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南,毛利宾,刘 艳,周 星,汤 寅
(1.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呼吸内科,新乡 453000;2.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卫勤处,新乡 453000;3.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急诊科,新乡 453000;4.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重症医学科,新乡 453000;5. 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放疗介入科,新乡 453000)
2020年10月某野战医疗队跨区机动赴某卫勤训练基地参加基地化训练,演训以实战环境下大批量伤员饱和冲击野战医疗队为背景。此次演训时间紧、强度大、伤员数量多、伤情重、伤类复杂。其中,分类后送组作为受冲击的首要环节,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高效地完成分类场开设、伤病员前接搜救、批量伤员检伤分类、伤员后送等工作,保证伤员流快速通过。通过演训发现问题,复盘研讨,总结提升,考核验收等流程[1],结合现代战争卫勤准备及突发灾害医疗救援特点,摸索出一套实用高效的分类后送工作方法和经验。
1.1 伤员模拟逼真 伤类伤情设置符合现代战争特点现代高科技战争可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大批量伤情重、伤类复杂的伤员,批量伤员快速通过是分类后送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及主要难点。本次演训聚焦实战,伤情设置紧贴战场实际,以危重伤、多发伤为主,包含失血性休克、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炮弹伤、爆震伤等急危重复合伤,以及战斗应激反应、传染病等特殊伤情。模拟伤员采用学员和特型伤员扮演为主,高科技模拟人为辅的方式,伤情模拟真实,感官冲击力强,并且模拟伤员会根据伤情脚本,结合救治处置情况,做出实时动态的伤情演变,最大化地贴近真实伤员的救治情况。
1.2 短时间批量伤员冲击 分类后送力量薄弱分类后送组由2名军医、2名护士组成,主要负责伤员的前接、收容分类及后送。在战时还负责伤员搜救、伤员前接、机动救护等工作。在短时间内批量伤员冲击时,这些工作交织进行,人员数量、岗位设置及力量编组与任务需求存在较大的矛盾。
1.3 演训科目贴近实战 考核要求从严把控演训针对卫勤分队任务,设置有战场伤员搜救、夜间微光条件下伤员抢救、前线救护站开设等科目,全程导调人员伴随考核,贴近实战设置临机情况,演训实战化程度高、环境复杂恶劣,对分类后送组组员精力体力消耗大,基本军事技能、战场救治技术水平以及战术素养要求高。
2.1 贯穿始终的伤病员分类战伤救治实行分级救治,时效救治。出现大批量伤病员时,伤病员分类应当按照迅速准确、区分缓急、合理分流、组织有序的要求组织实施。分类工作应当贯穿批量伤员处置始终,从而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达到最佳救治效果。伤病员分类通常分为急救分类、收容分类、救治分类和后送分类。另外在前接伤员集中点,应根据伤病员生命体征和伤情等,初步判定伤员的伤势程度,以及时发现并处置危及生命的创伤。
2.1.1 前接分类 根据下达的前接伤员命令,区分担架伤员、行走伤员以及特殊伤员(核化生武器伤员、传染病伤员),计算合理充足的运力、医护人员及担架员。前接负责人应重点做好前接路线的规划以及行进途中和前接地域的指挥。特殊伤员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车辆和装备,到达前接地域后,应先隔离特殊伤员,以防污染其他伤病员,特殊伤员安排在前接车队末端,便于单独洗消;危重伤病员为便于转运途中监护和救治,应尽量优先安排至具有监护条件的救护车上;其他伤病员为便于到达野战医疗队后及时下车,可将较重伤员安排至设有伤员附加装置的伤员运输车后侧。因此在伤员转运登车前,应当根据伤势区分轻重缓急,进行快速简易分类,使用“红-黄-绿-黑”4种颜色的分类贴纸,粘贴于醒目位置,便于担架员识别。
2.1.2 收容分类 伤病员收容分类由分类后送组在分类场实施,必要时也可以在前接或后送途中进行。分类后送组根据伤势分级标准,按照不同伤部的伤情程度,制作区分“危重、重、中、轻”伤势表格,便于快速准确区分出手术、抗休克、重伤监护等伤病员,并佩戴分类牌送往相应组室进行处置。
2.1.3 救治分类 在伤病员进入各功能组室后,由于病情不断演变,分类工作仍应持续动态进行,尤其是术后伤员需及时转送至救治组室进行后续治疗,腾出手术资源以接收更多优先手术伤员,要求各组室间建立便捷、高效、实用的协调交接制度,如信息转送系统、术后患者交接文件袋、手术优先分类标识牌等。在救治过程中,如发现可疑核化生沾染、气性坏疽等特殊伤员,应及时转送至洗消组,同时相应组室也应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洗消处置。
