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恒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4700)
在教育行业中,中职教育模式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差异性,中职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学生对知识学习与接受的能力有限,学习能力有待加强。而微课作为信息时代教育领域中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并且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能让学生无须受到时空所限,进行反复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为往后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1]。
当今,微课在学术界的概念界定比较模糊。我国与外国学术界较为认可的微课概念为:微课是一线教师自主开发、时间控制在五分钟的微小课程,贴合教师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与所用,解决了工作过程中的难题,微课不单单是一种教学工具,还是助力教师成长的新范式。
2.1 容量较小。通常而言,微课程仅聚焦一个知识点,与中职学生认知能力相符。微课的时间很短,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而微课由于时间较短,因此,目标比较明确,内容十分精炼,很有深度,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提升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
2.2 不完全独立性。微课仅仅针对一个重要知识点加以讲解,该知识点又与别的微课内容相连,仅有与其他知识点结合方可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微课拥有不完全独立性的特征。
2.3 比较灵活且有利于传播与学习。伴随互联网持续发展,使得在线学习变得愈发便捷。在网络学习背景下,微课简明扼要使学生更加喜欢选择采用微课进行学习。微课使学生在时空上均可获得更大的自由,学生可以自行挑选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2]。
2.4 微课具备一定的校本特点。现如今,很多教师开始投入到了微课教学中,与此同时,很多学校也开始研发适于自己学校的微课,开始不断增强教师微课培训,激励教师开发与应用微课,构建网络平台分享微课。
数学是逻辑思维很强的一门科目,数学相比较别的科目而言,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低,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微课营造贴近专业生活的教学实景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十分生动有趣,而且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样化,教学模式与中职生心理需求相符,可以实现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主动性提升的目标。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而且有益于中职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运用微课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层次,微课把三维动画与数学理论知识相结合起来,通过动态化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学基本概念与推理过程,从而把复杂且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生动形象化的过程。
微课属于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会融入非常多信息化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选择性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与具体化。除了这些,微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视频与网络资源,学生能够按照自身学习需求科学采用网络中的优质资源,对有关知识展开更加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再者,微课也可以给学生与教师提供优质的交流互动平台,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3]。
成功的教学并非是强制性的,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主动学习。数学科目本身较为枯燥乏味,但其中仍蕴藏许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所以,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着手,选择中职学生周围发生的或者感兴趣的事物,从而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把数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起来,将社会生活中的题材贯彻到数学教学中去,让新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构成构建在学生生活基础之上。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专业领域和平时生活中深挖素材,设置和函数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此拉近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微课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比如,以汽修专业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有关汽车销售中销售额和销售数量变化关系;出租车收费和路程变化关系等各种数学问题,进而将这部分问题加以整理和归纳,随后将这些内容指定成微课视频,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知识脉络。微课视频有着一定的传播性,视频内容精简,无须占据过多的内存空间,教师可以把其传输到班级微信群或者其他交流平台中,以供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反复观看。
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为数学教学的关键之所在。关注中职学生求知需求和学习问题间的关联性,利用问题创设微课,采取信息化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与发出疑问,从而激发出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并且,需要结合专业课程,借助微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是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与探索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教师通过创设汽车销售微课程情境,专门针对汽修专业学生数学学习函数概念之中,介绍优秀毕业学生经过艰苦创业,构建了汽车4S店,提出销售数量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变量关系,以及在出租车收费过程中的分段函数中,设置网约车两种收费模式,与学生共同讨论何种出行方式更加划算,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需要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中职学生进行比较探究,从而启发中职学生在知识结构重塑过程中找到揭露问题真相的最佳路径。比如,教师在汽车销售中的函数概念之中,运用微课创设了探究汽车销售过程中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额变量关系与销售趋势,统计图变量关系这两个情境,经过一一探索与分析这两个变量关系,从而得到函数基本概念;也可以通过创设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在传感器中的函数单性中仔细观察示波器图像,从而对电压时间变化关系加以分析,整理出单调性图像性质;在对出租车计费分段函数中,学生选取乘坐网约车,而行驶路程不同,需采取不一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费用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分段函数的学习。
微课于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依旧以汽车专业为载体,进一步挖掘数学和专业之间的融通点,从而帮助学生提升专业学习效率。此次项目通过预先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认识与了解汽车销售过程中函数的变量关系、查看节气门传感器时示波器里面所显现的图像单调性,汽车车标对成型于出租车分段收费问题,从而全面分析电阻阻抗和电压输出之间的关系,以此帮助中职学生对汽车销售与汽修专业工具的充分运用,并且促使学生进一步分析与判断汽车性能,进而设置网约车收费方式,并要求学生积极讨论何种出行方法更加经济实惠,以此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要想让中职学生完成学习目标,需要经过不断练习,从而促使知识内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因而,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微课,比如,教师通过预先录制的有关传感器函数单性概念微课短视频,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观看视频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锻炼中职学生在语言文字、符号语言以及图像语言三者之间持续加以转换的能力,从而提高中职学生数学抽象思维核心素养。学生在数学知识结构重新塑造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认知,进而提出假设,并且进行猜想验证,最终进行整理和归纳,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中职数学教学环节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关注到数学知识的迁移应用,从而有效拓展问题,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知识迁移应用所需要除了有教师的积极指导以外,还有学生的主动配合,以及对应的情景。几种学习方式和知识点等知识要达到迁移的目的,必然在这二者之间有着一致性或相似之处,而这些均需教师积极寻找,同时帮助学生构建起来的。在刚开始时,教师需要借助自身的专业素质帮助学生寻找且构建二者间的联系。不过在此环节中,依旧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长此以往,学生才可以经过自身的能力找到二者的相似性,并且在未来可以自行迁移应用知识。第一,学习情境当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当中职学生学习了分段函数以后,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处理越来越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教师通过创设有关梯架水费计算、居民用电峰谷电费、商场促销等情境的微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提升中职学生问题迁移的能力。
微课教学是在互联网时代衍生出来的,是新时代创新产物,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潜在能力。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可以经过微课教学,对专业知识体系有进一步的理解,进而把数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相融,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此次研究还有着诸多不足和缺陷,仍需有关研究人员持续探索与发现,从而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