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焦脏腑辨证理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2021-03-27 04:23巩美鱼齐文升
光明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阴火疮面病位

巩美鱼 齐文升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类疾病,以反复发作、有自限性为特征,属中医“口疮”“口糜”的范畴,其发病率可达20%[1],在特定人群中甚至可以达到60%[2]。其发病呈周期性反复发作,但又有自限性、局限性的特点,其病因复杂,缠绵难愈,令人痛苦不堪,究其病因,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发病的遗传倾向、社会心理环境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局部创伤等因素有关[3-5]。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及治疗论述诸多,但临床疗效不一。笔者在跟随导师齐文升教授临证医病的过程中,对该病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齐文升教授多应用“三焦脏腑辨证”治疗此病:即第一步按三焦脏腑对疾病进行“定位”:上焦病主要在心,中焦病主要在脾、胃,下焦病主要在肾;第二步分析病机,对疾病进行“定性”。每用此辨证思维,均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合笔者临床诊疗医案论述如下。

1 病位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在的形体官窍与内在脏腑密切相关,该病虽生于口,实为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调所致。正如《丹溪心法·能合脉色可以万全》曰:“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齐文升教授多从三焦辨证,进而定位到某一具体的脏腑。清 ·齐秉慧《齐氏医案 ·口疮》认为:“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辨阴阳虚实寒热而治之。” 说明本病不仅上焦实火熏灼,下焦阴火上炎可致病,中焦虚寒或脾虚湿困等亦可发病。《口齿类要》曰:“口疮上焦实热, 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因此,口疮的发生,无外乎与上焦心、中焦脾胃、下焦肾相关。

2 病因病机

2.1 上焦病证

2.1.1 上焦心火炽盛病位属上焦,多与心火旺有关,且属实证。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和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人体自然也会发生变化,人类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现代人的体质早已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推进,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应对各种压力,人们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从而导致机体心火旺盛发生口腔溃疡。此类口腔溃疡临床多见,常为初发:溃疡疮面较大,较深色红,疼痛明显,患者多伴见心烦易急、失眠、口干舌燥、小便黄量少,舌红边尖甚多见红点,苔薄白或稍黄,脉滑数等。临床治疗时不可一味地应用苦寒之剂以清心火,要应酌加甘凉之剂以护胃气,齐教授多用三鲜饮或凉膈散、导赤散加减应用,意在清上同时导热下行。

验案1于某,女,34岁.2019年9月16 日初诊。近2个月因工作紧张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自行服用清火之类药物后可缓解,几日后又复起。刻下症见:口角、舌尖可见散在溃疡,疮面大,色深红,疼痛甚影响进食,伴见心烦易急,眠差入睡困难,牙龈肿痛,咽部不适,口干喜饮,大便干,数日未行,小便色黄,月经尚调。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辨证属心火炽盛,治以清心火,兼以通便。方用凉膈散合三鲜饮加减。方药组成:炒栀子10 g,连翘12 g,黄芩12 g,生甘草6 g,薄荷9 g,酒大黄5 g,芦根15 g,白茅根15 g,淡竹叶10 g。每日1剂。1周后,口腔溃疡愈合大半,色红减轻,疼痛减轻可少量进食,心烦好转,睡眠好转,大便成形一日1行,小便不黄,舌稍红、苔薄白,脉稍数。守方续服7剂告愈。

2.2 中焦病证病位属中焦,则有脾气虚阴火上乘,胃火炽盛上炎,及寒热错杂三者之区别。

2.2.1 脾虚阴火上乘现代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多数人饮食习惯不规律,长期饮食不节,脾脏受损,水谷精微不能运化反而蕴湿生浊,湿蕴日久化热化火,导致脾经湿热,脾胃相邻,脾为胃行其津液,脾脏有热,易使胃火相对偏胜,形成脾胃伏火,即虚火夹有湿浊。此类口腔溃疡患者多伴有面色萎黄,纳呆,口淡口黏,腹痛或腹部胀满不适,大便偏稀,苔白厚腻,脉濡或滑等脾虚湿浊的症状,治以健脾升清泄浊,多用泻黄散加减。

验案2张某,女,32岁,2018年9月29日初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3年,加剧1周。刻下症见:口腔两侧黏膜呈弥散性溃烂,舌体溃疡成片,舌体疼痛,活动不灵,疮面外渗血水,牙龈肿痛偶有发作,伴见面色萎黄,疲乏,畏寒怕风,手足冷,腹冷,无腰痛,纳差,入睡困难无心烦易急,大便偏稀日1~3行,小便调,月经周期尚准。舌体稍胖,色淡边尖红点,苔白稍腻,脉细弱。辨证属脾虚积热,阴火上乘,治以健脾升清,清火泄浊。方用泻黄散加减:藿香10 g,生石膏30 g,防风10 g,炒栀子 10 g,生甘草10 g,柴胡10 g,赤芍、白芍各15 g,枳壳10 g,苍术、白术各10 g,茯苓30 g,生黄芪18 g。每日1剂。2018年10月14日二诊,患者口腔溃疡将愈,面萎黄,疲乏好转,仍手足冷,偶有腰酸,口黏,纳食增加但腹胀,眠好转,大便先干后溏,舌淡苔薄白稍腻,脉沉细。辨证属阴火余留,脾虚湿蕴,治以健脾胃,清余热。方用泻黄散合二陈汤加减:生石膏30 g,藿香12 g,防风10 g,炒栀子10 g,生甘草10 g,青皮、陈皮各10 g,法半夏12 g,茯苓 30 g,女贞子15 g,墨旱莲 15 g,生黄芪18 g,当归15 g,白芷8 g。续服5剂告愈,下次就诊因它病。

