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君为寄青衫湿
——宋代咏昭君诗的承续与衍变

2021-03-27 14:52张晓凡
中文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昭君文人诗人

张晓凡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一、宋代咏昭君诗的承续

王昭君,最初只是史书上一个寥寥几笔的人物,却因其个人的独特经历,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更多想象和阐发的空间。从诗歌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宋代是咏昭君诗创作的顶峰,宋前关于昭君题材的诗歌作品相对来说数量不多,唐代是昭君诗创作的第一个小高潮,内容也略为单调,多为关注昭君远嫁匈奴的悲剧,宋代关于昭君的诗文数量大幅增加,昭君本人的形象也更立体丰满。当然,宋代咏昭君诗的繁荣是建立在承续前代创作成果基础之上的。

1.昭君形象

昭君虽然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文学始终与史学不同,史学家必须要客观真实地记述历史,文人墨客却可以结合前人记述及个人理解对人物进行加工和演绎。以王昭君为例,其实正史中关于王昭君的记载仅有寥寥几笔: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号宁胡阏氏,与呼韩邪单于生一子,单于死后复嫁其长子,再生二女。但正是这些最基本的信息,成为供文人演绎创作的宝贵素材。宋前,昭君的形象就已经有了大致轮廓,如《琴操》中关于昭君的事迹就已经颇为详尽,“王昭君者,齐国人也。颜色皎洁”“端正闲丽,未窥门户”,不仅描写昭君的美貌,而且也更加深刻地表现出对昭君的同情。对昭君出塞这一故事进行描写时,大多文人主要是通过昭君的身世与经历表达自身的家国情怀。这也是因为昭君出塞这一故事本身含有的文化含义比较深厚。而在宋代,文人们不仅继承了前人对昭君出塞的描写,借助昭君表达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更深入地表现昭君出塞背后的内涵,使昭君这一形象有更多的含义。

2.哀怨情感

宋前咏昭君诗多以“哀怨”为情感基调,汉代《怨旷思帷歌》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情感,西晋《西京杂记》中对昭君诗的故事做了深入描述,加入了宫廷画师毛延寿这一人物,使文人以昭君为题进行诗歌创作时有了更为明确的谴责对象,其后文人对昭君诗进行创作时,也多是以哀诉为主。宋代咏昭君诗延续了这一情感基调,诗人多描写昭君哀怨以及对故国家乡的不舍、在塞外生活的悲苦以及异地环境的恶劣,表达了昭君内心的恐惧以及焦虑等情 绪[1],实质还是在借昭君来抒发内在的不平之气。宋代诗人在咏昭君诗中承续哀怨主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怜悯弱小。昭君本为弱女子,却离开家乡远至塞外。古人认为塞外乃苦寒之地、环境极度恶劣,因此,对昭君表达了深深的怜悯之情;二是,自怜身世。由此推己,“从昭君不得不出塞和亲的遭遇联系到自身怀才不遇,难回故国与自身怀才不遇、永远沉寂何其相似”[2],不由得发出控诉,“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欧阳修《明妃曲和王介甫作》)以上也为宋代咏昭君诗的衍变奠定了基础。

3.创作技巧

宋前咏昭君诗数量虽然不多,但艺术创作技巧却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比兴手法。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传统,由《诗经》和《楚辞》为发端,咏昭君诗中多采用了这一手法,如《怨旷思惟歌》先凋败秋景起兴,引领了整首诗歌萧索凄凉情感基调。另,多以沙石、胡风、笳声等北方之物来代指昭君所处的异国,暗喻其有国难归、艰难度日的凄凉身世。如“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沈约《昭君辞》),“却望关山逈,前瞻沙漠平。胡风带秋月,嘶马杂笳声。”(薛道衡《昭君辞》)等。前人青睐于用比兴昭君物象来吟咏描述,逐渐成为咏昭君诗歌创作的一个传统,宋人诗歌创作时亦多以此入诗;二是,情景交融。以萧瑟之景来表达萧瑟之情,托昭君之人、之事来抒发内心情感,本就是昭君题材的题中应有之义。宋前昭君诗中多以肃杀的秋天作为背景,萧索秋景之中,昭君如同蓬草一般离国难归,“今来昭君曲,还悲秋草生”,“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何逊《昭君怨》),更显无限凄凉,着力表现昭君出塞的艰辛之苦,抒发诗人同情、悲悯昭君之情,以上在宋代咏昭君诗中仍然十分常见。

