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脑卒中失眠的应用研究*

2021-03-27 12:37:35孔先云陈祖琨杜洋洋
光明中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耳穴穴位疗法

孔先云 陈祖琨 杜洋洋

脑卒中是2018年我国居民排第三位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恶性肿瘤,也是2017年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的主要原因[1]。脑卒中患者常有多种后遗症和并发症,如偏瘫、吞咽困难、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等,脑卒中失眠是常见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之一,《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指出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睡眠完整性破坏或睡眠质量下降,并导致患者出现疲乏、日间嗜睡、情绪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日间功能损害。有研究指出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病率约为38.2%[2]。失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风险[3],也是脑卒中复发的重要诱因之一[4]。卒中患者合并失眠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5],并且脑卒中失眠患者更容易并发焦虑、抑郁,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6]。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7],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疲乏感,有助于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技能操作。张琪[8]通过系统评价指出中医护理措施能缩短患者的入睡时间,减轻日间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脑卒中失眠患者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包括艾灸、穴位敷贴、耳穴压籽、中药足浴、芳香疗法、五音疗法等,现将近年来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脑卒中失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1.1 艾灸艾灸以艾为主要材料,在人体相应部位进行热灼和熏烤,借助药物作用及热力,达到疏通经络、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余李强等[9]通过系统评价指出艾灸能有效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于文琦等[10]在研究中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及睡眠障碍护理(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心理护理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门、足三里的温和灸。试验表明艾灸神门、足三里穴能改善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杨坤等[11]在研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对照组艾司唑仑口服,试验组给予温阳补肾灸(龟板灸结合悬灸命门、百会),结果表明温阳补肾灸疗效优于艾司唑仑。

1.2 穴位敷贴穴位敷贴是将药物与赋形剂相结合,贴敷在患处或穴位,根据选用药物的不同,通过对药物的吸收及对经络穴位的刺激,发挥养心安神、交通心肾、调和阴阳的作用[12]。穴位敷贴多选用养心安神、交通心肾、调和阴阳的药物及穴位治疗失眠[13]。陈颖等[14]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对照组丹红注射液、奥扎格雷钠,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门穴中药穴位贴敷。试验结果表明穴位贴敷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失眠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郭燕芹[15]在研究中运用SPSS 19.0软件编程随机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穴位敷贴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1.3 耳穴压籽耳穴压籽是药籽贴在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并进行按压,耳与脏腑联系密切,通过刺激穴位或反应点,能起到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作用。不同的耳穴压籽材料,如王不留行籽、磁珠等,在功效方面存在差异,但均可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16]。张霜梅等[17]通过Meta分析指出耳穴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王子豪等[18]在研究中纳入5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地西泮口服,试验组给予耳穴压籽,选取交感、神门、心、皮质下、内分泌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耳穴压籽能够改善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赵娜等[19]纳入70例患者,在研究中给予对照组归脾汤,试验组给予归脾汤结合耳穴压籽,试验结果表明归脾汤结合耳穴压籽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归脾汤,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睡眠状况。

1.4 中药足浴中药足浴指将药物煎汤后进行足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下通过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送到全身脏腑,可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20]。中药足浴借助药物及热力作用起到促进气血运行、养心安神的作用,从而缓解失眠状况。张煜楷等[21]通过系统评价指出中药足浴治疗失眠有一定疗效。徐燕等[22]纳入66例患者进行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足浴与辨证施膳相结合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能提高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1.5 芳香疗法芳香疗法是使用挥发性芳香物质,经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起到防治和缓解疾病的作用。董慈等[23]通过Meta分析指出芳香疗法可以改善躯体疾病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王瑶瑶等[24]纳入68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给予试验组香附、沉香曲、牡丹皮、郁金等芳香药物制成的药枕。药枕既能借助中药的芳香气味发挥引经开窍、疏肝解郁等作用,又能刺激头颈部经络腧穴。试验结果表明芳香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睡眠状况。

1.6 五音疗法五音疗法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和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调式的音乐来治病。李庆等[25]通过Meta分析显示音乐疗法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李凤霞[26]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护理。结果表明音乐疗法结合艾司唑仑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艾司唑仑。常咪娜等[27]纳入146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五音疗法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患者的入睡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

