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莉
(大连市朝鲜族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1)
随着我国民族学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提升民族学校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民族学校学生也能借助语文教学来强化自己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国家实施了统编三科政策,要求2019年所有年级三科课程全部使用统编教材,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之后,也对民族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认真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来展开分析,探讨教学创新的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教材中的篇目涉及很多语文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内容,民族学校的学生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他们的汉语基础有限,所以在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会有更明显的体现,如果学生的语文基础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他们很难适应学习和成长的需要。而目前民族学校所开展的初中语文教学,大多没有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只是按部就班地对学生开展教学,这对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应用语文知识来辅助学习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这一问题需要教师深思并积极探讨如何才能发挥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策略[1]。
由于初中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所以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都习惯于围绕考试的考点来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这在目前也是迫切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使用统编版教材之后,如果教师不改变应试教育的固有教法,想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会面临着很大的难度,而这一问题在民族学校将体现得更为明显。
在目前民族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所开展的汉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大多存在着教学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所以语言习惯对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带来了很大影响,知识语文教学实践无法发挥出理想效果。初中生作为思想独立的初始阶段,如果不能充分了解和掌握通用语言文字,可能会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如何让学生通过统编语文教材达到这一目的,是考验基层中学语文老师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正式使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之后,国家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为了使此项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出更大价值,建议教师从以下角度展开教学创新方面的探索。
在传统的民族学校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民族出版社的语文教材,在具体编写的过程中依据的是《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因此,教学内容在编排设计上与全国通用的语文教材存在着很大差别,更加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讲解,工具性学科的特点没有得到凸显。在统编语文教材正式应用之后,需要教师积极对语文教材进行研究,要结合学科工具性特点和民族语言特色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充分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为了使此项教学实践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比较教学法,激发民族学校中学生对不同语言表达效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方面,使民族学校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借助参与课堂语文教学,提升自己的汉语言水平,为他们更好地使用汉语这一工具来为展开各科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必须要认真做好课前的备课,积极从各个不同角度对课文内容所涉及工具内涵,收集丰富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上借助此类教学素材来丰富课堂教学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展开对作者、课文内容、主人公的深度探讨,利用这种策略能够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对课程内容的探讨之中,在学生深入探讨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展开深度学习,使课程教学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对此项教学活动必须要给予特别关注。
以《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深度反映作者对母亲思念的文章,借助对作者瘫痪期间母亲对自己悉心照料的平凡小事将母爱充分展现出来,其中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同时这篇课文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所以教师在开展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引导民族学校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从研究作者史铁生开始进行教学研究,要重点向学生介绍作者在瘫痪初期内心的思想情感。引导初中学生在深入分析作者、在换位思考中体验作者在瘫痪之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由此深刻探寻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民族学校学生就能借助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个人的语文学习方法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性并充分融入学习活动中之后,逐渐掌握分析和阅读课文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更加精准的使用语言文字,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也有助于课程教学取得理想效果,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当民族学校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他们在各门学科学习过程中都会应用这种方法。
统编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全国很多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这些丰富的内容,对民族学校学生进行引导,借助对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激发出民族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语文水平得到不断提高[2]。
以《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这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散文从不同层面向人们介绍了济南的冬天,带给人们的感觉里面有大量景物描写。对于很多民族学校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没有去过济南,所以他们会对课文中描写的内容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向学生全面展示济南冬天的风光,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利用标准的普通话来阅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对课文内容的探索,对于冬天,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冬天干燥、寒冷,每个地区都是一片肃杀的景象。这是一般人认识之下的冬天,而济南的冬天就与传统意义上北方的冬天有所不同,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就要首先引导民族学校学生将自己心目中冬天的特点总结出来,然后逐一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并充分结合济南冬天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带着自己的质疑来阅读。此外,还可以针对民族语言中对冬天或者北方环境的语言文字作为引导,与课文中类似的章节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在该类场景中的语言文字表达的差异性。只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到课文中,利用自己的质疑精神来展开思考与探索就能使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就能改变目前的民族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实现创新教学。
目前统编版语文教材,结合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了综合性学习环节,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改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使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强化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以《有朋自远方来》这一项综合性学习为例,其中所涉及的交友之道、向朋友展示自我就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也是每一个学生都会用到的,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交友有关的文章,也有很多千古名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现状,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在考试中已经很少有单纯考查学生记忆性知识点的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考察,所以要借助实践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加大语文阅读力度,收集丰富的素材,并结合如何向其他同学展示自我,来组织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有助促进创新新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改变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使语文学科发挥出育人功效。
阅读与写作都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都习惯于将写作与阅读两项教学活动分开,这对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借助大量阅读,才能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充分理解汉语与民族语言在文字表达方面细微的差异性。同时还要借助大量写作训练才能使学生的不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得到培养,所以教师要积极将两项教学活动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不断深入展开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教学活动发挥出更加理想的效果。
例如,学习蒲松龄的《狼》这篇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古人描写细节的方法,并积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现代汉语将这篇文言文改写出来,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到课文内容之中,也能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更地融入课程学习之中。
统编版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从各个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示了语文学科的魅力,而民族学校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普遍面临着很大的难度,需要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借助同编语文教材的使用使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得到大幅提升,改变目前民族学校语文教学现状。所以教师要认真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结合目前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反思教学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借助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积极推进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融入课程学习之中,实现教学创新的目标,使语文学科的育人功效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