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滨,周继华,闫影,白建江,王凯,吴书俊,曹黎明∗,高益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上海 201403;2 上海市崇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上海 202150)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当前上海农业的发展要坚持生态立农、科创兴农、提质富农,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服务农业、智慧农业[1-4]。发展上海地产优质大米产业既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又是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发展上海现代“优质绿色高效”水稻产业的必然要求。开展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更好落实农民增收、产业提质增效,让地产大米走向市民餐桌具有重要意义[5-8]。
上海地区居民历来喜欢食用香味浓郁、口感软糯的优质粳稻品种[1]。上海优质粳稻育种历史悠久,曾先后育成寒优湘晴、寒丰、金丰、宝农34、花优14 等知名优质米品种,并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广泛应用[1,3,4]。
近年来,上海地区重点利用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p 先后育成了以松早香1 号和沪早香软1 号为代表的特早熟香软型优质粳稻品种,被俗称为“国庆稻”,在国内形成了较大影响;另外育成的中晚熟优质食味米新品种沪软1212、松香粳1018、银香38 更是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粳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是我国南方稻区唯一连续获得粳稻金奖的省市,充分体现了上海优质粳稻产业的种源优势,也是上海实施优质米工程推动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的阶段性标志成果,为上海地产大米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品种支撑。当前上海优质米种植比例在99%以上。2020 年市郊优质软米品种应用面积达到3.2 万hm2,占比达35.5%,为历年最高,稻米品牌化销售比例超过30%,上海地产优质稻米产业正快速发展。
为保障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优质稻米生产主推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的使用,提高水稻生产效益。转变水稻生产观念,倡导健康绿色农业发展方式,提升优质专用品种对郊区产业的贡献率。
秉持“耕地养护、减肥减药、生态种养”的绿色发展理念,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绿色防控技术和生态种养的示范与推广。落实休养轮作、循环农业与生态种植3 种绿色生产模式试验性示范点41 个,实施面积1 350 hm2,氮化肥施用量较面上减少33.6%;化学农药施用量较面上减少21.6%。对3种优质稻绿色生产技术模式进行总结,形成技术规程3 份,被列入2020 年度上海市标准化技术预研制项目。建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229 个,总示范面积1.44 万hm2。
围绕上海优质稻米产业“绿色、高效、生态”发展的需求,开展配套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分别开展稻田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试验、稻田优势杂草抗药性机理研究及抗性杂草防除技术试验、水稻机械化侧深施肥试验、大型植保机械减药探索和不同生育期无人机防效试验、无人机全程飞防植保试验、无人机直播及配套技术试验以及水稻机插秧密播稀植技术试验等多项水稻生产配套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实现水稻生产“减肥、减药、节本、增效”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据初步统计,2020 年全市水稻高地隙自走式植保车拥有量达460 台,示范推广2 万hm2;飞防无人植保飞机拥有量达180 台,示范推广2 万公顷次;水稻机械化种植同步侧深施肥机具拥有量达170 台,同步侧深施肥辐射推广达5 541 hm2。
水稻病虫草害绿色生态防控以及种养结合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效明显。为加强水稻绿色生产和生态治理,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筛选出百日菊、大花六道木、柳叶马鞭草、芝麻、大豆等水稻景观生态功能植物,明确了其生态系统功能作用,并优化形成了6 种景观生态方案;同时开展的生态沟渠对稻田病虫害调控试验的结果表明,其对水稻害虫特别是稻飞虱的发生有着明显的调控作用。在9 个区及光明集团建立了整体景观示范区,示范区面积200 hm2,辐射面积670 hm2。示范区平均化学农药相比常规对照减少38.64%,水稻产量比常规对照增加388.5 kg/hm2,直接经济效益945 元/hm2。
通过开展稻田优势杂草抗药性机理及抗性杂草防除技术研究,筛选出对水稻高度安全且能有效防除抗药性千金子的HPPD 类新除草剂品种并研发出其安全应用技术。“稻鳝共作技术”被上海市农业委员会遴选为2020 年上海市农业十一大主推技术之一(http://njtg.nercita.org.cn/baseInfos/detail.shtml? id =24031)。