2.2.2 胃火炽盛上炎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年轻人,喜爱辛辣刺激食品已成为一种趋势。辛辣之品,导致胃中积热,日久热积化火,足阳明胃经环口唇,且口为胃之门户,胃火炽盛循经上炎,故发为口疮。此类口疮临床多见于初发,患者多伴见牙龈肿疼,口干口苦,口臭,口唇干裂,多食善饥,大便偏干等症状。予清胃泻火之法,多能奏效。可用白虎汤或清胃散加减。

验案3李某,男,32岁。2018年10月28日初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3 d。患者素喜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每次发病均因过食辛辣,本次亦如此。刻下症见:口腔满布溃疡,疮面边缘红肿甚,疼痛明显,咽痛,咽峡部及咽后壁脓点,咽部充血,牙龈肿疼,口舌干燥,喜冷饮,口中异味,食欲尚可,眠差,大便干,3~4 d一行,小便黄,手心热,舌色鲜红苔薄黄,脉弦数。辨证属胃火炽盛,治以清胃泻火。方用清胃散加减:生地黄30 g,当归12 g,牡丹皮15 g,黄连15 g,升麻15 g,生石膏30 g,炒栀子10 g,桔梗10 g,麦冬 15 g,玄参15 g,连翘15 g,炒酸枣仁18 g,酒大黄5 g。7剂,每日1剂。2018年11月4日二诊,咽痛消失,口腔溃疡仍反复发作,口干渴,纳眠可,二便调,舌红尖红甚,苔薄白。方用清胃散加减:生地黄30 g,当归12 g,牡丹皮15 g,黄连15 g,升麻 15 g,生石膏30 g。7剂,1周后随诊告愈。

2.2.3 中焦寒热错杂此型可由实证失治、误治,过用苦寒药物致中阳受损,脾虚运化失常,蕴湿酿热或温补太过损伤津液,阴虚偏亢,煎湿化热,蕴生湿热,最终形成湿热壅滞中焦,胃气失和。临床常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此起彼伏,患处红肿或苍白,疼痛,糜烂,分泌物较多,可有口干,多伴有胃脘痞满不舒,嗳气呃逆,脘腹胀满,大便黏滞不爽、排泄不畅,舌苔多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缓。辨证则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治中焦寒热错杂的代表方剂,首推泻心类方。齐文升教授多以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并调。

验案4卜某,女,29岁。2018年9月29日初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6年余,加剧1个月。症见:双颊、舌根溃疡,疮面边缘黏膜红且隆起,溃疡基底部有一层白色脓性分泌物,触痛明显,口干,食欲可,面色萎黄,腹胀嗳气,食后脘痞,多梦,大便不干,黏滞不畅,舌边尖红舌体偏胖,苔薄白而腻,脉沉细稍滑。辨证属中焦寒热错杂,治以平调寒热、辛开苦降。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生甘草30 g,炙甘草30 g,法半夏15 g,黄芩 10 g,黄连10 g,党参12 g,青皮10 g,陈皮10 g,莱菔子10 g,白花蛇舌草60 g,青黛6 g,生姜7片,大枣7枚。每日1剂。服药14剂后,随访口腔溃疡消失。

2.3 下焦病证

2.3.1 肾水虚不治火病位属下焦,多因肾阴虚,水不制火,虚火上扰。李东垣论脾虚阴火云:“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此类型虽病位在下焦肾脏,但病因多与中焦脾脏有关。常见于禀赋素虚,劳累过度,过食寒凉,致脾阳虚,脾虚运化无力,酿湿化热,循经下流于肾脏,湿热耗伤肾水,肾阴虚损,浮火上炎,发为口疮。临床多见于中年男性患者,女性亦有,患者多有相火偏旺的症状。此类口腔溃疡多属长期反复发作型,疮色淡红,表面灰色,日久不愈,同时多伴见倦怠乏力,腹胀不适,四肢不温,腰疼或腰膝酸软,舌体胖伴有齿痕,舌质淡,舌边尖红苔白,或脉沉细滑或细数等。治疗多以清虚热、祛湿浊,健脾醒脾,滋阴补肾。此证型,齐文升教授常以封髓丹或三才封髓丹加减治疗。

验案5耿某, 男,46岁。2018年11月4日初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8年,经服中药后稍好转。近日劳累后出现口腔溃疡,疮面淡红,疼痛不甚,伴见疲乏精神差,腰疼膝软,偶见耳鸣,睡眠差,纳可,大便干溏不定,舌胖色暗红尖边甚,苔薄黄,脉弦细缓。辨证属肾水不足,虚火上扰。治以三才封髓丹加减:天冬15 g,生地黄30 g,党参15 g,黄柏12 g,砂仁6 g,生甘草10 g,山萸肉15 g,牡丹皮10 g,茯苓30 g,泽泻10 g,怀牛膝15 g,车前子30 g,藿香10 g,苍术10 g,白术 10 g。7剂,每日1剂。2018年11月11日二诊,服上方后,口腔溃疡稍减,余诸症减轻,前方正中病机,守方继服7剂告愈。

3 体会

口腔溃疡不只是局部病变,常与心、脾、胃、肾等脏腑密切联系,是全身脏腑疾病的局部表现,而口腔溃疡的局部病变,也可进一步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此在治疗时,应将局部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在临床辨证中,齐文升教授反复强调,治疗首先要在宏观上确定病位在哪一焦及其具体脏腑进而分析病性。此诊疗思路不仅适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对于所有疾病的治疗都应如此,每个诊疗过程应是一个整体序贯的过程,病位-病性-辨证-治则-方药是治疗每一种疾病辨证论治思维的主线。

猜你喜欢
阴火疮面病位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偎脓长肉理论指导下药疮交互作用机制探讨*
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浅析“阴火”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李杲“阴火”学说之我见
林家坤阴火理论在慢性肾衰竭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