2.1.4 后送分类 后送工作是卫勤分队救治工作的终末环节,快速高效地将伤病员后送至后方救治机构实施进一步治疗,可提高伤员救治效率,缓解本级救治机构的医疗资源紧张。演训中伤病员受到超负荷冲击时,在完成必要的早期救治后,按照紧急、优先、常规的顺序及时进行分类后送,以最大化地提高后送效率。分类后送组在演训前对全队人员进行后送准备、后送流程培训,演训时专门指定一名后送军医,逐一核查申请后送伤病员的伤情,同时采取主动进入救治组摸排的方式,及时筛查出符合后送指征的伤病员。探索战时医疗后送决策支持系统,也将为提高后送效率和效果提供技术支持[2]。
2.2 精准实时的伤员流信息伤员流,指战争中成批发生大量伤员,根据救治要求和不同军事行动的要求,以其特有的规律自火线向后方流动的宏观现象,系统地分析伤员宏观流动规律的科学总结[3]。精准实时的伤员流信息,是战时医疗机构及时准确预测、决策、检验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2.2.1 伤员情况的快速通报 在前接伤员时,前接人员可在现场或者途中开始进行伤情判断,并运用各种通信工具,将危重伤员数量、需紧急手术伤员数量等基本信息快速远程回传至卫勤分队。一旦伤员到达分类场,进行简单的核实后即可进入相应组室,缩短停留时间。
2.2.2 伤员信息的简易识别 伤员信息登记和统计是卫勤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便于伤病员快速通过分类场,需要精简伤员信息登记,分类后送组为每名伤病员设置唯一的、以数字编码的身份识别手环,佩戴于患者腕部,伤病员身份、伤情以及救治情况等信息后期可以根据手环编码进一步完善。伤员收容后,组室间伤员信息传递均可以使用此编码,这种手环也可解决昏迷伤员的身份识别。
2.2.3 伤员分布的精准掌控 伤员流在卫勤分队的分布情况是卫勤指挥、分析、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影响着收容分类决策,如没有手术床位时,可将需手术伤员暂时分类至救治组进行监护、术前准备,没有重伤床位时,可将重症伤员暂时分类至轻伤室,同时做好医疗物资调配。为快速精准掌握伤员分布情况,分类后送组指定1名护士,实时监控分类伤员流向,同时与相关组室建立反馈渠道,及时准确地将分布信息记录在伤员分类展板上,便于指挥者及分类人员决策。
模拟伤员流的饱和冲击法,迫使分类后送组在伤员数量超负荷、伤情复杂且动态变化、救治时间紧张的极限状态下开展分类后送作业[4],因此分类后送组的力量需要重点加强和倾斜。
3.1 分类后送组的人员力量调配分类后送组是卫勤分队开展救治工作的第一站,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后续的伤员救治工作,影响伤员救治的成功率[5]。批量伤员冲击时,分类后送组人员短缺,为加快检伤分类速度,应根据需要及时向指挥组申请加强,必要时指挥组可以靠前指挥协调。其次,考虑到野战医疗队战时卫勤保障靠前性、多样性的特点,随时需要前出执行搜救任务,因此有必要增加编配机动救护人员,以解决前出救治力量不足的问题。分类后送工作具有阶段性、临时性特点,当伤员流通过分类场进入救治组室后,需要根据伤员流通过情况,进行组室间救治力量再调配,分类后送组队员可以根据自身专业,进入相关组室参与救治工作,从而使分类后送与医疗救治工作有序完成。
3.2 分类后送队员的训练根据本次演训中分类后送组需要完成的科目以及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在平时的卫勤训练中,分类后送组应重点加强战伤救治规则、战术战伤救治技术(TCCC 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以及损伤控制理念的学习,同时也应该重视卫勤指挥、军事地形、通信联络方面的训练[6]。基于立足战时、平战一体的卫勤训练思想,分类后送组人员应具备急救、外科、重症等专业经历,还需具备一定的传染病防治等特殊专业知识,将平时训练融入军事背景,克服片面注重专业技能、脱离实战情况的弊端,帮助队员提高实战化的分类后送能力。
3.3 信息化分类与传统分类方法的合理运用信息化分类是使用大容量医疗信息卡、掌上分类器、二维码标识以及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对伤员实施分类后送,可以更加科学系统地管理伤员的信息,快速掌握伤员总体情况,使战伤分类标准化[7]。但由于伤员信息化硬件和系统暂未在全军统一配备,未实现分类后送全流程覆盖,从而导致伤员信息读取困难、信息化系统不兼容等问题[8]。另外,使用信息化管理后,需要采集及评估的项目和内容更多,在本次演训之前,本队曾在模拟训练中,使用信息化分类,由于伤员信息录入环节明显增加检伤分类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伤员的救治效率。而传统分类方法,简易实用,使伤员尽早获得确定性专科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滞留环节。建议在识别手环中植入接触式芯片,通过电磁感应接收、存储、传递伤病员信息,从而有利于加快伤员信息流的流转。随着我军信息化分类的发展,未来战伤救治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种分类方法综合合理运用,实现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