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中涉疫文献研究

2021-03-27 11:24成,崔
吉林中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温病瘟疫疫情

李 成,崔 为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清史稿》是由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朝历史的未定稿[1],是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笼络清朝遗老而撰修的史书[2]。

1914 年即民国三年初,国务院向袁世凯呈请设立清史馆。3 月袁世凯以大总统令的形式,批准了呈请。同年在几经人选后由赵尔巽任馆长。赵尔巽,字公镶,号次珊,汉军正蓝旗人,同治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清末要职。由于其出生于翰林院,历任要职在遗老中有一定政治名望,辛亥革命后与诸多王公大臣居于青岛,因此聘其为馆长[3]。民国政局动荡,清史馆主事人也几经轮换,最终《清史稿》也因此在诞生之初就出现了三个版本,即关外本、关内本、关外二次本[4]。

《清史稿》采用的史料有实录、圣训、起居注、国史本传、奏疏、军机档、方略、外省采访书籍、大学堂图书馆书目、玉牒、东华录、碑传、文集和笔记体的私家杂乘等,史稿征引采摭广博。但由于《清史稿》成于众人之手,各人观点的差异,水平的高低,造成了《清史稿》的良窳有别。尽管如此《清史稿》依然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5]。特别是《清史稿·灾异志》中记载了清代大量的自然灾害和自然异常事件,是官方记载最为完备的档案,对天文学、气象学、医学等学科都有重要的文献档案价值。在医学方面的生物学、遗传学、变异学以及温病学等都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特别在疫病流行方面,大量的史料记载了清代的疫病流行,大致勾勒出清代疫情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6]。

1 《清史稿》中对清代疫情的记载

1.1 《清史稿》卷四十志十五灾异一对清代疫情的记载 《清史稿》作为官方记载最为完备的档案,在其卷四十志十五灾异一中记录了大量清代疫情史料,按照时间顺序从顺治元年(公元1644 年)记录到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 年)。史料年份地区记载清晰,部分更是记录了疫情发生的季节或月份,和疫情大小死亡情况,甚至记载有人畜共患病案例。

按照时间顺序首先是顺治帝时期的疫情记录。在顺治元年(1644)至顺治十三年(1656)期间,共五个地区发生过疫情,这5 次疫情记载均记录为大疫。

康熙帝期间疫情记载从康熙元年(1662)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这期间在各地共发生各类疫情94次。疫情记载上有“疫”27 次,“大疫”66 次,“瘟疫”1次。其中康熙四十二年用“人死无算”“民死几半”记载了疫情的伤亡情况,还有康熙四十三年两处用“人死无算”说明疫情严重。康熙二十年还记录了一次疫情“人牛多毙”。

雍正皇帝期间共发生各类疫情32 次,记载为“疫”“大疫”各16 次。雍正元年(1723)秋,现在的河北境内,用“死者无算”描述疫情。雍正十一年(1733),江苏、上海一带出现“大疫”,记录为“死者无算”。

乾隆皇帝期间共发生各类疫情48 个地区次,其中记载为“疫”4 次,记载为“大疫”44 次,共涉及到18 个年份。其中五十一年有一处描写疫情情况的记载,“莒州大疫,死者不可计数”。

嘉庆皇帝期间疫情记载从嘉庆二年到嘉庆二十五年,共涉及其中的11个年份,21个地区次的疫情。“疫”4次,“大疫”16 次,“瘟疫”1 次。“疫”发生的年份和地区为嘉庆二十年(1815)春江苏,四月山东两地,七月安徽。“瘟疫”记录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八月浙江的“大瘟疫流行”。余下皆为“大疫”。

道光皇帝期间共发生各类疫情82个地区次,“疫”8次,“大疫”70 次,“瘟疫”2 次,“瘟”1 次,“时疫”1次。共涉及从道光元年到道光二十九年间的18个年份。其中道光元年(1821)八月记载河北“时疫大作,至八月始止,死者不可胜计”。同年同月记载河北另外两个地区“瘟疫流行,病毙无数”。十一年(1831)秋浙江“瘟”。其他皆记载为“疫”和“大疫”。

咸丰皇帝期间共4 个地区发生“大疫”4 次,涉及甘肃、湖北、山东。

同治皇帝期间共发生各类疫情39 次,“疫”2 次,“大疫”37 次。涉及9 个年份,一处记载“死者无算”。

1.2 疫、大疫、瘟疫、瘟、时疫

1.2.1 疫 疫,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疫,民皆疾也,从疒,役省声,营只切”[7]。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民皆疾也。郑注《周礼》两言疫疠之鬼。从疒,役省声,营只切,十六步部”[8]。受时代性影响,古代认为疫病的发生源于巫术思想,是受鬼怪传播所致疫病。

