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术中出血量影响分析

2021-03-27 07:57陈金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7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腹腔

陈金辉

(黄州区赤壁卫生服务中心外科,湖北 黄冈 438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手术器械的不断升级,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成为了临床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们仅需通过几个小小的观察孔和操作孔便可完成手术任务,不仅减轻对脏器的刺激性,还提高了手术的视野,更利于明确病变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因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低,多数患者反馈术后康复状态理想[1]。为进一步明确腹腔镜手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选择了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所应用的两种术式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研究结果现已陈述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7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择80 例进行研究,并将他们根据应用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研究组别,每组4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龄20-74(47.13±8.42)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5:14:11。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19-75(47.28±8.49)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 阑尾炎=16:15: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接纳条件:①符合临床对于急性阑尾炎相关诊断标准,并且经腹部B 超、CT、实验室等检查确诊的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③自愿加入并对研究内容知情的患者及其家属。剔除条件:①合并患有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全身传染性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患有意识、精神、语言等方面障碍的患者; ③存在手术相关禁忌症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开腹手术

取患者平卧位并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于患者右下腹麦氏点作一个5cm 左右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直至腹腔充分暴露于手术视野,先对阑尾回肠与盲肠后位进行有效探查,以观察其具体水肿、充血情况,随后将粘连部位游离,并使用阑尾抓钳抓起阑尾,用血管钳将其血管与系膜夹断,对血管给予1 号线作双重结扎并切断,从阑尾根部往回盲部位约0.5cm 处给予4 号线作双重结扎并切断,取出标本并对阑尾残端作荷包缝合,明确腹腔内是否有积液和活动性出血后,仔细清点纱布和相关手术器械,确认无误后关腹完成手术。

1.2.2 观察组腹腔镜手术

取患者平卧位并实施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于脐部上缘作一个1 厘米左右的横向切口,逐步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为12mmHg)并置入Trocar 和腹腔镜镜头用于手术视野观察,另外在右下腹麦氏点和脐下5-10cm 位置分别作一个10mm 和5mm 的操作孔,更改患者体位为头低脚高位,并向左倾斜30 度,对阑尾网膜及回盲部粘连进行游离,随后钝性分离系膜和结扎血管,在阑尾根部往回盲部约0.5cm位置给予4 号线进行双重结扎并切断,阑尾残端电凝止血后进行荷包包埋,标本置入标本袋后取出,明确腹腔内无积液、活动性出血后缝合切口并完成手术。

两组患者术后均照常规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观察指标(±s,n=40)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观察指标(±s,n=40)

组名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 59.89±13.68 29.68±6.44 17.85±3.88 19.36±5.17 8.13±1.08观察组 41.23±6.58 11.13±3.25 12.24±2.67 14.35±3.46 5.26±1.24 T 7.774 16.264 7.533 5.093 11.038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40(%)]

1.3 评估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观察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5 个观察指标[2]。

1.3.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

炎症指标包括hs-CRP(超敏C 反应蛋白)、S100β蛋白(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和血浆ET1(血浆内皮素1)3 个指标;生活质量通过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3]。

1.3.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肠梗阻、腹腔出血5 种情况。

1.4 统计学

此次研究所用数据可分为计量和计数两种,其中前者包括手术观察指标、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s)作为其表现形式并经过t检验;后者包括并发症发生率,(%)属于其表现形式并通过卡方检验。若对比结果显示P低于0.05,则提示比较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观察指标

表1 可见,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

表2 可见,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炎症指标改善程度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术前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改善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s)

组名 时间 Hs-CRP(mg/L)S100β(μg/L)血浆ET1(ng/L) SF-36(分)对照组 术前 16.27±3.21 1.46±0.25 86.14±6.89 52.54±2.66 n=40 术后 10.28±3.26 1.22±0.23 73.08±6.54 80.13±2.26 T 术前 8.280 4.468 8.695 49.992 P 术后 0.001 0.001 0.001 0.001观察组 术前 16.24±3.17 1.44±0.28 86.12±6.85 52.13±2.49 n=40 术后 5.24±0.29 1.02±0.06 43.08±6.06 96.57±2.34 T 术前 21.855 9.276 29.763 82.255 P 术后 0.001 0.001 0.001 0.001 T 术前 0.042 0.337 0.013 0.712术后 9.739 5.322 21.280 31.961 P 术前 0.967 0.737 0.990 0.479术后 0.001 0.001 0.001 0.001

2.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3 可见,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外科十分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生率居各类急腹症之首,患者大多表现为右下腹部与阑尾点持续性压痛、反跳痛等症状,若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随病情快速进展可能诱发阑尾坏疽、穿孔、休克甚至是死亡的严重后果[4]。当前临床针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首推手术疗法,以往常用的开腹手术可对有效切除感染的阑尾,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因术口过大,术中各类操作容易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刺激与损伤,加之腹腔内脏器长时间与外界环境接触,无形中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导致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等并发症,给患者术后康复与远期疗效造成明显影响。

文中表1-表3 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更高,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提示我们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更高,究其原因,不同于开腹手术切口较大、术中腹腔感染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弊端,腹腔镜手术术口较小,腹腔内脏器与外界接触范围相对狭窄,标本也置于标本袋取出,所有环节都在尽量避免患者的感染风险,因而手术安全性质更高;此外,该术式所有操作均在腹腔镜的直视帮助下完成,术野十分开阔高清,不但利于术者观察到实际病变情况,而且可边诊断边治疗,对术中出现的其他疾病可同时进行有效处理,无需同开腹手术那样延长手术切口和时间,因而患者的预后质量更高[5]。

总而言之,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更能缩短其治疗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更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腹腔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阑尾炎能自愈吗?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