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利
(泰安市图书馆,山东 泰安 271000)
图书馆作为社会各个行业知识和文献传输的重要载体,在学术研究以及知识展示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变革,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纸质图书和资料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形式,用户可以通过在网络资源中提取相应的信息,促进知识传播。数字人文的发展背景下,对自身领域的扩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教育向艺术、历史等多重领域发展。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对人文科学工作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在科技的推动下形成数字人文形式。数字人文使图书馆服务的规模和方法都发生巨大的转变,当前图书馆发展中需要充分利用数字人文作用,构建科学的服务模式,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
数字人文是从人文计算中提炼出来的,通过人文计算的提升,利用电脑运算技术形式形成一个独立化的研究体系。学术界对人文计算的研究是从IBM公司计算机技术语言领域处理中提出来的,对人文计算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文计算水平的提升,数字人文概念也开始得到广泛的认知。从当前理论研究方式分析,数字人文的概念尚未统一,当前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为,数字人文指的是一种具有较强实践代表性的内容,可以从人文计算和人文沟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与人文学科结合的技术形式[1]。从当前研究理论的分析情况来看,数字人文研究的工作仍然不断拓展,更有利于满足现代人文领域发展需要,促进数字技术的发展,提升数字人文发展效率。
图书馆是社会信息资源以及知识内容聚集的重要场所,通过服务于信息、知识的检索,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开展等活动,满足用户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通过数字人文的应用有利于图书馆管理人员掌握更多的馆藏资源管理方法,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向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课题论证以及参考等专业化服务。同时通过对馆藏资源机制的调整,促进馆藏资源与服务项目的创新,满足用户们的信息服务需求。
图书馆用户在学术研究以及知识查找中,一般需要对图书馆中的学术资源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和加工,最后向用户展示。当前图书馆一般都配备了较强的技术研究和服务团队,能够根据图书馆的重点用户进行全流程的嵌入式服务,促进用户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数字人文的发展中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形式和可视化新型技术力量,对图书馆服务进行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分析,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和进度。
图书馆用户在图书和文献资源的查阅中不仅希望获得相应的文献资料,还需要得到更深入的服务,保证服务的全程性和全领域性。图书馆面向的服务对象比较复杂,对图书资源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图书馆服务中需要采用协同服务理念和原则,根据用户发展需求,构建相应的服务机制,组织学科服务人员、资源提供商等,形成系统化的图书服务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用户服务需求。
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中需要依托于现有的数字化技术形式,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筛选和应用。根据用户的知识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活动,包括对人文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化资源的订阅,智能信息检索服务的提供等,打造零距离线上图书库,体验更便捷的图书网络服务项目[2]。
从我国图书馆的建设情况来看,大部分图书馆的资源都比较丰富,资源类型齐全,但是在网络资源导航以及自建库等方面的建设并不合理,导致图书馆馆藏资源配置不完善、不科学。通过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的优化和配置,有利于对图书馆资源的丰富,提升利用效率。数字人文背景下,需要结合图书馆传统纸质资源内容,加强对服务的优化,促进科研、教学等方面服务的拓展。图书馆数字资源构建的核心内容是电子期刊、图书、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构建,图书馆需要在数字人文环境下,结合用户对数据的实际需求,加强对馆藏资源配置的优化,保证布局的合理性,使数字人文环境与图书馆原有的资源内容融合,加强对数据库资源的优化,构建均衡发展,突出重点的发展体系。加强对网络资源导航以及自建库的开发,从外文文献发展着手,不断丰富文献资源,满足用户的文献检索和研究需要,通过数字人文图书馆的构建为用户提供更便利、更全面的服务。此外,图书馆的发展中还可以与周边高校图书馆以及各市区的图书馆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促进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共享,不仅有利于丰富馆藏资源,同时也能够优化资源结构。但是从我国当前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来看,在资源库以及自建库的构建中仍然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技术挑战。
从图书馆发展的传统意义来说,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使用中大部分都以文档资源形式为主。数字人文形式的应用使资源获取途径更加丰富。数字人文发展背景下,图书馆用户在文献、资源信息获取的过程中获取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相对于以前信息获取方式来说,大部分读者在数字信息的获取途径中仍然习惯于采用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等渠道,或者通过百度以及微博等查阅信息资源。这种情况下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明显降低,在图书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数字人文环境得到优化,在图书馆的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资源,构建新型的计算机数据库,或者将纸质图书和文献进行数字化改造,保证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此外,为了满足用户对数字化阅读的需求,保障图书馆各种文献资源的有效应用。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建设中,面对的受众群体比较狭窄,主要为学生、科研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等部分领域的人员,在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中也将这些人员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构建的服务理念和模式中需要适当扩大服务范围,从更广泛的角度探究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促进图书馆资源的丰富,保证图书馆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
图书馆服务中知识服务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服务内容,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模式,是一种以知识和信息搜索为基础的发展形态,通过对图书馆服务内容的组织、分析和重组,明确用户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知识扶持工作,加强对知识形态的创新,拓展图书馆知识服务空间,促进图书馆知识的个性化发展。数字人文环境的发展呈现智能化发展的形态,促进数字化馆藏资源的发展,丰富信息服务知识内容,加强对文本知识的开发和组织。数字人文环境发展下,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中需要做好学科研究工作,加强对专业文献、数据等方面数据信息的收集,并构建数据资源库,促进数据资源库间各种知识内容的链接。从当前图书馆的发展情况来看,个性化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尚无法实现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落实。
现代图书馆服务工作中需要注重对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建设,构建数据交流与合作平台,保证人文研究工作的优质化。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建设中,需要注重做好人文社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保证人文社会与教学工作开展效率,使更多学者都能够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有效改善传统图书馆信息查找中的集中性问题导致的科学研究发展受到限制。信息技术的发展下,能够对数据和文献资源进行无限复制和共享,保证整体研究效率。当前图书馆服务中,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建设是数字人文研究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针对图书馆的发展来说,在资源、技术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优势。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数字人文研究工作都设置在图书馆内,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促进学校力量整合,创建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此外,图书馆还需要加强与其他领域和机构的合作,促进数字人文工作发展,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图书馆工作的升级。
从近年来的图书馆发展情况来看,数字人文服务目标的创设日趋明显,促进数字人文教学工作以及研究结果的共享。图书馆需要通过共享知识平台的构建,促进我国各个领域研究成果的传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创建特色的服务平台,加强对不同类型知识内容的整合,包括对图书馆内OPAC系统以及MOOC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整合,构建良好的网络平台,收集数字人文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参考和应用。同时通过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还能够打破社会组织数字人文教育中封闭的成果研究形式,对各种开放式的服务资源途径进行收集,促进数字人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并通过社会组织以及人文研究中心等模式的构建,推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
数字人文图书馆服务中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等特点,需要图书馆服务人员必须要具有综合性的能力和多学科背景。研究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还需要具有相应的信息和数据分析能力。由于当前图书馆数字人文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嵌入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技术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根据数字人文图书馆服务需要提升服务意识,加强服务创新,做好学校各院系、部门的协调,实现图书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对于图书馆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知识和文献服务的完善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数字人文服务模式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还需要加强服务创新,构建更科学的服务平台,注重服务人员的培养,保证数字人文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