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超,陈展鹏,曹鹏,涂军明,蔡正军,陈杰,张欣,曹志刚,张群,金红梅
(1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2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武汉 430000;3 黄冈市农业农村局,湖北黄冈 43800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发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粮食道路。在1984 年、1996 年和2013 年分别实现了粮食年产量4 000 亿kg、5 000 亿kg 和6 000 亿kg的突破,2020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 700 亿kg,连续6年保持在6 500 亿kg 以上,我国已经将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粮食市场依然稳定,再一次验证了我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正确性,该策略也是我们面对国内国际复杂的粮食安全生产环境的定海神针。
制度上,我国坚决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战略,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生产的土地资源。截至2018 年,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43.296 万km2,排名世界第3。2018 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提出,到2020 年,全国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1.03 亿hm2,禁止破坏、占用、闲置、撂荒永久基本农田。科学技术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育种、生物技术、栽培和灌溉技术、植保技术、农业机械等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人民从“吃不饱”到“吃到饱”、再到“吃得好、吃得放心”,粮食从统购统销到合同定购。一是人均占有量大幅提升。从1978 年到2020 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从316 kg提高到480 kg,增长了34%,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400 kg。二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加,从1978 年到2020 年,粮食单产由2 527 kg/hm2增加到5 734 kg/hm2,增长率为127%。三是粮食总产量有巨大突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总产量分别由1978 年的13 693、5 384、5 595 万t 增长到2020 年的21 186、13 425、26 067 万t,分别增长了54.7%、149.4%、365.9%。2018 年,中国主要谷物自给率超过95%,有力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需求,确保了中国粮食安全。
一是产业转化率和增幅快速提升。2018 年末,全国各类涉粮企业加工转化粮食5 500 亿kg,粮食加工转化率高达83%;食品加工行业产值增幅超过全行业平均水平。二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整个食品加工行业加大了对核心设备、智能控制、粮食综合利用、终端产品等的研发投入,全产业链不断延伸,自主创新取得显著成就。三是结构布局持续优化。已经形成四大粮食初级加工区:水稻加工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六省;小麦加工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和安徽五省;大豆加工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和天津四省;玉米加工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山东、河北和河南四省。四是新增长点层出不穷。绿色、环保、无污染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商、直播、社区团购和新零售业持续向好发展。
在全球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产品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民对粮食安全十分担忧。粮食安全面临着国内生产要素越来越紧缺、病虫害和气象灾害频繁爆发等不利因素,又面临着国际环境日益动荡等挑战。
2.1.1 宏观经济环境给粮食安全带来新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从高速增长状态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状态,经济增长率从2015年以来就低于7%,2019 年GDP 增长率为5.95%,2020 年经济增长率只有2.30%,持续下行的经济降低了政府向粮食安全生产领域的投入。虽然国家始终强调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增加财政收入是其重点工作。虽然国家慢慢放开粮食市场,但如果粮食种植收益持续降低,规模种植户的种粮积极性会进一步降低,也不利于人才向粮食生产等领域流入。
2.1.2 国际市场环境给粮食安全带来不确定性
现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面临的外部政治环境会更复杂,也会给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巨大挑战。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正在开倒车,贸易保护主义、极端宗教和民粹主义横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2018 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一直着力打压我国的高端制造业,而高端制造业涉及生物制药、农机设备等领域,对我国的粮食生产机械化、信息化造成巨大阻碍。在粮食贸易上,我国粮食市场开放也面临压力。一旦国外经过政府补贴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将会对农户的种植积极性造成巨大打击,造成外国农产品占据市场的局面,我国的粮食安全会面临巨大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链带来全面冲击,各国会优先保证自己国家粮食需求,限制粮食出口,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粮食安全风险。
