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中医内科学》通过脏腑分类法将除伤寒与温病以外的外伤、内感疾病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将胃痛、吐酸、嘈杂、痞满、呕吐、反胃、噎嗝、呃逆、腹痛、泄泻、痢疾、便秘归为脾胃病[1]。本文通过对脾胃病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以供临床运用借鉴。
选取中医内科学疾病各证型的代表方,参照书中附录中医内科常用方剂中的组成录入方剂的药物组成。根据《中药学》[2]、《药典》[3]对药物名称进行统一,如“橘皮”统一 为“陈皮”,“生甘草”、“炙甘草”统一为甘草,剔除不能查找到具体功效或性味归经的中药如荷叶蒂、杵头糠、冰糖、粳米。将最终筛选统一后的药物的性味、归经、频数建立数据库,运用Excel 2010 对药物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库共方剂64 首,中药109 味。药物使用总频数455,分别对单味药及同类药物根据使用频数及频率进行统计。单味药使用频率前十的依次为甘草、陈皮、茯苓、白术、半夏、人参、黄连、白芍、大枣、当归,详见表1。将药物根据中药学各章节进行分类汇总,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为补气药、理气药、清热药、解表药、补血药、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消食药、补阴药、活血化瘀药、泻下药、收涩药、驱虫药、止血药、安神药、补阳药、杀虫药,前十使用频率见表1。
表1 单味药及同类药物使用频数、频率统计
将数据库共109 味中药对其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得到药物归脾经最多,味辛、苦、甘,性寒、温为主。因多数药物归属多经,五味也有多味,故归经、五味的各自占比总和均大于1。
表2 药物归经、性味统计
脾胃位居中焦,主纳运水谷,主统血,脾气宜升,胃气主降,纳运协调,升降相宜,共同维持人体气机平衡。对《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疾病病因病机进行总结,不外乎外邪侵犯(寒、热、暑、湿、疫毒)、饮食不当、体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情志失调、劳倦等导致使脾胃功能失常,导致疾病发生。书中该章节共包含12 个疾病,证型分为58 个,单从证型来分很难区分虚实,这是因为部分证型如瘀血停滞型胃痛、痰湿中阻型痞满、气机郁滞型呃逆、饮食积滞型腹痛、寒湿內盛型腹泻等涉及瘀血、火、痰、湿、气滞、寒凝、食积,它们既可作为致病因素,也可作为病理产物,正如气虚运血无力可导致血瘀,气虚水饮代谢失常则可生湿、成痰,气虚运行不畅可导致气滞,气虚运化食谷失职可导致食积,气虚温煦不足可导致寒凝。脾胃系疾病中所补气药虽只用到甘草、白术、人参、大枣、黄芪、饴糖、扁豆、山药8 味药,但使用频率却是最高。综上认为脾胃病仍以气虚为根本。“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在治疗其他脏腑疾病时也应顾护脾胃,酌情配伍补脾气药物。
从表1 代表方中的单味药物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前六味正好组成六君子汤,半夏、陈皮、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六味药使用总频率达到了29.01%,可以看出脾胃病治疗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方中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可燥湿化痰,人参补益脾气;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此方以补脾益气为主,同时兼顾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利水渗湿。“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了中医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的思想。脾胃病以气虚为根本,气虚进一步加重,最容易出现的是痰湿内生,同时气虚也可导致气机郁滞,六君子汤在脾胃病治疗中也体现治未病的思想。我们可以在治疗脾胃系疾病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明辨标本虚实,应当注重疾病的转归变化,灵活运用六君子汤。
脾胃系疾病归经仍在脾、胃,表2 的统计结果显示药物的归经与之相一致。马威等对《中医内科学》五脏系疾病各个病证代表方的药物归经进系统计,结果显示多数药物归经与疾病五脏定位一致[4]。我们可以根据疾病脏腑归经与药物归经的一致性这个规律以辨证论治为组方原则,不同的疾病分别选择各自归经的药物,例如同为止血药,当便血时我们可选择归经膀胱的地榆、槐花等,吐血时选择归脾经的炮姜、灶心土,崩漏选用归肝肾的艾叶等等。
《中药学》记载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将其第一归经归属心。“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五味入五脏,甘草味甘入脾,应当与脾联系更为紧密。脾胃病大多药物归属多经,对109 味药物第一归经进行统计得到以其中第一归经归脾经(33.03%)最多,肺经(22.02%)、肝经(17.43%)、心经(15.60%)、肾经(5.50%)、胃经(3.67%)、膀胱经(1.83%)、大肠经(0.92%)。甘草在脾胃系疾病中使用频次最高,出现在36 个方剂中,一半以上的方剂都有用到甘草,甘草属补气药,补气药在脾胃病中使用频次最高,药物第一归经以脾经为主,而甘草使用频率最高,第一归经归心经。甘草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2],而认为甘草归心经,是因为甘草能补益心气,益气复脉,可应用于心气不足,心悸气短,脉结代,如炙甘草汤等方剂。关于甘草的归经,首次记载于元代的《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古代医家认为甘草归脾经为最多[5]。曹玉洁等[6]通过从古今9 万余首方剂中筛选出使用甘草的方剂共26185首,对与甘草配伍药物频率比较,人参、茯苓、芍药、白术等补气健脾的药物仍排在靠前,而与肉桂、地黄等配伍使用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主要以温通心阳、补益心气的使用则相对靠后。因此笔者认为甘草五味、功效及其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来看,甘草第一归经归脾经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