫接种,待病愈后补免。妊娠后期的家畜应谨慎使用。
2.6.2同时接种两种以上不同疫苗时,应分别选择各自的途径、不同部位进行免疫。注射器、针头、疫苗不得混合使用。
2.6.3使用活疫苗时,严防泄漏,凡污染之处,均要消毒。用过的空瓶及废弃的疫苗应高压消毒后深埋。
2.6.4免疫接种后要有详细登记,如疫苗的种类、接种日期、头数、接种方法、使用剂量以及接种后的反应等。还应注明对漏免者补免的时间。
2.6.5免疫接种过程对畜禽的刺激很大,会引起畜禽应激反应,而畜禽只有在正常情况下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性的免疫力,所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使畜禽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保证畜禽产生正常的免疫力。
4.5卫生与防疫 育雏舍门口要设立消毒池或消毒脚垫,并经常更换或喷洒消毒液,育雏舍内不能有成年鹅,外人不可随意进出,晴暖天气可进行带鹅消毒。
没有接种小鹅瘟疫苗的雏鹅,运输到育雏舍后要补种,每羽皮下注射1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0.2 mL,1~2周后再接种1次,或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0.5 mL,或高免卵黄抗体1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