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佑国
摘 要: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关系。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不仅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与经济体系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新时期我国经济形势严峻,水电工程质量必须保持在高水平,以满足相关建设需求。在这种环境下,有必要完善工程质量建设监理制度。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现有问题
1.质量监管不充分
水电工程建设期间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有其应用上的必要性,能有效防止工程建筑主体存在质量隐患,提高项目建设收益。但现阶段下的水利水电项目开展期间,管理人员进行的监管力度并不足以监测全部的项目质量,所以留下了较多质量隐患,给后续维修养护部门带来较大难题。出现该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管理人员未完全掌握管理手段,或管理制度存在欠缺,由此导致部分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存在玩忽职守的错误理念,降低了整个管理阶段的相关监管水平,管理效率随之降低。建设技术不够规范,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发现并处罚,但现有问题是处罚力度的评价标准模糊,施工人员继续以不正规手段进行施工,水电工程质量进一步降低。
2.建设准备不充足
在水电工程开展前期,因先期准备不足问题,将有可能导致后续质量问题的发生,因此工程建设施工开展之前,必须要先对施工场地条件、要求等方面进行严格、细致的考察,并根据实际情况深人的分析和考虑对工程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工程施工的开展十分盲目,且具有随意性,因此导致很多问题出现,而工程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很可能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损。此种情况的发生,是监管人员未对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报以足够重视导致,所以为保持项目安全性,应对该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
3.建设技术不到位
水电工程所选择的建设单位应具备较强资质,因为工程项目其规模、周期、难度皆采用建筑项目中较为顶层的执行标准,所以其下施工环节较多,施工内容也相对复杂,此时的施工技术便成为了决定完工后质量的重要因素。现阶段选择的施工企业中虽具备一定建设资质,但其施工技术却未在前期进行有效评价,因此实际施工技术并不一定符合该水电工程项目的相关建设要求,由此便埋下质量隐患,不利于工程获得足够经济效益。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对策
1.强化施工质量监管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任务繁多、工序繁杂,管理人员应当有序协调好相关机械设备与施工建材按时、按量到达施工现场,处理好施工阶段的种种难题。全面落实到位各条质量保障措施与工程施工作业管理的相关规定,详细了解分析每级技术指标条例,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对于发现的质量隐患因素,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质量监管人员应当前往施工现场开展监护工作,做到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的完成施工全过程的监护管理任务,保证施工质量得到严格的管理控制。要想处理好质量控制工作,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相关程序必须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标准来制定。在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如果发现有质量违规问题,必须要立刻联系上级部门,若是问题较为严重,还需要发出通知单与停工令,修正之后还需对修正内容作出变更记录,严格仔细地按照规范办事。在施工场地内,应当牢记“多走、多看、多测”的原则,确保全面及时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不合格的施工内容应当立即告知相关部门,严令其修正。牢抓全体职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创建合理、科学的质量监管体系,将质量责任细分,做到奖罚分明,创建并实施质量初检查、复检查机制,对于不满足质量要求的项目绝不予以验收、绝不迁就。
2.做好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任何环节都对其整体质量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当强化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要求监管人员必须要处理好有关的督查管理工作,针对所有施工环节所应用的建材、设施设备、工艺技术等都应当实行严格的监管把控,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效地控制好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防止在施工期间发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参与各个施工环节的职员,监管人员应当对其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使其能够在施工期间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完成任务。
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从设备入场环节便开始着手,在机械设备运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先对其实行相应的质量检测,保证其功能、型号与工程需求相符,且能够正常运行。其后再安排分发给操作人员用于施工作业。同时也需要对操作人员提供对应的操作技能培训教育,使其能够规范、正确地操作设备。由于施工场地内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若是操作失误极有可能会危及在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能造成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导致施工质量下降,企业蒙受较大损失。至于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工作,要求按期对设备实行相应的检测与养护维修,存在问题和故障的设备应当先修理至正常状态之后方可再次投入施工作业之中。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监督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防止由于其不规范的操作方式使得设备出现故障。将设备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能够使工程整体进程变快,并且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施工质量。
4.技术学习工作要抓紧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内不断涌现出各种新设备、新型材料与新兴工艺,为始终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应当定期组织职员参与专业培训活动,提升企业内的智能化工作手段,尽早实行标准化作业。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方法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施工团队成员尽量不要频繁更换,要加大职员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应用新的施工理念是确保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有力措施之一。
5.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在选购施工材料方面,应当安排具有丰富的采购经验的人员来负责,加强对材料的源头把控,融合设计文件的指导功能,联系施工阶段的具体需求,循序渐进地开展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从而实现以最优价格购入高质量材料的目的。并且,对于购入的材料,应当做到合理分类、全面管理,按照材料的自身特性实行保护性管理,防止过多材料在施工现场的无序堆积。在材料的使用方面,应当做好领取申报登记工作,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浪费,从而提升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这对于降低施工单位建设成本也能起到较大帮助。同时,还需要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以此促使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更为便利、有序地开展。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所牵涉的因素十分繁多,要求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机配合,基于职责明晰、合理協调,才可以保证整体施工作业工作地有序进行,只有强化对施工所有环节流程的全方位质量督查管理,才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质量隐患,保证工程项目能够质量达标的完工。
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保证工程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质量管理时,质量管理人员应协调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既和谐配合完成相应的工作,对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要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制定合理的质量监督机制,加强技术和工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翟豪.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8):91-92.
[2]康军.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居舍,2020(18):143-144.
[3]郭磊,崔争,李慧敏,等.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1):106-111.
[4]唐亚军.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3):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