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农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大难不死的男孩》片段赏析

2021-03-27 11:06吴丽娜
中文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魔法石哈利波特

吴丽娜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100089)

引言

《哈利· 波特》系列小说自第一本于1997年问世以来,就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哈利波特风潮。作者J.K.罗琳1997年6月,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小说中哈利· 波特是个孤儿,饱受姨母一家人的歧视与欺侮。后来哈里进入了魔法学校,与好朋友罗恩和赫敏一起共同阻止伏地魔,保卫魔法世界的和平。 该系列小说被翻译成73种语言,本段选自苏农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大难不死的男孩》,在一个周二的早上,德思礼先生在去公司的路上以及在公司一上午的所见所闻所感本片段作为第一章节的开始部分,需要更加注意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

一、文体之独特——儿童文学

1.概念层面

在中国,“儿童文学”这一术语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是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越来越多的外国儿童文学被引入到我国, 我国儿童可以欣赏到各种丰富且多元化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也可以从诸多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当中去汲取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了解外国的文化与生活。

2.译者分析

作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译者,前半部分是人民文学社的老翻译家曹苏玲翻译,她是翻译大家曹靖华的女儿,文笔非常优美自然流畅。后半部分是与妹妹马爱新翻译第二部《哈利·波特与密室》的马爱农翻译,她对语言风格、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拿捏的很到位。两人最终以笔名“苏农”署名。有哈迷评价说“中文译本让人觉得轻松亲切而准确,小说也有他们的再创作在里面,有他们的审美情趣、语言习惯和行文风格,没有童心的人是译不好的[1]。

二、宏观视野剖析整体

1.翻译原则—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要求译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来将整篇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完整地翻译出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行为更加的准确,更能从文章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

第一,为保证翻译工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表达对文化的传输,在进行翻译工作时,一定要遵循目的论的翻译原则。目的论主要是指翻译人员应当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国家的文化出发,根据原文的语境进行翻译,使最终的译文与目的国文化属性相互协调。

第二,作为儿童文学,目标读者的特殊性要求译者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语言生动有趣,内容独特新颖有吸引力,并且对儿童来说要有教育意义。因此译本基本上是以直接翻译为主,尽可能地多保留外国儿童文学的特点,保留出文章原来的语言特点,凸显出趣味性和生动性。直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翻译方式, 其不仅仅要准确且全面地对作品原文的含义进行阐明, 更要求其翻译人员不随意增加或者删除原作, 要全力确保文学作品原来的风格以及韵味。对于儿童来说, 文字阅读难度非常低, 整本书中几乎不会出现过于复杂的词汇, 也不会出现复杂的表达方式和句式, 任何语句或者段落中使用的都是简单句式和常用语句[3]。

2.语篇语体口语化

在儿童文学中, 说话的是成人而受话的却是儿童, 成人将儿童的话和儿童的故事用书面语言表述出来然后再供儿童阅读和欣赏。由于儿童在心理、年龄、文化层次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的语言就呈现出口语语体的风格。这里我们将要分析的就是其句式的口语化。句式的选择是否恰当,表达效果如何,要看其所处的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儿童文学的句式呈现出明显的口语化倾向,主要体现在灵活自如、简短明白、语气多变等特征上。

例如:Mr.Dursley was enraged to see that a couple of them weren’t young at all; why, that man had to be older than he was, and wearing an emerald-green cloak! The nerve of him!(德思礼先生很生气,因为他发现他们中间有一对根本不年轻了,那个男的显得比他年龄还大,竟然还披着一件翡翠绿的斗篷!真不知羞耻!)

中文译文中“真不知羞耻”翻译的俏皮活泼,也更贴近孩子的心灵。并且将and翻译出了“竟然”的意思,更有童话般的感觉,充满稚气和动感, 德思礼先生的情态、口吻、声调都表现得活灵活现, 读起来使人产生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不仅对话语言的描写作者能自如地运用儿童的口语化句式, 而且在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把控得很好[2]。

三、微观角度解读细节—翻译策略

1.词汇朗朗上口

纵观译文全文,不难发现出现了很多四字成语“兴致勃勃”“交头接耳”“目瞪口呆”“指指点点”,这些词汇形象生动,朗朗上口,更加抓住儿童读者的心理特点。

2.句式短小简练

英语语言注重形合,句子和句子之间常用连接词以及使用一些从句,用来表达语法语义和逻辑关系,因此英语句子同场出现长句,而《哈利· 波特》的目标读者为少年儿童,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译者多用短句来处理这些冗长而复杂的长句,把英文原文中长句切成小句子[2]。

例如:He was in a very good mood until lunchtime, when he thought he’d stretch his legs and walk across the road to buy himself a bun from the bakery.(他的情绪很好,到吃午饭的时候,他想舒展一下筋骨,到马路对角的面包坊去买一只小甜圆面包。)

英文原文先是一个until小从句,后跟一个when从句和一个并列句,句子相对比较复杂,如果翻译成一句话,逻辑容易不清楚不易于理解。而译者把句子分解成了四个简练短句,更具备易读性,对于处在理解力发展的儿童来说,更容易被接受。但是有一点,笔者认为最后一个短句前面加上连词“于是”会使句子更加连贯[4]。

3.修辞生动形象—夸张

夸张手法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同时结合小读者生动的想象力,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从人物内心深处感悟角色和故事情节。

例如:...and his eyes fell on a huddle of these weirdos standing quite close by.(目光落到了离他最近的一大群怪物身上。)

“weirdos”本意“奇怪的人”,译者并没有说一群奇怪的人,而说“一群怪物”,夸张地表达出这些人装扮的奇怪,突出表现了德思礼先生对他们的反感厌恶,也表现了德思礼的内心活动以及他暴躁骄傲自大的性格,为后来她对哈利波特的态度作铺垫。同时儿童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他们的脑海中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天马行空, 因此, 作家和翻译人员都必须要具备能够满足儿童想象空间的能力, 要用这种想象力来为儿童呈现一个美好的世界。

四、美中不足—汉译失误分析

任何语言的存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 所主张的:“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各有其特点。文化语境是指特定的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由英语翻译成汉语, 自然涉及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语境。因此,要翻译好原作, 译者不仅需要了解英国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 还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如果译者不能充分了解英汉两种文化语境, 就很有可能出现翻译失误[5]。

例如:Mr.Dursley always sat with his back to the window in his office on the ninth floor.(德思礼先生在他九楼的办公室里,总是习惯背窗而坐。)

这样一看好像没有很大的翻译失误,但是在英国大楼的楼层是比中国高一层的,因此英国的九楼为中国的十楼。虽然这一处翻译对整个作品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作为细节问题,还是要考虑一下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译文不同。其实译者出现失误的根源在于原作者的原语文化未能在译文中得到准确的传递[3]。

结语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可以说是原作者罗琳与译者苏农的跨地域的对话,实际上原作者与原读者之间的心灵相通并不可能完全存在于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这就对译者的要求很高,而苏农做到了走进儿童心灵,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凸显了儿童文学的兴趣性和生动性。本文从宏观视野和微观角度对片段进行浅析,哈利波特的译文翻译对翻译发展和剖析还是有很大价值和意义的。

猜你喜欢
魔法石哈利波特
读《哈利•波特》有感
封印之战
英雄从来不孤单
——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成为哈利·波特
好脏的哈利
勇敢的哈利·波特
像哈利那样隐身
假如我有一颗魔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