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飞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酒泉 735000)
随着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对很大挑战。物流行业是集运输、仓储、信息产业为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条件。我国物流行业逐渐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进步。所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成为必然。
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建设单一,不利于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教材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能够为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供重要途径。物流管理专业学科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但是,我国传统的物流建材缺乏实践内容,具体操作内容的编写人员大多为高校教师,他们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都是通过摘抄、借鉴和研究等方式编写的。近几年,物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开始实现了智慧物流、跨境物流等模式,但有关的这些知识都未完整的纳入教材内容中,导致物流管理专业学科内容和实际不符合,不仅未彰显教材的信息化建设,学生对物流知识的应用效果也不佳。所以说,物流教材的设定和目前的物流行业发展水平不符合,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进程,这种情况下,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育工作中,一些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属于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专业教学无关。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仅仅重视专业内容的学习,未对学生的人格、品德以及创业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该环境下,导致教师仅进行专业课授课,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单一,未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际上,未将物流专业知识和学生的未来就业相互联系,导致学生在上课期间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物流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涉及的内容与工程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相关。对于物流企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但是很多高校的物流专业课程设定都是近几年完成的,大多数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知识学习,对物流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充分,不会利用先进教学软件,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比较传统,不仅无法满足人才的创新创业需求,也不利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实际上,很多的物流专业教师未走进企业实习,掌握的物流行业实际经验不足,还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实践学习,也不利于对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培养要求。
高校教学中,因为受到教学软硬件设施的限制,导致很多的物流专业教学都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对物流管理方面的实验平台建设不够重视,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文科属性,认为不需要为其投入大量实验设备,使物流专业教学中缺乏实验平台。并且,一些物流实验室的设施老化严重,使用的物流软件未得到更新,还无法满足当前物流行业的变化需要,也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培养。当进行实践内容教学过程中,开始对学生讲解案例知识。对于物流案例库的设定,很多的案例内容多是从课本上摘抄,整体内容老化,既不符合现代物流行业的建设需求,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当前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还是教师讲解方式为主,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合作意识、生存意识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并且,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未主动参与到课堂探讨中。教学大部分时间利用PPT来完成,尽管增加了教师讲解,但是,缺少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以及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影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结合新时期行业发展需求,将其和企业实践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和教师能够主动学习和思考相关知识。并在多种渠道上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物流知识。也要结合物流行业的现代发展要求,对教材的内容及时更新,增加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够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设定,能够使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学生。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目的探究,对知识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需要给出有效的教学对策,使学生能够明确任务目标,并按照具体步骤来实施。
第一,理论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在原有的课程上,要增加和创新创业有关的理论体系,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对于课程的设置,可以增加项目管理课程、商业模式理论等,引导学生对创业能正确认识,也能掌握创业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还可以增加创业指导、案例探究等课程,邀请知名学者到校园中讲座,为学生讲解有关创业的知识,使学生通过讲座积累更多经验。还可以增加和物流管理企业有关的经营管理课程,有效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第二,实践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还需要重视实践课程。因为实践课程的开展能对学生的物流服务能力、运营能力积极培养。所以增加的实践课程主要为校内外的单技能培训、专业生产实训以及综合技能培训等课程,促使学生通过实践训练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增加创新项目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课程等,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需要增加专业认知实训,使学生能跟岗实习,达到现代学徒制教学,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服务实践能力[1]。
第一,校内实训基地。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和有关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在校内设立实训基地,形成真实的校内企业工作情境,使学生通过实训提前体会和学习企业的整体运作情况。比如:学校和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合作,共同创建快递实训基地、仓储基地等,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仓储场景实训基地的设计,引导学生为其设计独立方案,鼓励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去,促使设计的方案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也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二,校外实训基地。高校可以和物流企业相互合作,在物流企业内部设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获得校外实训的机会。学生在实训中,不仅能掌握先进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也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自身技能。同时,教师也需要积极深入到物流企业中,对最新的产业技术充分学习,使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在顶岗实习中,学校可以使用现代学徒制,使学生利用学徒制的角色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能够边做边学,以达到产教结合的目的,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条件。所以要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高校可以指派一些教师到国外或者相关企业中学习先进的物流知识,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为教师提供网络学习机会,使教师在闲余时间也能够学习,保证自身网络化水平的有效提升。不仅如此,还要积极鼓励教师主动考取物流行业的专业证书,这样在实践中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还可以鼓励教师发表有关物流课题的论文,使教师在写论文的时候逐渐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教师也可以申报有关物流方面的科研、课题研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完成物流创新创业课题。期间高校可以给予充足的资金和精神支持。对于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有贡献的教师,可以给予职称晋升奖励。高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使教师能够逐渐扩展视野,增强物流实践技能。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国外学习机会或者引入国外先进物流专业人才到校授课,并在科研和生活上给予丰厚待遇,这样人才的积极性不仅得到有效发挥,也能够为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当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后,也能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也会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条件[2]。
为了加强物流专业实验室和案例库的建设,高校和政府需要为其增加资金支持,使物流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优化,对专业课实验室中的陈旧设施进行更换,保证物流实验室能够全天候开放,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后期的培训和学习,也能够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条件。对于案例库的建设,可以邀请物流方面的专家到校讲座,物流专家能够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详细讲解,并给出适合的教学案例。案例库中的内容一定要按照企业实际进行编写,确保案例内容具备一定的时代性,还要增加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下,“互联网+课堂”模式逐渐展开,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逐渐应用。且钉钉、腾讯会议等一些在线教学软件开始增加,逐渐和传统课堂讲授方式充分结合。这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的相互合作,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比如,云班课,该软件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签到、点名、探讨等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其中也能够发布最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最新信息,从而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3]。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利用使我国的物流行业发生很大变化,进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必然。新时期的物流专业人才要把握机遇,能够敢于创新。高校也要从教材建设开始,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保证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符合我国当代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