二、宋代咏昭君诗的衍变

在宋代咏昭君诗除了对前人诗作风格和内容的继承之外,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这促使宋代咏昭君诗与前人的昭君诗之间出现了极大变化。宋代的文化发展十分繁荣,繁荣的文化背景对宋代文人的影响十分深远,再加上宋朝文人的忧患意识更加强烈,而对昭君诗的多元化解读成为文人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宋代咏昭君诗盛行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宋代文人更加倾向于利用昭君出塞这一历史典故阐释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宋代咏昭君诗创作过程中,与前代诗作出现了极大差异,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形象象征化

形象象征化,即昭君这一人物,已经成为宋代文人抒发政治观点和感怀身世的象征符号。昭君的形象经过不同时期文人不断修正,在两宋时期已经定型,昭君出塞的故事也已趋近圆满,更容易被文人所接受。对昭君形象的改造,极大地丰富了昭君这一人物的象征意味,提升了了昭君形象的人格价值。对昭君出塞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也使宋代文人更充分地认识到昭君与宋代价值观、社会观、哲学观的契合点,对昭君形象和主题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在昭君的人物形象已经确定,昭君出塞的故事已经完善的前提下,宋人或是借昭君本人来抒发身不由己的感同身受,或是借昭君出塞的典故表达对战事或和亲这类事件的政治观点,昭君诗至此成为宋代文坛上的一个重要创作题材。当然,宋代文人对昭君形象的改造并非都是成功的,尤其是主要从男性视角和价值观为标准的,也就很难认识到昭君出塞是女性的人生悲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感染力。

2.抒情哲思化

抒情哲思化,宋人即便是在抒情时也不带着哲理性思考。宋人的影响是空前的,钱钟书先生指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则“多以筋骨思理见胜”[3],哲理思辨是宋人诗歌创作的典型特征,这对咏昭君诗主题的衍变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因此,对宋代以前昭君诗的主题和立意进行分析,并未突破肯定昭君出塞的合理性以及对悲剧进行谴责这一固定模式,而宋代昭君诗的形象以及思想境界都有所突破,不仅体现了昭君凄凉哀婉的个体愁思,同时也刻画了昭君忠君爱国的高尚思想。有诗人认为宋代以前的咏昭君诗更倾向于对昭君个体悲剧命运的审美,而宋代文人在同情昭君悲剧命运的同时,也向历史发出了诘问,更热衷于探讨对美好生命被毁灭的原因,具有更加强烈的现实责任感,昭君也由此成为宋代诗人寄托理想以及哀愁情绪的重要载体。宋代诗人在写昭君时不仅是写昭君的悲剧命运,更多的是抒发所处时代的悲情以及自身怀才不遇的哀怨。

3.主题理学化

主题理学化是宋代昭君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对宋代文人诗歌中咏昭君诗主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理学思想的影响是比较深远而广泛的。这种影响除了理学家会通过创作表现之外,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理学对昭君题材的影响最主要的表现是理学家会亲自参与咏昭君诗作的创作。北宋理学家存在重义轻文的倾向,并没有深入关注咏昭君诗。文学家除了从昭君的历史故事中找寻社会价值、情感价值之外,理学家也从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中挖掘出了不同的内涵。第二,受理学影响相对较大的一些诗人创作了咏昭君作品。这些诗作不仅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并且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宋代咏昭君诗的大量出现也是其主题出现衍变的重要表现。例如,王安石创作的咏昭君诗不仅受理学的影响,并且还在咏昭君诗的作品中也体现了与理学家相似的追求。既不满前人对昭君悲剧命运直接人的追查,并且又从和亲事件这一角度出发进行历史性思考,借古喻今。这与两宋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宋代经济文化比较繁荣,诗人能够各抒己见,促进文化整合以及改造[4]。

结语

综上,昭君诗是宋代文人借古咏今的重要话题。宋代昭君诗数量较多,且主题变化也更为多样,从传统的表达哀怨之情,到赞叹昭君慷慨赴难以及对昭君悲剧命运原因的怜惜和愤慨,其实都是“宋代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心境的寄托”[5]。宋代士大夫有浓厚的精忠报国热忱,却多数都处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困境之中。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诗人大多有怀才不遇的愤慨、人生无常的感叹,多借昭君抒发复杂情绪。宋代文人打破传统主题立意的限制,对昭君出塞进行更为理性深入的思考,在承续前人诗作情感的同时,对昭君主题以及昭君形象意义进行了积极改造,丰富了咏昭君诗的内容、拓展了主题内涵与表达方式,不仅造就了宋代昭君诗的辉煌,也为我国古代昭君文学的繁荣积蓄了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昭君文人诗人
昭君
文人与酒
昭君
文人吃蛙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
昭君别院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