1.2.2 大疫 《清史稿》对疫情描述中的大疫的,只是对疫情严重的一种描述。从《清史稿·灾异志》其它灾异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清史稿》卷四十志十五灾异一记载:“顺治九年冬,武清大雪,人民冻馁”“顺治……十五年正月朔,潜江大雾,昼晦”“顺治元年,沙河大雨雹。二年三月,平乐雨雹,大如鹅卵”“康熙四年四月,东平、真定、日照大旱蝗”此类记载均是描述事情严重,不同于平常。因此在疫情描写中的大疫,只是描写疫情比较严重,不同于以往。

1.2.3 瘟、瘟疫 瘟,《说文解字》中无此字。《汉字源流字典》记载,瘟,形声字。楷书瘟,从疒,昷声。《集韵·魂韵》:“瘟,疫也。从疒,昷声”。本义为瘟疫,中医指人或动物的流行性急性传染病。演变有三,一为用作动词使染瘟疫;二为像得了瘟病一样呆滞,没有生气;三为引申用作发泄心中不满、骂人的话[9]。《康熙字典》《集韵》乌昆切。音温。疫也。《抱朴子·微旨卷》:“经瘟役则不畏”。又《集韵》乌没切。音。心闷貌。又於云切。音煴。瘟瘟,小痛貌[10]。

瘟、瘟疫都表示流行性传染病。相对于疫表示由鬼怪引起的传染病,瘟更表现一种得病的状态,或者是得病的过程,亦或得病后他人对病情严重的态度。

温病,湿温,冬温,春温,温邪等,这里的温与瘟又有何不同呢。温病,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11]。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记载:“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12]。除此之外还有多处“温”。《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等[11]。也属广义伤寒的一种,《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13]。《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此为指夏至日之前发病的温热病。温是发病因素也是发病症状,即以发热为主。温疫是指具有温热病性质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骤且患者临床表现相同,病情危重,并能引起大流行。瘟疫在古代文献中同疫,瘟和疫同义,均指传染病。而温疫是传染病中以热证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瘟疫。温疫又是温病中有强烈传染性病情危重凶险且易发生大流行的一类疾病[14]。

1.2.4 时疫“此时行疫疠也,众人病一般,转相传染者是”[15]。就是在特定时间流行的特定的疫病,众人染病症状相同,有传染性。

2 重大疫情年份运气

2.1 康熙四十三年 康熙“四十三年春,南乐疫,……濰县大疫”。康熙四十三年是公元1704 年,干支纪年为甲申年。司天之气为少阳相火。在泉之气为厥阴风木。六气的主气顺序固定,客气顺序为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素问遗篇·本病论》:“假令壬午阳年太过,……地己迁正,阳明在泉,去岁丙申少阳以作右间,即天厥阴而地阳明,故地不奉天者也……后三年化疠,名曰木疠,其状如风疫”[13]。《素问遗篇·刺法论》:“假令壬午,刚柔失守,上壬未迁正,下丁独然,即虽阳年,亏及不同,上下失守”[13]即假如壬午年运气之间阴阳失调,阴阳二木即丁壬不相呼应,辛巳的司天之气,厥阴风木未退位,中运的胜气出现,上下气运位置相错,则有“金行燥胜,火化热复”,此外如此异常运气累积,“后三年化疠,名曰木疠,其状如风疫”,即到甲申或乙酉还有大疫情[13]。康熙四十一年《清史稿》记载一处发生疫情,在接下来的,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四十三年都发生了疫情而康熙四十一年即为壬午年,康熙四十三年为甲申年。

2.2 道光元年“道光元年三月,任丘大疫。……九月,日照大疫,沂水大疫”[1]。道光元年为公元1821 年,干支纪年为辛巳年。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在泉之气为少阳相火。六气的主气顺序不变,客气顺序为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其病温厉,必折其郁气,资其化源,赞其运气,无使邪胜……”厥阴风木司天的年份是巳亥之纪,如辛巳、丁亥[13]。厥阴风木司天年份,气化运行晚于正常天时,终之气,客气相火当令,阳气旺盛,蛰虫出没,河流不冻,地中阳气外泄,百草重生,如此人体感觉异常舒适,但气候异常,应该寒冷反而温暖,则是温病疫疠流行的好时候。受运气、年支、主气不同而带来相应的气候异常,从而引起疫情[16]。

