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祥,侯文杰,王亚娟
(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由于岗位的特殊性,对专业素质的要求更加突出。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在培养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三全育人”等制度和措施。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显著促进了医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但与工作质量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灵活恰当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需要一定的艺术沟通能力,不仅是语言和提供信息的能力,而且是将责任感和进取心转化为自动行为、理念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正是医学生转变成医生的精髓。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格素养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保护人类健康的基本前提[1]。
职业素质是职业能力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集合。不同职业领域的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要求更加专业。从古至今,医学领域要求医德医术,学会看病更得学会看人,对医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广泛而苛刻。但经过几千年的医学领域探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评估体系来评估医生的专业素质[2-3]。医学生作为医学领域的后备军,其职业素质的定义也是模糊的。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4],目前医学生的素质分为两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1.1职业意识 是医疗服务中的医德意识、心理素质和医学人文素质,是一种没有客观指标衡量的形而上学思想,是医学生医学能力的指导者[5]。医学生的职业意识要求医学生坚持“救死扶伤”的理念,以病人为中心,思病人之思,急病人之所急;培养“白衣天使”“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重大疫情“逆行者”,最终形成高尚的医学职业道德和情操,引导形成良好的医学行为和习惯。
1.2职业能力 是医疗行为过程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重点是提供医疗服务和临床技能的能力。在专业领域,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深入的医疗服务知识和理念,还要掌握精湛的医疗救助技能,同时加强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实践中医患沟通。在诊疗方法上,遵循循证医学,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社会能力方面,在社会活动中普及医学知识和医学法律法规,善待人善接物。
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格素养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保护人类健康的基本前提。在21世纪医教协同及“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应更加注重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传统模式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难以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及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一方面,职业意识的培养过分书面强调职业道德定义的规范化,忽视了培养的实用、创新和发展,缺乏医学生培养职业道德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职业技能的培养受到限制,过于强调系统完整的“全方位”培训,限制了医学生思维的创新,缩小了学生的视野,使医学生的理论训练中“高分低分”等问题没有得到明显解决,从而进入临床诊治疾病时缺乏对患者进行环境、心理状态分析的能力,陷入就事论事的生物医学模式中。
2.2职业培养 现阶段教学理念有了深刻变化,医学院校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是一个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相辅相成的过程。意识不仅是能力的先导,也是能力巩固的结果。例如,沟通技能可以包涵对医学生与人沟通和表达能力的评估,也隐含其内心是否愿意与患者沟通、为病人解惑,涉及职业能力的同时也由职业意识支配。治疗疾病不仅需要良好的医疗能力作为咨询的基础,还要有一定的人文修养,才能洞察人心,了解医疗法律法规,掌握医理上的依据,也才能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
3.1促进浸润学生思想,规范和改进学生行为 医学生肩负着振兴我国医疗事业的重任,德育教育是塑造医魂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医学生的重要基石。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就在于通过营造一定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制度环境,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方面产生认同,实现学生心灵、精神和性格的塑造。在学生管理的长期实践中,集中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体现学生的精神风貌、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方式,为学生行为提供参考框架。可以鼓励学生明确职业目标,端正职业态度,维护职业信念,养成职业习惯,遵守职业纪律。同时,在追求自身成长与成才、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结合中,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并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3.2促进和提升医学生的品行修养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未来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医学生必备的品质,医学目的的特殊性和服务对象的普遍性,决定了医学生的道德素质不仅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医术,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医学职业精神是在医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以积极推动医学实践。要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他们成为高尚的医德和优秀的医学技术人才。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其专业角色相一致,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实现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因此,加强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能力,正确理解自己的工作。通过保持良好的职业素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从而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团结协作。深刻理解职业精神内涵,强化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使之内化于心、外塑于行,促进自身行为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3.3促进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 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中医疗纠纷不断出现,患者家属伤害医生事件和一些恶意案件更是震惊全国。除了患者的法律意识和消费者意识日益增强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效果的期望越来越高,以及医疗意外、疑难杂症等因素外,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医德医风、职业操守也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原因。医学生作为医务人员的直接来源和主体,也将与大量患者进行临床接触。在这一阶段,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可以鼓励他们遵守医德,改善服务行为,加强沟通,维护患者利益,提供热情、细致、耐心的服务,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6]。
美国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将其界定为应具备6种综合能力:(1)照顾病人;(2)医学知识;(3)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改进;(4)人际和沟通能力;(5)职业精神和素质;(6)基于系统的实践。加拿大皇家学院则把医生确定为7种角色:(1)医学专家;(2)沟通者;(3)合作者;(4)管理者;(5)健康促进者;(6)学者;(7)职业精神。从国外医生的综合技能和角色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对医疗职业素质的要求。医疗职业素质表达出来的是一种工作态度,蕴含着责任心、使命感、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优秀品质。这些精神是通过教育形成的,在实践中逐步加强并自然养成的。
