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民,何凌峰,洪锦炯,丁文全,张明华,王晓峰
小儿末节断指属于特殊类型的断指,因患儿年龄较小的特殊性以及末节的特殊解剖结构,备受显微外科医生的关注。近年来,宁波市第六医院对保留骨骺及指间关节的小儿末节(Ⅰ型)断指进行再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保留骨骺及指间关节的小儿末节(Ⅰ型)断指患者21 例(26 指),其中男15 例(19指),女6 例(7 指);年龄1~10 岁;致伤原因为利器或玻璃割伤8 例,门或器械夹伤10 例,重物压砸伤3 例;不全离断伤11 例,完全离断伤10 例;单指离断17 例,2 个手指离断3 例,3 个手指离断1 例。采用章伟文等[1]分型,均为Ⅰ型。
1.2 手术方法 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加基础麻醉下,上肢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1)清创:在放大10 倍的显微镜下进行清创,游离远近端指动脉、静脉及指神经。(2)内固定:予以末节离断指体骨折端进行修整后,保留骨骺板和远侧指间关节,1 枚直径0.8 mm克氏针内固定,部分不稳定指体予以1 枚直径0.8 mm克氏针加强内固定,C 形臂X 线透视机透视下确认骨折断端、指关节及内固定在位良好。(3)肌腱关节囊修复:根据指体损伤情况,5 个0 可吸收线缝合修复指间关节囊,5 个0 肌腱线“8”字法或改良kessler 法缝合修复伸屈肌腱,部分断指予以肌腱止点缝合重建。(4)血管神经肌腱修复:按照顺行法再植,予以11 个0显微缝线先吻合指动脉,再吻合静脉,最后缝合修复指神经。部分压砸伤患指软组织损伤严重伴血管撕脱缺损,予以取患肢腕掌侧静脉移植修复指动脉。
1.3 术后处理 术后均在家长陪护下予以烤灯保暖,并调节室温约23 ℃。根据患儿配合程度,部分患儿术后前3 d予以亚冬眠疗法。术后3 d 根据断指情况部分患儿予以罂粟碱(根据年龄、体质量计算剂量)抗血管痉挛。由于入组病例均为小儿,均未用抗凝药物。术后常规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本组21 例(26 指)术后存活24 指,1 指部分坏死,1 指完全坏死,成活率为92.3%。1 指部分坏死病例,患指为器械夹伤,断端皮肤软组织挫伤较重,指背静脉条件较差,术后静脉危象,予以指端小切口根据张力情况放血,术后部分坏死待界限清楚后二期行残端修整术。1 指完全坏死病例,为严重压砸伤,指体广泛瘀斑,并伴有“红线”征,软组织损伤严重,取患肢腕掌侧静脉移植修复指动脉,术后出现血管栓塞坏死。
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 个月至2 年,除2 指压砸伤因骨骺及骨关节损伤严重术后发育明显畸形,其余患指再植术后外形良好,指间关节保留一定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断指再植动能评定试用标准[2]评定,优7 指,良15 指,差2 指,优良率91.7%。
小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末节动脉及静脉较成人更为纤细,管壁更为菲薄[3]。小儿断指显微镜下常见静脉损伤比动脉损伤严重,经清创后动脉弹性及内膜相对较好。成人末节(Ⅰ型)断指累及或近远侧指间关节的,常行远侧指间关节融合,以短缩指体来达到直接血管吻合的要求。小儿由于其生长发育和功能的需要,常常需要保留骨骺和远侧指间关节,因此也增加了再植的难度。
如条件允许,对于末节(Ⅰ型)断指应尽可能吻合2 根指动脉和2~3 根静脉以确保断指的存活[3]。部分指体静脉难吻合或皮肤挫伤严重无法吻合,在吻合一侧动脉的前提下,可以将另一侧远端指体动脉静脉化,代替难吻合远端静脉的作用[4]。小儿断指由于患者年龄小,容易哭闹,而且小儿肢体血管受交感神经影响容易发生痉挛[5-6]。因此部分患儿术后早期予以亚冬眠疗法。部分指体动脉撕脱缺损,需要行静脉移植。建议取腕掌侧静脉,连同周围部分组织一并切取,不要剥离周围组织以免损伤血管痉挛;静脉切取后,调方向修复指动脉缺损处,注意结扎分支[7]。
本组小儿末节(Ⅰ型)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2.3%,优良率91.7%。成活率低于本院末节断指再植的存活率平均值[1]。主要原因有小儿断指为特殊类型断指,适应证相对放宽,对严重压砸伤及严重夹伤离断指体进行再植,出现了再植术后坏死可能性的增加。患儿术后的不配合也是指体坏死可能性增加的一个因素。少年儿童的指体离断,即使出现“红线”征或瘀斑,仍应积极争取再植[8]。
综上所述,小儿末节(Ⅰ型)断指只要熟悉掌握小儿末节解剖结构及血管特点,争取保留骨骺及指间关节再植,仍然能获理想的再植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