随着上海地产优质稻米产业的不断发展,上海郊区稻米加工水平和加工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以光明米业为例,从2011 年至2021 年企业稻米的加工数量、稻谷的处理能力和利润总额整体逐年上升,深加工能力也有所提高。近年来,除了光明米业、海丰米业、上海上实等国企外,每个主要产粮区在政府支持和企业投资下都兴建了2~3 个大型稻米烘干、加工与储藏中心,使上海稻米产后加工有了充足保障。
为了提高稻米产后加工水平,延长稻米品质保鲜期,还深入开展大米产后加工保鲜技术研究,明确稻米保鲜储藏的关键技术指标,形成优质大米加工保鲜储运包装技术规程。
由龙头企业牵头积极开展产销对接模式的推广,带动农户增收,提升了地产优质米对接市场的能力,推动了稻米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开创了双赢的新局面。各区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稻米评比等多种形式促进区域优质稻米品牌发展,地产品牌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培育形成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知名度的松江大米、崇明大米、青浦薄稻米、贤城美谷、金山味道等区域公共品牌以及光明旗下的早软香、紫花仙子、瀛丰五斗、海丰、鹤舞稻香、知青海丰农场等地产企业品牌。继续通过多途径投放广告,提升上海地产品牌知名度,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销售新模式,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开展线下线上联动,提高市场占有率。据不完全统计,2020 年上海地产品牌大米产销量达到12.77 万t 左右。2020 年优质食味米品种种植面积达到3.2 万hm2,创历史新高。
本模式由松江区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牵头创建。在“松江大米”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为主体并严格执行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防治、统一培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推介“八个统一”标准的松江大米全产业链模式。
崇明绿色优质米全产业链模式是由上海新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牵头创建。以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崇明岛区域和环境优势,打造国内有影响的一流崇明地产大米品牌。崇明模式从种源、种植、加工、销售及安全监管全程可追溯等环节入手,重点在崇明大米的品牌宣传和产销对接上进行探索和创新。
奉贤金丰裕稻米全产业链模式以奉贤区的贤城美谷示范基地为稻米产业化主要实施基地,通过上海贤佑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稻米生产主体签署订单式合同,由合作社按照金丰裕公司制定的优质绿色水稻生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收获后由金丰裕公司加价进行收购加工,再由金丰裕创建优质米品牌“忠爱一生”进行销售,初步形成合作社订单生产主导的奉贤金丰裕稻米全产业链模式,并形成绿色生产企业标准1 个。
该模式通过引进海南虎纹蛙、南方稻田青蛙等品种,将蛙投入稻田代替部分农药化肥控制病虫害,实现“以蛙护稻,以田养蛙”的生态种养方式,以蛙作为生态种植的突破点。该模式遵循“循环、协调、再生”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稻米种植采用“蛙稻生态种养”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提升稻米品质。种植管理上一直秉持“生态、标准、品质、品牌”四大原则,通过“反馈、梳理、实施、评估、规定、确定”六大过程控制体系对生产种植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模式创新,一批地产优质稻米品牌逐步获得市民认可。立足信息化高效产销对接与区域品牌推介,聚焦产后营销模式创新,实现“互联网+”线上电子商务模式,各地通过丰收节、稻米评比、科普讲座、地铁广告等多种形式的区域品牌推介成效显著,市民逐步对地产稻米品质和品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发挥松江水稻传统文化特色,通过区内联合、区外拓展、全区公益品牌宣传的优势,扩大松江大米品牌和地理标志的影响力。组织区内生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供应链,实施不同的包装和定价模式;统一标识和分层定价的基础上发挥各种营销优势,商超对接、线上线下融合推进松江大米销售。对绿色认证之外的稻米生产试行另行保管办法。
新弘生态农业公司除了进社区开展营销活动外还通过多个渠道进行营销推广,形成多个营销模式,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及营销模式也使得崇明大米得到更多上海居民的青睐与认可。
(1)基地+会员模式。依托母公司地产资源,开发会员,实现会员制年卡的宅配模式,让更多的客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新产的大米,此供应模式逐步过渡为以销定产的计划型供应。2020 年发展会员200人左右,2021 年会员达到500 人规模。
(2)社区+机构订单模式。在基地划出专属生产区域,为单位提供定制化生产、专属化包装、礼品化服务。如某公司预定新弘公司6.7 hm2的水稻,稻谷收购价格8 元/kg,以产量6 750 kg/hm2稻谷为例,每公顷产值为54 000 元,是常规水稻的2.5 倍。