3 《清史稿》中所记录的应对疫情的措施

3.1 清政府的应对措施 面对疫情清政府的主要应对措施是设立粥厂药局,施粥增药,有时还会派遣医官施医治疫。疫情结束后由于大量劳动力死于疫情,大量家庭流离失所,导致大量农田无人打理,疫情地区农业近乎绝产,因此清政府会减少或直接免除当年或未来一段时间的赋税,以减轻疫情地区负担,恢复生产。此类内容《清史稿》虽未单独记载,但也有记录。如卷六本纪六圣祖本纪一记录了设立粥厂派遣医官治疗疫疾,“丁丑,命五城粥厂再展三月,遣太医官三十员分治饥民疾疫”。卷七本纪七圣祖本纪二记录有疫情过后赋税减免的诏文。冬十月己卯,诏曰:“秦省比岁凶荒,加以疾疫,多方赈济,未甦积困。所有明年地丁税粮,悉予蠲免。从前逋欠,一概豁除。用称朕子惠元元至意”。

3.2 各地官员的应对措施 《清史稿》列传中记载的各地官员,部分在其任职期间经历了疫灾,或者防治疫灾。主要措施同清政府一样,设立粥厂,药局施药布医,减免税负,开仓赈灾,根据不同情况官员会走访疫情根据时节制定应对措施,甚至预防疫情的发生。《清史稿》卷二百五十六列传四十三记载了康熙初年,甘肃巡抚华善在任期间西和、礼县大疫,华善私自开放府库赈济灾民,由于春耕临近,下令为百姓卖耕牛,准备种子。事后才上报朝廷,上级认为其违反规定应予以责罚,皇帝知道并免除其责罚。“华善……西和、礼县大疫,华善发帑治赈,并以春耕期迫,令市耕牛、具籽种,事竟乃疏闻,部议以违例当责偿,上命宽之”。

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记载陈鹏年在任职苏州知府期间出现饥荒之年,饥荒伴随着疫病流行,陈鹏年迅速寻访各个村镇,了解百姓疾苦,上请赈灾,由于反应迅速,大部分都得以活命。“陈鹏年……值岁饥,疫甚,周历村墟,询民疾苦,请赈货,全活甚众”。

卷二百八十九列传七十六记载了山、陕旱灾,命朱轼与光禄寺卿卢询分往劝粜治赈。朱轼去往山西,上书奏请下令富人商人出资买米,暂停淮安、凤阳等关米税,地方官安置灾民,出资者可得题荐,由于灾民多聚集,因此疫病有可能发生,提前设立医厂,救治灾民。“朱轼……上以山、陕旱灾,发帑五十万,命轼与光禄寺卿卢询分往劝粜治赈。轼往山西,疏请令被劾司道以下出资赡饥民,富民与商人出资於南省籴米,暂停淮安、凤阳等关米税;饥民流徙,令所在地方官安置,能出资以赡者得题荐;饥民群聚,易生疠疫,设厂医治”。

卷三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三,乾隆三十五年,顾光旭为甘肃宁夏知府,调平凉,大旱。平凉等多地设立粥厂,又考虑到入夏有可能滋生灾疫,于是给每口两个月的粮食,遣散灾民回家复耕。“顾光旭……寻出为甘肃宁夏知府,调平凉。三十五年,大旱……自夏至次年三月始雨。平凉、隆德、固原、静宁各设粥厂二,饥民日增。虑入夏疫作,给每口两月粮,遣使归耕”。此外还有“沈善富……在官十有六年,尤尽心灾赈……值大疫,设局施药施瘗,绝荤祈禳”。

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八记载童兆蓉一身兼摄三官,赈灾治疫,设厂施医施药,百姓活命者甚多。“童兆蓉……光绪三年,署榆林。岁祲,便宜发仓,复运粟於包头、宁夏,单骑临赈。既而大疫,延榆绥道及榆林令皆遽殁,代者不至。兆蓉一身兼摄三官,比户存问,为具医药,全活甚众”。