1.7 联合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好[28]。多种疗法协同应用可以增加疗效。张莺等[29]将155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结果表明将五行音乐与耳穴贴压相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耳穴贴压,且不良反应少于口服艾司唑仑,安全性高。李文莉等[30]在研究中纳入80例患者,通过对照试验指出芳香药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失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2 讨论

2.1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现代医学和护理多采用苯二氮类药物、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治疗护理脑卒中失眠,但存在不良反应明显、实施困难等缺点。大剂量或长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会增加卒中风险[31],是卒中复发重要的诱因[4],且具有成瘾性,长期使用会加重焦虑,导致持续失眠,甚至死亡。认识行为疗法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提供,实施受到限制,且存在依从性差等问题[32]。中医认为中风后阴阳不交、脏腑失和、气血亏损、痰瘀内生,致心神失养、心神不宁而发为失眠,累及心、肝、脾、肾[33]。故对中风后失眠的护理,要在辨证施护的基础上遵循调和阴阳、补益气血、祛痰化瘀、养心安神的原则。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治疗脑卒中失眠、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首先,中风患者存在口眼斜、吞咽困难等后遗症,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相比口服药物,有着不受患者吞咽功能、消化道功能的影响、避免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等优势。其次,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到脑卒中失眠患者的护理中,能减少安眠药的使用,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再次,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及使用,使患者出院后在社区医院或家庭仍能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改善睡眠状况,贯穿脑卒中的三级康复网络,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改善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作用机制的研究有了新进展。有研究表明艾灸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体代谢及改善血液循环[34]。王鑫栋[35]通过研究指出艾灸可通过增加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5-HT、NA、Ach等脑内神经递质活动信号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刘霞等[36]研究指出穴位部位的皮肤薄于非穴位部位的皮肤,通透性好,更利于药物的吸收;同时药物经皮肤吸收后,药物停留在角质层,持续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可长时间发挥药效。宋亚刚等[37]认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可能是穴位敷贴治疗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穴位敷贴通过“微作用、微刺激、微吸收”来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来发挥治疗作用[38]。郭尚函等[39]通过研究指出失眠会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使大鼠的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增高,通过耳穴贴压后大鼠的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下降或恢复正常,表明耳穴贴压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方媛媛[40]指出足浴通过刺激足部神经末梢,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李庆等[41]指出部分芳香药物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芳香物质可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或通过嗅觉通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为芳香疗法治疗失眠的可能机制。张文韬等[42]研究表明五音疗法能发挥与针灸类似的作用。周月霞等[43]认为音乐疗法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能达到促进脑神经的修复与再生、调节5-HT系统、改善机体免疫的作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改善脑卒中患者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能避免或减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不良作用、不良反应,能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提供更科学、更可靠的证据支持,挖掘、规范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促进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2.2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思考尽管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于脑卒中失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等,同时进一步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需要进行探索、发掘。如艾烟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空气消毒、提高免疫力、改善微循坏等治疗作用,但具有轻微的毒性,其毒性与时间、浓度存在相关性[44];艾灸的介入时机、治疗时间、艾灸治疗的最佳温度等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穴位敷贴选用的部分药物刺激性较大,在应用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贴敷对皮肤的损伤,且要注意患者是否对穴位敷贴的药物过敏;穴位敷贴的药物、赋形剂的选择以及如何提高药物吸收效率需要进一步研究。耳穴压籽需要患者进行按压刺激下发挥治疗作用,当患者依从性不强、上肢活动受限或者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不足时,未对耳穴贴压部位进行刺激则无法更好地发挥疗效。中药足浴最佳的药液煎煮方法、泡脚时间以及泡脚温度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且当脑卒中患者存在肢体活动困难、偏瘫时进行中药足浴存在困难。芳香疗法在应用时要考虑患者对气味的接受程度、对所使用的药物是否过敏等;部分光敏的精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熏蒸法是常用的使用方法之一,但熏蒸时间过长会产生有害物质丙酮[45],因此需要探索出更好的发挥芳香疗法疗效的、更安全的使用方法。五音疗法治疗脑卒中失眠缺乏系统性、标准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不断探索,推动系统的、标准化的五音疗法应用体系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治疗脑卒中失眠时,要注重辨证施护,做到因人因证护之,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治疗脑卒中失眠的优势,促进患者的康复。要形成针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实践指导与操作规范,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疗效,进一步促进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耳穴穴位疗法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7:04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10
夏季穴位养心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17 14:59:54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30:01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