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妍,矫非桐 (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辅助器具的使用对象包括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者、老年人、体弱者以及辅助者等。其中老年康复辅助器具能够补偿或代偿老年人因机体功能退化或疾病所致的功能障碍,长期有效使用也能够延缓机体残存功能退化,减缓失能过程,维护老年人尊严,达到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的目标[1]。目前我国老年康复辅助器具相关事业发展迅速,对于辅助器具的需求标准也有进一步提高,要求做到切实满足老年人身体功能障碍需要[2]。本研究旨在探索城镇社区老年康复辅助器具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随机选择吉林市6个社区的200例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居家养老老年人。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等于65周岁;②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大于等于17分;排除标准:①本人或家属不同意填写调查问卷;②存在严重智力障碍。
通过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使用和弃用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分为3个部分,①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情况: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②辅具使用及弃用情况:目前使用的器具及曾经弃用的辅具;③辅具弃用的原因:此题为开放式题目。
结果显示吉林市城镇社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率为68%,其中有6.5%的人弃用过辅具;还有32%的老人未使用过有关器具。
调查显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学历越高,辅具的使用率越高;而年龄越长,辅具的使用率越低。调查表明,辅具的弃用基本上都是由于器具的质量问题,其中磨损是引起弃用最大的因素。
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吉林市社区老年人辅具的应用处于中等水平,辅具的使用与文化水平成正向相关关系。年龄在65~70周岁的老人辅具的使用率最高。这可能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是调查对象中年龄最低的人群,会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老年人需要借助康复辅具器具去改善自身健康状况或辅助自身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近年我国康复辅助器具研究发展迅速,产品样式丰富,老年辅助器具95%可通过直接适配实现个性化[3]。目前我国市场所售辅助器具品牌多、数量大,但整体来看依然没有抓住老年群体的需求关键,缺乏对老年人个体化功能障碍对辅助器具需要的真实了解,不能做到个体化特征与辅助器具配备相适应[4],致使辅具的使用未达预设效果。另外,部分老年人对辅助器具使用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受文化水平影响,对辅助器具的使用功效不能达到认同,不能够及时使用延缓机体失能过程。使用存在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的康复辅助器具可能会对老年人造成二次伤害,致使辅助器具的使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降低了辅助器具的社会认可度,也会增加辅助器具的闲置与弃用。
对此,提供康复辅助器具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团体应当加大调研力度,评估需求,推进设备与功能障碍相匹配[5],做到个体特征与辅助器具匹配精准具体,提高辅具使用效率。要对现有居家养老辅具进行改进设计,提高设计标准。既要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和教育程度,体现其需求的差异化,深入到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还要设计出贴合老年使用者的心理和认知特性的产品,满足老年人的尊严需要[6],降低辅助器具弃用率。同时,定期开展老年辅助器具使用宣讲活动与专业指导,并对使用辅助器具的老年人进行回访,提高辅助器具服务标准,增强老年人使用辅助器具各项功能的意识,以达到延缓老年人机体功能退化速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居家护理人力资源和经济的投入。国家应当加强辅助器具质量市场监督,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提升辅助器具的社会认可度。加大资金投入与补贴,建立辅助器具系统管理制度,对有故障的辅助器具进行回收处理,降低辅助器具故障闲置率和重购费用。建立惠及不发达城镇社区有需求老年人的统一管理系统机制,促进我国养老发展,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