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琛 (庆云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德州 25370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不全或门静脉高压症[1],主要累及肝内细小胆管,因此导致肝脏体积增大[2]。对肝细胞损害较轻,患者未进入肝功能衰竭时,其肝功能储备相对良好。64排CT诊断PBC有效果,且属于无创诊断,对机体影响较小,可用于评估肝脏体积[3],反映病情。
选取庆云县人民医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PBC失代偿期患者2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肝病研究会》制定的临床指南,包括胆汁生化学证据、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活检确诊。经纳入排除后有53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
两组均接受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采用GE扫描仪,开启增强扫描程序Smart Prep进行平扫、动脉期、门静脉三期扫描,其中门静脉延迟时间30 s。患者检查前空腹6~7 h,扫描前饮白水600 mL,选取仰卧位,单次屏气4.7 s。增强扫描前经前臂静脉注射对比剂(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10 mL,自膈顶开始扫描,层厚5 mm,螺距0.948,旋转时间0.6 s。
门静脉期图像处理原则:设置层厚0.625 mm、层间隔0.625 mm,使用Reformat软件勾勒出肝脏感兴趣区,除去胆囊、脂肪、血管,再开启3D功能获得肝脏完整图像,计算肝脏面积。
图像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专家及3名肝病内科主治医生共同进行。
肝脏体积增大观察组43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肝脏体积(1251±200)cm3、标准化肝体积(694±120)cm3,大于对照组的(1172±201)cm3和(642±121)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检出腹部淋巴结62枚:腹膜后29例、肝胃间隙8例、胰头周围9例、前心膈角9例、腹腔动脉周围7例;对照组检出腹部淋巴结8枚:腹膜后3例、肝胃间隙1例、胰头周围2例、前心膈角1例、腹腔动脉周围1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腹膜后淋巴结增大率最高,其次是肝胃间隙。
53例患者均出现了侧支循环,比例100%。食道-胃底静脉曲张20例(37.74%)、脐旁静脉开放10例(18.87%),腹壁静脉曲张12例(22.64%)、脾肾分流4例(7.55%)、椎旁静脉曲张2例(3.77%)、胃肾分流4例(7.55%)。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我国最近几年PBC检出率显著升高,50%的患者在无症状期间即可诊断。CT是检测PBC常用方法,具有无创、无痛、可重复的特点。CT的PBC失代偿期影像特点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增生,且肝脏体积逐渐缩小[4]。CT测量PBC失代偿期患者肝体积,能有效反映患者肝部情况,预测病情。CT检测PBC可发现胆汁淤积生化证据,这是必要的辅助检查,参考该指标能提高诊断正确性。CT图像由专家处理后采用层法结合阈值法分析,结合CT扫描成像、层厚薄及呼吸运动伪阴影少的特点,能减少误诊率,且操作简单、便捷。
CT测量肝脏体积,能便捷准确地获得肝脏形态及大小,智能性地将获得数据与健康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PBC失代偿期患者肝脏增大情况。有研究发现PBC失代偿期患者的肝脏体积与正常人相比有所增大,与乙型肝炎患者相比有所缩小[5]。有报道建议将CT检测肝脏体积预测肝脏增大情况作为选择手术方式及预后一项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肝脏体积增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脏体积及标准化肝体积显著大于非PBC患者的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肝体积缩小,已经进入失代偿期。使用标准化肝体积指标可以减少个体差异,保证检测结果正确性及可参考性[6]。
CT检测发现观察组腹部淋巴结增大情况主要分布在腹膜后、肝胃间隙、胰头周围、前心膈角、腹腔动脉周围淋,其中腹膜后淋巴结增大率最高,其次是肝胃间隙。且所有患者都出现了侧支循环。说明CT能有效发现PBC失代偿期侧支循环,也表明PBC失代偿期患者出现侧支循环乃常见情况。
PBC发展较慢,PBC失代偿期患者数量相对较少,如患者合并基础疾病,会造成治疗反应慢,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研究复杂,从而限制了CT评估意义。由此,研究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改进研究方法,提高CT检测技能及审图能力,从而为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可靠数据。
综上所述,CT测量PBC失代偿期患者肝脏体积变化,能很好地显示肝脏体积增大情况,反映腹部淋巴结增大位置及侧支循环发生情况,建议推广。