2.2.1 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资源缺口加大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过去那种依靠超过环境承受能力的资源进行的粮食生产将变得越来越难,粮食保持稳产增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17 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349 亿hm2,2021 年耕地面积为1.278 6 亿hm2,减少了5.22%。2016 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特点分析»指出,全国耕地后备资源只有535.28 万hm2,其中零散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346.47 万hm2,占后备资源总量的64.7%,说明适合集中连片开发的耕地资源较少。而且我国耕地后备资源64.3%为荒草地,12.2%为盐碱地,8.7%为内陆滩涂,8%为裸地,对其的利用受环境制约较大。除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也对粮食安全生产形成制约。北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率已经高达80%,地表水利用率也有65%,因地下水的过度利用和超采,部分区域农田出现地面下沉,无法再进行粮食种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稳步进行,可供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将进一步压缩,粮食安全在生产要素方面压力巨大。
2.2.2 病虫害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潜在威胁
气象专家预测,全球气候变暖会让粮食作物的传统病虫害更加容易爆发,同时一些外来入侵病虫害也会加剧防治压力。截至2021 年4 月,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80 万hm2,涉及10 个省份400 多个县市,直接影响我国小麦稳产高产。2020 年早稻病虫害总体发生偏重,全国发生面积1 693 万公顷次,其中稻纵卷叶螟全国发生面积高达326.7 万公顷次;二化螟发生偏重,全国发生面积为306.7 万公顷次。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入侵害虫,2019 年入侵中国,并在一年内入侵26 个省份,受其威胁的区域占我国玉米种植区一半以上。我国农业农村部预计,2021 年全年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达266.7 万hm2左右,潜在威胁十分巨大。
2.2.3 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生产带来巨大挑战
2020 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 996 万hm2,全年气象总体偏差,各区域旱涝不确定性强,主汛期南方地区遭遇1998 年以来最严重的汛情,华北地区干旱十分严重。气候的变化会导致降水的不均匀分布,洪水和干旱对粮食作物生长直接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气候的变化也会给害虫的生长及繁殖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例如气候变暖能够让原来不能越冬的害虫可以越冬,增加了害虫向北的活动范围、发生的代数和危害的时间。
历史告诉我们: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把粮食安全始终放在最重要的战略地位,坚守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决不能放松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不能盲目自信和乐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确保粮食自给,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主要装自己的粮食。我们要坚持加强“中国粮食道路”自觉自信,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增加粮食供给数量和质量;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和威力;促进新供应链的形成和拓宽;加强统筹和协同联动机制,严格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包括监控国外输入性生物风险,像疫病、虫害、病毒传入等。
离开土地资源的粮食安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需坚守1.2 亿hm2耕地红线,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厉禁止对耕地的违规占用。依照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2021 年建成666万hm2高标准农田,届时我国高标准农田将达到6 000万hm2,坚决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在粮食生产要素资源日益紧缩的条件下,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创新,从种子培育、新型农药化肥研发、农用机械、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全面进行科技创新,为藏粮于技打下坚实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给我国的粮食储备和调运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升我国粮食安全储备和高效调运能力迫在眉睫。一是要从经济性、安全性、便捷性三个角度出发,科学确定粮食储备数量。二是综合考虑粮食主产区、加工区、市场需求、主销区及运输方式等各项因素,对全国粮食战略储备区进行合理布局,对储备粮食品种结构进行优化,完善粮仓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储备粮品质。三是加快粮食物流信息化、智能化,与物联网深度融合,打造全国粮食物流资源大数据和布局合理、运输高效的粮食物流体系。
国际贸易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合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资源补充我国粮食缺口,又要警惕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和潜在威胁。一是继续深化国际粮食贸易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粮食渠道来源,减少对单一渠道的依赖性。二是利用国际贸易体系加强与南美洲国家的合作,鼓励中国企业和职业农民去国外种地。三是通过“一带一路”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合作,促进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的交流贸易。四是建立国家粮食贸易预警机制,及时化解国际风险,限制跨国粮食贸易垄断和倾销,加强参与世界粮食期货市场建设,减少国际风险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冲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