4.1发挥德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实行“三化”、“四阶段”教育 医学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从课堂开始,讲解医学职业素质的理论和内涵。坚持以职业精神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成才为主线,以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为依据,积极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始终坚持“三化”和“四阶段”的教育,德育目标“层次化”,将德育工作总目标分解到各年级,并对各年级的授课内容和应达到的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德育内容“专题化”,将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沟通技巧等学生重点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德育工作“规范化”,形成由校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任部长的学生思政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等为主要力量的一整套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实行规范管理。
同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任务实施“四阶段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开设德育第一课,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精神;实习前,进行入科教育,学生应了解实习医生的责任和任务,了解实习的重要性,为在实践中、服务中学习奠定思想基础、选导师前教育、教导学生如何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和专业,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职业规划选择导师;毕业教育,教育抒发同学情、师生情、母校情,让学生感受到毕业的喜悦,激发工作热情,从而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医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7]。
4.2发挥带教老师的主导作用,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专业培养并重 医学生德育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课中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将德育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观察与思考达到德育的目的,成为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临床医学院拥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理论水平强的学科带头人,同时还有一批学风扎实、严谨求实的中青年技术骨干。他们本身就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境”,不仅是临床医学的主力军,也是学生专业精神教育的先锋,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求职欲较以往更复杂,其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师改进教学控制的能力。因此,提高带教老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刻不容缓,发挥教师队伍的优势,精心挑选专业精湛、个人素质高的教师承担带教工作,强调“以德为首,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充分发挥德育效益,推动和号召德育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领导和教育功能,努力把专业教育与医德教育结合起来。
4.3发挥环境育人的隐性作用,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学校、医院环境是医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此,我校把建立良好文化环境作为推动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结合医学院校特点,因地制宜,挖掘德育资源,认真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摄取精神营养,增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一方面营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形态,通过创设情景和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校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提高协调同步。如校内开展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生命祭奠园、南丁格尔园、优秀校友雕像等,为学生提供温馨的教育环境,把医学教育融入人文教育,充分体现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在教学楼内悬挂师德高尚的教学名师的相片,精心设计人文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丰富人格内容,提升道德水平;另外还利用橱窗、宣传栏等及时展出各种文化活动及班集体建设、宿舍建设的有关情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另一方面,利用学校文化建设,有意识地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融入开放性的德育大课堂,突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4发挥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载体作用,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基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时代与社会的要求[8]。高校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探索在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激发自身发展的动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了第二课堂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能。把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医学生专业培训的重要载体,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们积极报名服务,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创建良好的医疗秩序、和谐的医疗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除了以个人的形式参与志愿服务外,形成由学生党、团支部和学生会分别牵头、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志愿服务体系。利用自己的知识回报社会,不仅丰富了课外生活,同时社会实践缩短了医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痛苦和不幸,不断培养医学生的“仁心仁德”,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实习和工作中更好地换位思考,提高服务患者的意识。
4.5发挥风险防范的预警作用,加强多层次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医风教育是培养未来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基础,临床学习阶段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阶段,也是形成职业道德的第一个阶段。注重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义深远。因此,要把医德修养作为医学生上岗前培训的必要内容,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加强爱国主义和文明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增强医学生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学生心目中的好医生”“名师风采”“自强之星”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培育医学生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卓越的专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当前,我国已经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新医科建设和医教协同的医学教育体制尚未形成完整的以职业素质为目标的教学体系,但一些医学院校已经开始研究并提出一些改革方法或设计实施体系[10]。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在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中协调推进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11]。医学事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上,医学院校的德育教育不容忽视。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须不断改进和探索。医学生既要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重视职业意识的培养,特别是高素质健康卫士的人才培养的后期阶段以及住院医师培养阶段,应尽快推动职业素质培养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尽快推动职业素质培养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水平,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