4 《清史稿》中的疫病类医著和治疫大医

4.1 《清史稿》中疫病类著作 《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七志一百二十二,艺文三,子部十四类,医家类中记录了众多清代医家撰写的疫病类书籍,对于后世查找此类书籍以及研究此类书籍给出了查找方向。这些书包括《温证语录》一卷,喻昌撰。《广温热论》五卷,戴天章撰。《温热论》一卷,薛雪撰。《瘟疫传症汇编》二十卷,熊立品撰。《温疫条辨摘要》一卷,吕田撰。《松峰说疫》六卷,刘奎撰。《温热经纬》五卷,王士雄撰。《温症痧辨证》一卷,许汝楫撰。《痧胀玉衡书》三卷,《后书》三卷,郭志邃撰。《治疟痢方》一卷,倪涵初撰。《痢疾论》四卷,孔毓礼撰。《痧法备旨》一卷,欧阳调律撰。《霍乱论》二卷,陈念祖撰。《霍乱论》二卷,王士雄撰。《吊脚痧方论》一卷,徐子默撰。《喉科秘钥》二卷,许佐廷撰。《烂喉〈疒丹〉痧辑要》一卷,金德鉴撰。《时疫白喉捷要》一卷,张绍修撰。《雅爱堂痘疹验方》一卷,邵嗣尧撰。《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二十卷,《痘疹全集》十五卷,《杂症痘疹药性合参》十二卷,冯兆张撰。《痘疹不求人方论》一卷,朱隆撰。《疹痘集解》六卷,俞茂昆撰。《保童济世论》一卷,陈含章撰。《痘证宝筏》六卷,强健撰。《天花精言》六卷,袁旬撰。《牛痘要法》一卷,蒋致远撰[1]。

4.2 治疫大医 《清史稿》卷五百二,列传二百八十九,艺术一记载的清代医家中明确写到吴有性、戴天章、余霖、刘奎因为擅长治疗瘟疫而出名。

吴有性,字又可,江南吴县人。当崇祯辛巳岁,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有性推究病源,就所历验,著瘟疫论……古无瘟疫专书,自有性书出,始有发明。

其后有戴天章、余霖、刘奎,皆以治瘟疫名。

天章,字麟郊,江苏上元人。诸生。好学强记,尤精于医。所著伤寒、杂病诸书,及咳论注、疟论注、广瘟疫论,凡十馀种其论瘟疫,一宗有性之说。谓瘟疫之异于伤寒,尤慎辨于见证之始。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益加详焉。为人疗病,不受谢。子瀚,成雍正元年一甲第二名进士。

霖,字师愚,安徽桐城人。乾隆中,桐城疫,霖谓病由热淫,投以石膏,辄愈。后数年,至京师,大暑,疫作,医以张介宾法者多死,以有性法亦不尽验。鸿胪卿冯应榴姬人呼吸将绝,霖与大剂石膏,应手而痊,踵其法者,活人无算。霖所著曰疫疹一得,其论与有性有异同,取其辨证,而以用达原饮及三消、承气诸方,犹有附会表里之意云。

奎,字文甫,山东诸城人。乾隆末,著瘟疫论类编及松峰说疫二书,松峰者,奎以自号也。多为穷乡僻壤艰觅医药者说法。有性论瘟疫,已有大头瘟、疙瘩瘟疫、绞肠瘟、软脚瘟之称,奎复举北方俗谚所谓诸疫证名状,一一剖析之。又以贫寒病家无力购药,取乡僻恒有之物可疗病者,发明其功用,补本草所未备,多有心得。同时昌邑黄元御治疫,以浮萍代麻黄,即本奎说。所著书流传日本,医家著述,亦有取焉[1]除上述以治瘟疫闻名的医家外,明确记载治疫经历的还有清代医家陈修园、王孟英、陆懋修。

陈念祖,字修园,福建长乐人。嘉庆中,官直隶威县知县,有贤声。值水灾,大疫,亲施方药,活人无算。

士雄,字孟英,浙江海宁人。居于杭,世为医。时吴、越避寇者麕集,疫疠大作,士雄疗治,多全活。

陆懋修,字九芝,江苏元和人。先世以儒显,皆通医。懋修为诸生,世其学。咸丰中,粤匪扰江南,转徙上海,遂以医名。研精素问,著内经运气病释。后益博通汉以后书,恪守仲景家法,於有清一代医家,悉举其得失。所取法在柯琴、尤怡两家,谓得仲景意较多。吴中叶桂名最盛,传最广,懋修谓桂医案出门弟子,不尽可信。所传温病证治,亦门人笔述。开卷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一语,不应经法,误以胃热为肺热,由於不识阳明病,故著阳明病释一篇,以阐明之。又据难经“伤寒有五”之文,谓:“仲景撰用难经,温病即在伤寒中,治温病法不出伤寒论外”。又谓:“瘟疫有温、有寒,与温病不同,医者多混称。吴有性、戴天章为治疫专家,且不免此误”。著论辨之,并精确,有功学者[1]。

受时代影响,清代医家众多,又因为清代疫情较多,所以参与过治疗瘟疫的医家也不在少数,这些医家各有专长,开宗立派,著书立说者有之。《清史稿》记载的医家并非清代所有,但都具有代表意义,对于医史文献研究意义非凡 。

猜你喜欢
温病瘟疫疫情
战疫情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绘画中的瘟疫 下
抗疫情 显担当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绘画中的瘟疫(上)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瘟疫算个啥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