(3)基地+社区直供模式。以物业为载体,以大米为主要切入产品,以食当家电商小程序为工具,形成物业与业主(合伙人)共同合作的社区O2O 模式,将终端下沉到物业/小区,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运营模式与分配机制。2019 年,该模式已在古北物业完成试点,2020 年在全市完成50 多个社区的销售网点布局。社区直供的模式,将基地与市民连接了起来,稻米以10 元/kg的价格销售,水稻每公顷经济效益约为40 500元。
上实农业的优质大米销售方式主要包括现场销售、团购、社区、经销商、商超和电商等六种途径:
(1)现场销售。上实农业公司除了拥有自有农场,还具有东滩湿地及配套的餐饮和农业旅游等资源优势,为了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上实农业近年来大力推广现场碾米售卖的业务形式。
(2)电商平台。上实公司开通了自己的网上公众号,并注册了网上商城,通过线上拓展流量,销售农产品。该模式在市民中的认可度很高,也可通过电商平台与单位对接团购业务。
(3)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上实农业与叮咚买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第三方平台销售其产品。
基于金丰裕公司与奉贤贤城美谷合作联社签署订单生产的合作基础上,奉贤地产大米一方面通过金丰裕米业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商超终端销售和全市餐饮业的定向供应优势,开展“忠爱一生”品牌大米销售;另一方面由贤城美谷合作联社开展区域品牌“贤城美谷”以及加盟合作社自有品牌的销售,形成以双品牌主导的销售模式。通过社区推广、线上推广、农超对接、金稻之旅、团购等方式实现“忠爱一生”品牌大米销售2 400 余t,市场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
蛙稻米产品类型丰富,目前已建立起以优质大米为主打,以多元化加工产品为特色的产品体系及营销模式多样化的销售网络,市内销售点布局达600 个。目前主要销售渠道中商超占30%,线上占10%,企业单位占40%,门店自销占20%。
松江全产业链模式主要种植优质稻品种为松早香1 号和松香粳1018,2020 年种植面积合计3 600 hm2。松早香1 号产量7 245 kg/hm2,出米率61.0%,平均售价11.6 元/kg,产值51 276 元/hm2;松香粳1018产量8 475 kg/hm2,出米率69.02%,平均售价9.8元/kg,产值57 528 元/hm2。优质稻卖米比常规稻卖谷效益分别增加25 311 和25 813.5元/hm2。崇明全产业链模式销售品牌优质米效益提升30%左右。2018—2021 年崇明优质米全产业链2 种模式下4 个主要基地的主栽品种为南粳46、沪软1212和沪早香软1 号,2018 年实施面积567 hm2,2019 年实施面积1 200 hm2,2020 年实施面积1 267 hm2。奉贤全产业链模式销售品牌优质米比常规种植卖稻谷效益提升152.8%。蛙稻米全产业链模式绿色种植的稻谷产量7 815 kg/hm2,按照出米率65%、市场价8 元/kg 计算,每公顷产值达40 635元,比常规种植卖米效益增加37%,比常规种植卖稻谷效益增加2 倍。
生态种养模式通过不断摸索和生产实践,结合市场需求,构建了稻—鳝、稻—鳝—鳅、稻—虾—鳝共作等3 种主要模式,并示范推广,每公顷稻田生产干稻谷6 750~7 500 kg,黄鳝300~450 kg,泥鳅300~750 kg,小龙虾900 kg 左右,利润在37 500 元/hm2以上。
通过稻米全产业链绿色模式开发,地产大米品牌的产品规模、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升,上海地产大米品牌明显发展壮大。“松江大米”作为上海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大米品牌,不仅在上海优质大米市场有了一席之地,也成为松江粮食家庭农场增收的希望,推动松江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崇明全产业链模式创建或强化了侬家粮匠、东滩大米、昕百农崇明大米和北湖崇明大米4 个地产优质大米品牌,并积极通过创建会员,对接社区、机构、单位、电商、商超,多渠道营销推广,形成多元化的营销模式,有力提升了崇明大米的影响力,带动了崇明优质大米产业的发展壮大。
通过绿色生产集成技术和生态种养技术研究应用,聚焦稻米加工、追溯、智能化管理及品牌建设等产后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提升地产优质稻米对接本地高端市场,提升优质稻米的收益。
聚焦水稻全程绿色生产推进优质生产理念,逐步形成优质优价机制。着眼于优质品种与绿色栽培相结合的优质优价生产理念逐步深入农民心中,全市水稻绿色认证比例创新高,水稻与冬季养地模式逐步得到认可,大大降低了稻田生产复种指数,为地产优质米的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在示范区进行绿色防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集成应用,松江大米全产业链模式服务种养结合家庭农场79 户,示范区内实现绿色全认证和产品可追溯,辐射推广3 600 hm2;崇明绿色优质稻米全产业链模式实施面积约1 286 hm2,示范区内实现绿色全认证和产品可追溯;奉贤金丰裕稻米全产业链模式实施面积1 667 hm2,整个基地实现绿色全认证,示范区内实现产品可追溯;蛙稻米生态种养全产业链模式的实施面积867 hm2,整个基地实现了产品可追溯。
通过采用良性循环的绿色稻田农作制,适度推广稻田高效生态种养共作模式,建立实施稻田病虫害监测预警及其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实现化肥农药大幅度双减的生态目标,改善了稻田生态系统,不断提高稻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