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文化传承与创新探析

2021-03-27 11:06杨淑娟
中文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校企

杨淑娟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因此,提升技术技能积累水平、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成为目前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1]。

一、技术技能积累的现状

“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是与“研究高深知识与文化传承”相应的职业教育功能。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长期的学习生产和创新实践使学生获得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递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国际上针对技术、技能积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技能积累的合作主体,日本以企业为基础、美国以学校为基础、德国以企、校联合为基础;我们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政、校、企协同合作为主,采用合同模式、基地合作模式、项目合伙模式和平台建设,其中大部分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具体如何实现,路径如何尚未进一步研究。本文就是以辽宁省先进职教学校为例,进一步探索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背景下,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的具体实现路径[2]。

二、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技术技能积累途径

1.顶层设计优化系统

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从本质来说是建立一套双方都认同、都遵守、彼此互利互惠的协同发展机制,这套发展机制从管理角度分析至少应包括:第一,校企共同建立的管理机构,如学术/行业委员会、董事会、理事会、监督机构等负责管理包括人员招聘、员工培训、机构设置等相关事宜,这些管理机构应当吸纳包含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企业一线技术工人、行业专家、校企管理人员、政府人员等;第二,有一套可运行的管理章程,如《校企学徒培养章程》《理事会议事规程》《董事会章程》等,权利与义务明确并分配好,各职能机构严格按照章程各司其职;第三,建立市场导向的利益实体,逐步实现企业法人的“职教集团”,为共同治理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分配,确立各主体的利益体,分工合作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顶层设计优化系统根本目的是加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双方各自分工协同育人,尤其是对一些高风险学科来说,表面的产教融合合作不仅不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也为之后的生产留下了隐患,而这些仅仅依靠校内培育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形成职教集团,从人才输入到人才输出,形成订单式培养。注意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在保证学校培育人才经费充足前提下,激发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对参与产学研项目的企业在办厂、税收、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社会风气上,加大“劳动光荣”“工匠精神”的宣传,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使员工、学校、学生、企业形成合作相信合力,形成“职教集团”,“职教集团往往是由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多方主体组成”。

2.加强企业参与学徒制建设主体性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导作用在学校,主体作用在企业,企业的高度参与性与良好的运行是衡量高水平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指标。前文已经提到,企业更注重市场导向的“小而精”的经济价值,同时要具备低的人力培训资本,因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实质上就是教育机构和企业组织间进行的人力资本产权的交易(转让)”。因此,如加强企业参与学徒制建设的主体性,首先要为企业“减负”降低因培训高职院校学生投入的人力资本,由此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的生产利润,参与建设的主体愿望也会强烈[3]。高职学生入企培训,由于学校讲授的是理论基础,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因此,学徒进入企业往往从头开始,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培训压力。为了减缓企业的培训压力,现代学徒制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育人模式,即学生在入企之前,由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基础教育和技能的培训,基本合格的学生再由第三方培训机构介绍进入企业,减少了校企关于学徒培养人力资本投入的矛盾。加强企业参与的主体性,一方面,要为企业“减负”;另一方面,要为企业“赋权增能”,“赋权增能概念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管理界,雇员对组内部事务决策的参与度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首先赋予具备相关能力的企业划定职业资格认证的权力,要求在校学生必须完成对应的课程学习方可获得职业资格,必修课程由企业参与制定并通过学校同意,并且必修课程的完成需要企业监督[4]。这样在培训内容上企业师傅就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性,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学历证书可由企业规定,完成对应的初级、中级、高级的必修课程后,获取对应的初/中/高级资格证书,完成等值成果转换,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第三方机构的监督。此外还应制定好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企业现代学徒制建设才能有章可循。经进入后工业时代,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强调综合、立体、多维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经验的获取、实践资源的共享以及实践共同体纽带的建立,这不是单一个体所能完成的。因此,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应以现代学徒为基石,紧密结合企业,多维度统筹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空间,从顶层上优化系统,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芬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就颁布了相关法案和学徒计划保证学徒制的实施。因此,现代学徒制应具备整体思维,从政府、企业、行业、第三方机构等多方面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才能实现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长久维系,实现“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

3.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

产教融合下“双元育人”的主导作用在学校,主体作用在企业,“职教二十条”“1+X”证书制度都说明了这一点,两者的主要分工是学校更注重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培训,企业则结合理论实践育人,因此,现代学徒制下学校更多扮演了“设计师”的角色。学校的核心人物是育人,育人的主要途径是课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课堂实施的核心要素是课程体系,以往的课程体系“章节”意味浓厚,大多按照既定的理论阶段教授。这种课程体系可以系统培育学生的职业理论基础,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夯实理论素养,但是从实际教授效果来看,教师课堂以理论灌输为主,学生接受度不强,并且课程内容与最新产业动态有一定差距,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也使得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直接到岗训练,需要岗前培训。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与市场导向、生产活动结合,从而培育出高技能应用人才。“实践是现代学徒制建设的逻辑起点……只有基于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实践空间、实践主体以及实践观念,挖掘其内在机理,才能充分延展其现实功用,促进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发展。”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生产项目为核心,以实践为基点,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实际生产操作流程优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打破课程章节固有思维,按照产品生产工艺的不同灵活组合课程内容,理论和实训交叉融合。如第一学年学校制定初级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学生打下理论基础,企业根据初级课程挑选企业师傅,培训学生获得初级职业等级证书,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对应的课程体系分别有中级和高级的岗位训练,以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优秀的生产组长或生产科长、经理。课程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根据生产项目不断调整,从企业师傅的选择到优秀学徒的认定,对应的课程体系有阶段性调整对应,完成校企交替性育人。以课程体系围绕生产项目为起点,现代学徒制从培育内容上围绕职业教学和社会教育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学校企业输送基本合格的技能人才,夯实基础,企业反哺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实践经验补充课程体系。学生在全方位的培育体系下,加深了职业素养、岗位技能以及职业生涯拓展等,同时也加深了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为落实现代学徒制也提供了一种实行的方案。

4.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强化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

作为“工匠”的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将“技艺传承创新”作为深化校企合作发展、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活动的核心内容,把“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与工艺”作为促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有文化、有深度的技术才会更有生命力。如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插花花艺设计名师工作坊在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过程中,其核心内容《疏影横斜水清浅——体验东方式插花》结合技能创新涵盖八个元颗粒。采用“从画入花”的授课模式,以绘画带动插花课程的学习,通过手绘与插花分段式教学,改变了插花课程原有的授课模式。将诗词巧妙植入教学,以诗句为任务主题,如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李清照的“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筑梦花艺传承,强化了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开发及技能创新的文化底蕴。教材开发结合技能大赛及企业真实岗位任务,使学生能够真实体验专业岗位情境,实现产教融合、课证融通、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结语

职业院校唯有脚踏实地,从专业设置、教材开发、办学模式、培养体系等多个层面,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企业、行业的合作,共同推进,才能真正实现这一宏大目标。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校企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