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2021-03-27 11:06:49李英芳
中文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人才高职

李英芳 聂 亘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2020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于“三全育人”的办学要求,高职院校面临着全面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注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前我们评价人才的标准单一,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才培养需要创造力。首先,就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来说,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教育创新来带动人才的创新;其次,国际人才的培养,如今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国际化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培养世界水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必然要求培养创新人才;最后,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技术人才也要跟着时代走,适应行业和经济带来的新变化,仍然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创新,所以说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很关键。

第一,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对高等学校而言,如何创新,从哪个方面创新,依然是一个需要共同探索并不断努力的方向。人才培养是高校创新中一个重要的主题。高校通过一些课程的设置,通过一些活动的安排,竞赛的安排,实验实习的安排,增强大学生这种创新的能力。

第二,创新思维是新的生产力,培养大学生有创新思维能更快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众所周知,科技的快速进步离不开知识的力量,离不开创新的力量。没有深厚的知识积累,绝不会有熟练于心的经验爆发,也就不会有新的事物产生。当今形势下,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这些无一离得开创新力。

第三,想要迎接未来科技的挑战,就要坚持并且勇于创新。通过实践让学生切实提高实践和创新创业的能力,用具体的实践来检验真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迎接数字经济社会的重点,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1]。

那么,培养创新人才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进行的教育问题,第一步,需要保护好学生原始的好奇心、求知欲。我们的学生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甚至为了应付传统的考试而学习,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应该将课堂变成以素质教育为主。

二、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1.要培养辩证的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思考问题时都要有自己的主见,遇到问题时不要慌忙,不要一味地寻求帮助。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了难题,要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不能遇到问题就问,不能什么事情都想不动脑子就解决了。

2.大学生应充分地利用好校园里的资源,

大学生的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校园,还可参与到校外活动中,这些场所都是激发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来源。在社会调研、社会实践等锻炼自我,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很多事情必须要自己去思考、去创新,才能去付诸实际,这些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力实现的过程,哪怕遇到瓶颈,也要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失败了也可以从头再来,这些都是年轻所给予的资本。

3.专业知识的累积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后天的不断学习和训练中逐步的提高和增强的,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意思。伟大的创新成果必然含有先进的知识含量,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没有深厚的经验累积,都是不可能孕育出伟大发明的。注重书本知识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走得更稳,所以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要先积累基础知识[2]。

4.树立创新意识

大学生在专业里都会有相应的实验课程或者实践活动。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要重视这些课程的学习,重视动手操作的机会,保持先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锻炼自我的创新技能,培养创新意识。这些都是创新力的基础,都是有可能转化为科技成果的基础。

此外,大学生创业是其创新能力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很多高校在创业方面建立了成熟的鼓励机制,举措如下所示。

第一,课程体系的优化。鼓励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理论讲授为主,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优势,将学习效果及时反馈至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优化课堂;鼓励专业教师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付诸实际,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将创新能力得到积极实现。

第二,培养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协调育人机制。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去付诸实践,而这些仅仅依赖专业教师是不够完整的。学校可与企业可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实际操作提供真实有效的场景,也可建立孵化基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将专业知识最大化的进行实现。这些需要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培育创新人才,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储备人才。

第三,创业平台的搭建。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业大赛。目前,各高校都会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学以致用,提高了创新意识,提升了创业能力,更是提高了综合素质;学校应加强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现提供交流和实践的场所。

5.借鉴前人的创新思维和成果

不管我们是多么聪明,多么的优秀,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缺点,有自己的局限,往往我们想不到的别人可能很轻松地就能想出来,这就是我们思维的局限性,借鉴别人的经验就相当于给自己一个高的起点,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成功人士的理论和实战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营养基础。借助别人的与自己的相结合,这样我们创新起来就事半功倍,往往会节约我们很多的时间[3]。

最后,结合河北省某双高职业院校的经验谈一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为例。学院高等数学教研组团队坚持“服务专业”作为教学原则,强调高等数学和专业之间的契合度,更好地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1)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可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与轧钢教研组教师进行探讨;与校企合作一线技术人员进行沟通的方式,基于以上三个方面,融入典型专业案例,开展教学内容的重构;(2)对比雨课堂、职教云和超星泛雅学习通等学习平台优缺点,选取合适的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3)丰富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利用这些资源来进行课前自主预习、课中丰富教学、课后拓展学习,同时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创新“导—探—练—用—评”的教学模式:以专业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分组任务进行合作“探”究,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利用平台进行多次“练”习巩固,熟能生巧;利用数学知识将专业问题进行解决,学以致“用”;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点,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6.顺应“双高计划”

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给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情况和工科类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机制,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顺应“双高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于此,对接学院双高建设专业轧钢工程技术专业,重构高等数学四个模块两个层次的教学内容。选取专业典型的数学问题,融入高等数学课程,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同时坚定职业自信,激发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2)适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腾讯会议和学习通为平台,通过钢板轧制动画、闯关游戏、数学软件、专业视频多元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专业化、可视化,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线上学习活动的参与度;(3)及时更新课堂内容。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教师应积极探索课程里面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教学中抽离出与时代紧密相关的点,学生会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

一个人只有将创新意识变成一种习惯时,我们才能求新求变。面对新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探索新的办法、新的出路,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这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创新思维,新时代的大学生才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少年强则国强”。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人才高职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