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效果分析

2021-03-26 19:06:29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肠腔肠壁小肠

王 飞

(贵州省思南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贵州 思南 565100)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淋巴瘤。早期诊断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检出率逐渐升高。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用多层螺旋CT 检查诊断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2 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患者。这些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被确诊患有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23 例,女性19 例;其年龄为42 ~67 岁,平均年龄为(53.2±1.1)岁。这些患者均因存在腹部包块入院,部分患者存在腹痛、腹泻、乏力、低热的症状。

1.2 检查方法

用GE lightspeed VCT 64 排螺旋CT 机对这些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检查。告知患者在检查前禁食8 h。在患者屏气的状态下对其下腹部进行扫描。对患者进行轴位扫描时的层厚为5 mm,层间距为2.5 mm,螺距为1,矩阵为512×512。其中,有40 例患者接受CT 增强扫描,经肘静脉为其注射90 ml 的碘佛醇,碘佛醇的注射速度为4 ml/s。分别在注射碘佛醇后26 ~30 s、60 ~65 s 时对患者进行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对所得的图像进行重建,重组的层厚为2.5 mm,层间距为0.8 mm。

2 结果

在这些患者中,淋巴瘤位于回肠的患者有31 例,位于空肠的患者有11 例,累及回盲部的患者有6 例,累及升结肠的患者有4 例,累及横结肠的患者有1 例,累及降结肠的患者有1 例。在这些患者中,肿块呈高密度影的患者有40 例,肠壁增厚呈馅饼征的患者有26 例,肠腔扩张伴肠壁增厚呈腊肠征的患者有11 例,存在周围淋巴结增大的患者有11 例,存在大网膜污垢样改变的患者有6 例。进行CT增强扫描的结果显示,病灶呈轻、中度强化的患者有42 例,存在肿块坏死的患者有2 例。

3 讨论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是起源于肠道的一种节外淋巴瘤。在原发性肠道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较为常见,T 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滤泡细胞淋巴瘤较为少见。小肠和结肠是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高发部位。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多发生于回肠末端(小肠淋巴系统丰富的部位)。原发性结肠淋巴瘤好发生于结肠近端,主要是在黏膜下沿着肠道长轴蔓延性浸润生长,然后逐渐向肠腔内侵犯生长[1-3]。

研究发现,早期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此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贫血、体重下降、腹痛、腹泻等症状。晚期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患者可出现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症状。掌握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CT 表现,有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进而有助于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与进行超声检查相比,进行多层螺旋CT 检查的扫描范围更大,视野更广。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CT 图像表现是:1)肠壁呈局部或弥漫性增厚,CT 值稍高于或等于周围正常的肠壁组织,肿块累及的肠壁无僵硬改变。2)肿块沿着肠道的长轴生长,有一定的张力,表面光滑。当肿块与CT 扫描的方向垂直时,肿块处增厚的肠壁及内部含气的肠腔可出现外实中空样改变,如同馅饼状(即呈馅饼征)。进行CT 增强扫描可见,馅饼征表现得更为明显。3)局部肠壁或一侧肠壁呈长条状增厚。在肠腔扩张时,局部肠壁与正常的肠壁之间可形成腊肠样表现(即呈腊肠征)[4]。4)少数病灶可发生坏死、囊变。较大的肿块可发生坏死。坏死区域的面积较小,边缘清晰,坏死区不会与肠腔相通。5)肿块周围的淋巴结增大,少见淋巴结融合的情况。进行CT 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可呈均匀强化的表现。6)肿块可侵犯相邻的大网膜,大网膜常呈污垢状、云雾状、结节状改变。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与小肠腺癌、肠道间质瘤、克罗恩病、管状绒毛腺瘤、结肠癌等肠道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相似。小肠腺癌多发生于空肠,肿块的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肠壁僵硬,肠腔狭窄。对小肠腺癌患者进行CT 增强扫描可见,其病灶强化较为明显。肠道间质瘤的形态不规则,内部常见坏死、囊性改变,坏死区常与周围正常的肠腔相通。对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CT 增强扫描可见,其肿块可呈渐进性强化表现。克罗恩病常累及小肠,少数可累及结肠,患者会出现肠壁增厚、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的情况。对此病患者进行CT 增强扫描可见,其病灶强化明显,周围可见梳状小血管影。管状绒毛腺瘤的病灶可向肠腔内突出生长。对此病患者进行CT 增强扫描可见,其病灶可呈花边样强化表现。结肠癌的发生范围具有局限性,病灶的形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或呈菜花样改变,常导致相应区域的肠壁僵硬。对此病患者进行CT 增强扫描可见,其肿块强化的程度较高。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多层螺旋CT 检查诊断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肠腔肠壁小肠
灌肉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6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影像学在克罗恩病并发肠腔狭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一根小肠一头猪
故事会(2019年10期)2019-05-27 06:06:58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肠腔隔绝技术在肠空气瘘的应用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